如何将教学目标具体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标是指教师期望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能够达到何种状态或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结果,正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有效教学和实现教育结果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从教材分析和学生学情分析两方面具体阐释如何设计出清晰化、具体化的有效教学目标,以小学英语教学个案为例。
  【关键词】教学目标 具体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66-01
  一、教学目标的理解
  教学目标是一个主线,是牵动教师整个教学设计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轴,是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和重建的依据和标准。翻看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设计的教学目标多是宏观且割裂的,大多都按照英语课标上的要求将教学目标按四个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分别独立列出,这种做法既费时间又不具体,往往这些目标跟教师上课的内容又不贴合。比如在设计语言知识方面的目标时,我们发现语言知识可以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及语言文化教学;而语言技能又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这就涉及到目标的层次性,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把每个领域的要求与目标完成单独的拿出课时来进行单独教学,是为了让上课教师能更清晰的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比如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要求学生能说三句话还是能说五句话(小学低段)?掌握单词音、形、义、用?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目标上要有一个清晰化和具体化的语言表述。
  归根结底,教学目标,就是上完一节课教师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何种状态或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结果。
  二、具体化教学目标
  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坏,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标准和依据,但是其评价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那么这不得不回到教学目标上,因为目标是评价的标准,下面从两方面探讨如何具体化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一般情况下,教材分析基本上都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编排的,一个教学单元一般需要4~5个教时来完成。那么,如何安排这4~5个教时的教学任务呢?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运用简单清晰的目标来解决这些教学内容。做教材分析时就是要了解这个单元要达到的知识目标是什么,教材内容是什么,了解所教的内容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知道前边已经学过什么,后边会学到哪些内容。因为前边是教学的基础,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应然状态,同时也照顾到教师课上的拓展范围。过去学过的今天就可以不学了,但是不学并不意味不管了,过去学过的教师要考虑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去用。通过活动,教师要看看过去学的学生掌握了没有,掌握了多少,在这个基础上开始教学。
  在知识的角度,英语提高课堂效率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教师要弄清楚这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它的难点在哪里,因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要突破这个难点。前边的教材分析在知识意义上要做的具体,比如要讲Do you like…?的句型,其实就是两句话:Do you like …? Yes, I do. No, I don’t, I like...。那教师就要知道学生过去曾学过什么。否则整堂课就是在教这一个句子。通过教材分析发现,可以拿来用的句型有Good morning,glad to see you!How are you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这些都是学生过去学过的,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教师整堂课都枯燥的围绕这个核心句型机械地练;另一方面又潜意识的告诉学生这句话是有对话情境的。英语课上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输入太单,把核心的句型从头练到尾,但是练到尾学生始终还是不会,因为太单一和机械。学会把旧知识滚进来是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对教材文本有了足够的把握和解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应然状态,得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时可以做的是学生的能力分析和知识分析两部分。这两部分是为说明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打基础的。对于学生教师要了解的是他会什么,还有他能做什么,会什么是知识,能做什么是能力。
  1.能力分析
  能力分析就是了解学生在学英语的能力上发展到什么程度。比如学英语单词,如果学生能够查字典的话,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那可能生字词老师就不用一个一个的去教了,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用展示的方式呈现,看看他查的东西对不对,他的发音是否标准,意义是否理解了。比如学单词tall的发音,其实就是all的发音,再简单点就是al的发音。比如tall、small学完了,老师可以给个单词ball,可以让学生猜它的发音,b的发音学了很多了,但是如果让它跟all连在一起读可能是今天新的内容。这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跟过去所学的发生联系。无形中老师教会学生一种学习迁移的能力,在小学生的理解中这是猜,学生学会了猜,学会了有依据的猜,换句话说,学生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知道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在这里等着老师或别人告诉他结果。
  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把握住学生要在哪里下功夫,是知识方面还是能力方面。
  2.知识分析
  比如本节课的单词是学生过去都熟知的词(但过去没有被当作生词教学),但在本单元是课本上的重点词汇,如果这时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会这四个词的话,那这个目标就有点低了。学生都学了也并不意味今天不用学了,可能过去学的时候在语用上、在发音上存在些问题,那今天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改正这些毛病。像apple过去学了, this is an apple的句型也学了,但是今天学时重点就不在apple上,而是在表达名词时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上,像this is a big apple,a big apple和an apple还是有一些的差异的。对于低段的学生,老师不用单独把这个当做语法来讲,但是要让学生在用a和an时能有意识的去区分。他已经会了这个词了,那么就不在这个词的音和义上下功夫,而是在它的用上下功夫,给它更多丰富的搭配,比如在单复数上,这样在确定目标上就是合适的。
  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生长的起点,为学生搭建生长的台阶,落实教学目标,同时也使教学目标合理化和具体化。
  参考文献:
  [1]卜玉华. 《“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英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玉(1987-),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评价。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预科招生规模的扩大,预科生源日益复杂,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越来越大,原有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预科英语教学。本文以云南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例,提出针对大学预科英语实施分层教学,并阐释实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给出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举措,旨在进一步提高预科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预科 英语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课题项目】广西医科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立项课题。  【中图分类号】H3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25-02  中国内地的中外联合办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教学模式为学习者的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及提高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1998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 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
期刊
【摘要】学习投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身心健康。本研究以德宏师专五年制大专生为例,采用自编《学习投入问卷》对1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五年制大专生对学习投入表现无所谓;(2)学习投入在不同民族、年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德宏师专 五年制大专生 学习投入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9-01  1.引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编辑在社会各类企业中逐渐凸显它的重要性,网络编辑岗位也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优先选择的职位。通过众多企业的调查研究和各大招聘网站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网络编辑岗位的任职要求中其学历不成为硬性条件,那么对于更多的中职毕业生来说,就成为一个可能,一个工作轻松、待遇较高、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岗位。今天我们暂且谈论一下,网络编辑在中职院校的发展前景,以及可以为中职院校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网络编辑
期刊
【摘要】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何解决?本文以接纳为切入口,接纳自己,接纳学生,和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试图给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简单的处方。  【关键词】教师心理 接纳 谦虚  【中图分类号】G7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4-02  每天,所有的教师,都在各种努力、各种遗憾、各种欣慰中跌跌撞撞地前行。
期刊
【摘要】以“U-S”模式推进区域内校际联动,在学术援助和实践操作的协同中,共享智源和资源,在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探索学校内涵优质发展的路径。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质量立校”项目研究为个案,尝试从学校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课堂改革研究、教学科研成果四个方面来分析区域内校际联动发展的整体设计、过程推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质量立校 校本研修共同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与广州市增城区
期刊
【摘 要】有这样一句话: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这两句大意是:大厦的建成,不只靠一棵树的木材;大海的滋润,不单凭一条水流的汇归。大厦需众材,海润要百川,事成集众谋,学成采百家。可用于说明谋事、为学的道理。新时期的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团的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重金属废水处理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处理重金属污染问题的技术种类颇多,吸附法是废水净化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之一。本文制备了三种不同的复合吸附材料,研究了它们对模拟废水中Cr(Ⅵ)、Pb(Ⅱ)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和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1.采用“接枝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酰胺-胺(GO/PAMAMS)的复合材料,对GO/PAMAMS样品进行了FT-IR、BET、TGA和SEM等表征,并将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结果显示:当pH=2.5时,GO/P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