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是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红塔集团将智能制造视作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也是其“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部分地区接近。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2015年2月9日至10日,中国大型制造企业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顺利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参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现场评估”审核组的审核。
4月27日,玉溪卷烟厂顺利通过由工信部组织的第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现场评估审核”,成为全国首批20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之一,是烟草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卷烟工厂。22天后,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在“两化融合”中先拔头筹的红塔集团,在“智能制造”中又先行一步。
为什么是红塔?
2014年5月,玉溪卷烟厂被工信部正式确定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成为全国各省市和重点行业遴选出的502家试点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行业内唯一入选的卷烟工厂。
在全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试点工作中,各省市各重点行业数百家企业申报,为什么是红塔?为什么是玉烟?
在红塔集团,信息化工作一直走在前端,当下炙手可热的概念“互联网+”更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在工业各方面的体现就是国家提出的“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红塔人清醒地认识到,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用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这个工具和方法,将使红塔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信息化必须要融合在管理中。只有信息化和管理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用信息化促进、引领集团业务的发展。”红塔集团经济运行部信息网络管理科负责人说。
为此,在“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红塔集团成立了“两化融合”工作组,下发了一系列推动文件,并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集团各职能部门、工厂、车间、班组人员进行培训,印发了《两化融合指南》宣传册,制作了宣传展板进行宣讲。
玉溪卷烟厂还印发了《玉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操作手册》,并通过职代会,将“两化融合”工作写进了集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进一步健全业务系统。未来的数据,可以对每一项业务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和改进管理”,面向未来,红塔人信心满满。通过“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不仅仅使红塔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个信息孤岛正在被慢慢打破,企业的活力开始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底子”过硬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红塔之所以在“两化融合”工作上取得这样的成就,有一个公认的原因— “底子好”。这样的“底子”,就是红塔集团多年来始终积极推进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尽管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2014年才全面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历史最早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早在1989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就开始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那个计算机都还不普遍的年代,红塔集团将计算机运用在工资计算及工资条打印等工作上,同时玉溪卷烟厂跟昆明冶金研究院合作,将计算机在锅炉系统上开展运用。
1992年,开始使用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拓展应用,其信息化管理范围拓展到人事、统计、档案、住房等领域。1993年,红塔集团开始中心机房和NOVELL计算机网络建设。1998年,红塔集团网站正式发布。
2001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开始实施ERP系统一期、二期工程,并持续优化,将管理推到信息化的道路上,在流程规范性方面为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到2004年红塔集团第二轮大型技改之时,红塔开始进行了智能楼宇管理、智能会议系统和企业门户的建设,大大促进了红塔集团品牌建设和企业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2009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与时俱进,提出了企业建设管理中“两化融合”的构想。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信息化意味着更快的速度,更有效率的工作。为此,红塔人继续前进。2010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开始了工业控制计算机替代使用的探索尝试,并在第二年创新性地打造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这套面向企业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了生产数据、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库存、人力资源、采购、设备、成本等多个模块,并可以快速地形成数据集成分析,成为红塔信息化工作中一大重要管理平台。
2012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建成了工业生产视频监控系统及数据集中存储项目,使生产不留盲区,数据更加安全稳定。2013年,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开始,配合面向企业决策层、部门管理层及班组管理层需要的指挥中心系统,所有的视频、生产情况等数据均可在指挥调度中心看到,出现任何问题,都可及时解决。指挥调度中心也成为了玉溪卷烟厂生产管理的智慧“驾驶舱”。 “两化融合”基础工作的建设,红塔走在了前列。“两化融合”体系建设,红塔集团也紧跟行业步伐,稳步开展。2013年,红塔集团组建了“两化融合”工作组,确定了“两化融合”目标:建立数字卷烟工厂 ,智慧卷烟工厂 ,精益智慧工厂的三步战略,做到生产、业务信息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化,业务流程畅行化,生产调度智能化,决策支持智慧化。2014年,红塔玉溪卷烟厂开始探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工厂运行管理全面融合之路。
“两化融合”改变了红塔集团生产、经营和管理系统,原来47个各自独立的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了由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两个支撑平台、三层应用架构、三个体系组成的信息化立体格局,管控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环节,信息化应用覆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红塔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管理、生产、物流的智能化改造
“两化融合”的实施,互联网的全面应用让红塔集团的管理、生产和物流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过去的管理是经验式的,现在的管理是可视化科学管理。通过网络化,考核、业务、人事、岗位职责等一系列体系融合,把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与集团的流程制度变成了一体化的平台。
以OA系统中一个简单的管理流程为例,从前企业颁布一个标准,需要经过科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分管集团领导纸质版审批表单的层层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发布实施,这样的纸质版流程审批周期长、效率低、沟通交流不够顺畅。在使用OA系统后,发布标准都固化在OA系统的标准化管理模块中,所有审批表单都在系统中流转,审核意见在表单中得到及反馈,大大缩短了标准发布的周期,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对于玉溪卷烟厂动力车间这个掌管着整个工厂能源供应的重要车间来说,以前各个生产车间上报所需能源量,为了满足生产动力车间就尽可能地按照各个车间的需求提供,其中一旦在上报环节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造成很大浪费。现在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按需分配。维修工人过去管理设备,需要不断巡视,而且生产工人发现问题要层层上报,而今,可以通过电脑适时监控设备来实现。
智能化生产的目标是生产制造系统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将虚拟工厂与实际的对象结合起来、全面点对点的信息通信、自配置和自矫正的适应能力以及使机器能集成人的作用。
智慧工厂的实现,最关键的是工业制造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这是实现智能工厂的必要条件。
“两化融合”之前,动力车间的数据是信息孤岛,所有的能耗数据只有动力车间可以运用,现在通过生产调度中心的网络化建设,这些信息可以分享到每个生产车间,更好地配合每个车间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实现了动力供给的平衡。
红塔的智慧工厂概念不仅仅体现在管理和生产上,还体现在物流上。在烟草行业,由于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的运用,卷烟生产从装箱的环节就做到产品生产信息向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实时传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让产销数据零差异。
红塔集团物流运输的每一辆车都装了“行业卷烟物流在途跟踪系统(GPS)”,可以查看每辆车的在途情况,红塔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运用这一系统。在运输之外,仓库的管理也随处可以见信息化和智能化结合的范例:高架立体库、密集式货架、AGV技术小车、码垛机器人和拆垛机器人等技术的运用,让商标、卷纸等辅料得到了有效管理,库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没有实现信息化的时候,对于仓库的原料和成品,基本只能说一个概数,现在可以精确到具体数字。过去进行库存盘点需要三天到一周时间,而且还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如今打开电脑,各种库存一目了然。
向“红塔智造”迈进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中国制造业要从单纯性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正是面向服务型生产企业强有力的技术工具。
“推动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抢抓的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红塔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也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红塔集团的领导表示。
目前,红塔集团已逐渐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为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带了以个好头,这是一个极具实践价值的参考范本。面对今后智能制造技术的几大发展趋势,红塔更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力求取得新的提升和突破。
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明确而坚定的方向:从“红塔制造”向“红塔智造”迈进。
宋传承 国内知名精益咨询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客座讲师,原丰田电装TPS主任,创造了电装公司历史上的精益改善奇迹;广汽集团工厂规划、精益物流规划与布局、精益物流方式和MES系统导入负责人。
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部分地区接近。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2015年2月9日至10日,中国大型制造企业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顺利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参加“‘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现场评估”审核组的审核。
4月27日,玉溪卷烟厂顺利通过由工信部组织的第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现场评估审核”,成为全国首批20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之一,是烟草行业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卷烟工厂。22天后,国务院发布了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在“两化融合”中先拔头筹的红塔集团,在“智能制造”中又先行一步。
为什么是红塔?
2014年5月,玉溪卷烟厂被工信部正式确定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成为全国各省市和重点行业遴选出的502家试点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行业内唯一入选的卷烟工厂。
在全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试点工作中,各省市各重点行业数百家企业申报,为什么是红塔?为什么是玉烟?
在红塔集团,信息化工作一直走在前端,当下炙手可热的概念“互联网+”更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在工业各方面的体现就是国家提出的“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红塔人清醒地认识到,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用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这个工具和方法,将使红塔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信息化必须要融合在管理中。只有信息化和管理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能用信息化促进、引领集团业务的发展。”红塔集团经济运行部信息网络管理科负责人说。
为此,在“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红塔集团成立了“两化融合”工作组,下发了一系列推动文件,并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集团各职能部门、工厂、车间、班组人员进行培训,印发了《两化融合指南》宣传册,制作了宣传展板进行宣讲。
玉溪卷烟厂还印发了《玉烟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操作手册》,并通过职代会,将“两化融合”工作写进了集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进一步健全业务系统。未来的数据,可以对每一项业务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和改进管理”,面向未来,红塔人信心满满。通过“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不仅仅使红塔人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个信息孤岛正在被慢慢打破,企业的活力开始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底子”过硬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红塔之所以在“两化融合”工作上取得这样的成就,有一个公认的原因— “底子好”。这样的“底子”,就是红塔集团多年来始终积极推进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尽管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2014年才全面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但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历史最早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早在1989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就开始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在那个计算机都还不普遍的年代,红塔集团将计算机运用在工资计算及工资条打印等工作上,同时玉溪卷烟厂跟昆明冶金研究院合作,将计算机在锅炉系统上开展运用。
1992年,开始使用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拓展应用,其信息化管理范围拓展到人事、统计、档案、住房等领域。1993年,红塔集团开始中心机房和NOVELL计算机网络建设。1998年,红塔集团网站正式发布。
2001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开始实施ERP系统一期、二期工程,并持续优化,将管理推到信息化的道路上,在流程规范性方面为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到2004年红塔集团第二轮大型技改之时,红塔开始进行了智能楼宇管理、智能会议系统和企业门户的建设,大大促进了红塔集团品牌建设和企业发展。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两化融合”的概念就此形成。2009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与时俱进,提出了企业建设管理中“两化融合”的构想。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信息化意味着更快的速度,更有效率的工作。为此,红塔人继续前进。2010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开始了工业控制计算机替代使用的探索尝试,并在第二年创新性地打造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系统),这套面向企业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涵盖了生产数据、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库存、人力资源、采购、设备、成本等多个模块,并可以快速地形成数据集成分析,成为红塔信息化工作中一大重要管理平台。
2012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建成了工业生产视频监控系统及数据集中存储项目,使生产不留盲区,数据更加安全稳定。2013年,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开始,配合面向企业决策层、部门管理层及班组管理层需要的指挥中心系统,所有的视频、生产情况等数据均可在指挥调度中心看到,出现任何问题,都可及时解决。指挥调度中心也成为了玉溪卷烟厂生产管理的智慧“驾驶舱”。 “两化融合”基础工作的建设,红塔走在了前列。“两化融合”体系建设,红塔集团也紧跟行业步伐,稳步开展。2013年,红塔集团组建了“两化融合”工作组,确定了“两化融合”目标:建立数字卷烟工厂 ,智慧卷烟工厂 ,精益智慧工厂的三步战略,做到生产、业务信息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化,业务流程畅行化,生产调度智能化,决策支持智慧化。2014年,红塔玉溪卷烟厂开始探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与工厂运行管理全面融合之路。
“两化融合”改变了红塔集团生产、经营和管理系统,原来47个各自独立的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了由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两个支撑平台、三层应用架构、三个体系组成的信息化立体格局,管控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环节,信息化应用覆盖了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两化”深度融合,已成为红塔集团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管理、生产、物流的智能化改造
“两化融合”的实施,互联网的全面应用让红塔集团的管理、生产和物流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过去的管理是经验式的,现在的管理是可视化科学管理。通过网络化,考核、业务、人事、岗位职责等一系列体系融合,把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与集团的流程制度变成了一体化的平台。
以OA系统中一个简单的管理流程为例,从前企业颁布一个标准,需要经过科室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分管集团领导纸质版审批表单的层层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发布实施,这样的纸质版流程审批周期长、效率低、沟通交流不够顺畅。在使用OA系统后,发布标准都固化在OA系统的标准化管理模块中,所有审批表单都在系统中流转,审核意见在表单中得到及反馈,大大缩短了标准发布的周期,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对于玉溪卷烟厂动力车间这个掌管着整个工厂能源供应的重要车间来说,以前各个生产车间上报所需能源量,为了满足生产动力车间就尽可能地按照各个车间的需求提供,其中一旦在上报环节有不合理的地方就会造成很大浪费。现在通过互联网,真正实现了按需分配。维修工人过去管理设备,需要不断巡视,而且生产工人发现问题要层层上报,而今,可以通过电脑适时监控设备来实现。
智能化生产的目标是生产制造系统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将虚拟工厂与实际的对象结合起来、全面点对点的信息通信、自配置和自矫正的适应能力以及使机器能集成人的作用。
智慧工厂的实现,最关键的是工业制造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技术,这是实现智能工厂的必要条件。
“两化融合”之前,动力车间的数据是信息孤岛,所有的能耗数据只有动力车间可以运用,现在通过生产调度中心的网络化建设,这些信息可以分享到每个生产车间,更好地配合每个车间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有效实现了动力供给的平衡。
红塔的智慧工厂概念不仅仅体现在管理和生产上,还体现在物流上。在烟草行业,由于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的运用,卷烟生产从装箱的环节就做到产品生产信息向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实时传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让产销数据零差异。
红塔集团物流运输的每一辆车都装了“行业卷烟物流在途跟踪系统(GPS)”,可以查看每辆车的在途情况,红塔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运用这一系统。在运输之外,仓库的管理也随处可以见信息化和智能化结合的范例:高架立体库、密集式货架、AGV技术小车、码垛机器人和拆垛机器人等技术的运用,让商标、卷纸等辅料得到了有效管理,库容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没有实现信息化的时候,对于仓库的原料和成品,基本只能说一个概数,现在可以精确到具体数字。过去进行库存盘点需要三天到一周时间,而且还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如今打开电脑,各种库存一目了然。
向“红塔智造”迈进
《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中国制造业要从单纯性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正是面向服务型生产企业强有力的技术工具。
“推动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抢抓的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红塔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也是‘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红塔集团的领导表示。
目前,红塔集团已逐渐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为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带了以个好头,这是一个极具实践价值的参考范本。面对今后智能制造技术的几大发展趋势,红塔更在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力求取得新的提升和突破。
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明确而坚定的方向:从“红塔制造”向“红塔智造”迈进。
宋传承 国内知名精益咨询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客座讲师,原丰田电装TPS主任,创造了电装公司历史上的精益改善奇迹;广汽集团工厂规划、精益物流规划与布局、精益物流方式和MES系统导入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