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专题
在越来越声势浩大的全球产业格局变革浪潮中,中国版“工业4.0”即“中国制造2025”开始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全新产业模式。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正在欧洲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巨浪,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最重要的标志,关于制造业未来的愿景一一展开。在越来越声势浩大的全球产业格局变革浪潮中,中国版“工业4.0”即“中国制造2025”开始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全新产业模式。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国际上没有先例,是我国创新性提出的规范企业系统的一种通用方法。“中国制造2025”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智造”时代大步迈进。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周剑不止一次对媒体强调,“中国的制造业很复杂,早年我们可以模仿美国、日本等国际先进经验,但一旦要并驾齐驱甚至超越的时候,我们必须摸索出自己的管理模式。”他指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导中国企业利用好数据和信息这些区别于过去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制度的新要素,打破对旧有资源的依赖,实现创新和提升的特色模式。
工业4.0的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应新的趋势
过去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代表的国际化管理体系,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引领企业规范管理过程,推动着企业从小做大,从大做强。现有的管理体系因侧重点不同,不能充分应对当前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也无法体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系统性和引领性。
而在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工信部电子五所所长谢少锋看来,有别于ISO9001等其他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战略层面的管理体系,能帮助企业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更有效务实创新。眼下,工业4.0时代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众包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工业信息化注入了新的技术内涵,加速推动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制造转型升级。这要求企业必须有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优化原有的管理体系,促进不同体系深层次的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两化融合”让大幅提高效率定制服务成为可能
在全球生产、仓储和调货中,每个地方的信息都是分散的,沟通很费力,只有“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信息集中和详细跟踪,才能对企业内部高效管控。通过信息化系统,每个产品原料来自哪里、在何处生产、货品在不同仓库的数量、交货期以及询价次数、流程去向等信息都能详细记录。这样企业的反应速度才会更快,更有竞争力。
不仅如此,“两化融合”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体现在缩短工时上。信息化、智能互联网的加入,让曾经耗费人力和时间的工序成为可控的标准化作业,成本大幅降低。
“两化融合”无疑解决了眼下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矛盾:工厂大批量生产的愿望和客户小批量定制的诉求。在订单趋于小而散的当下,“两化融合”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反应。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清晰获取哪个品牌哪个产品调货最多卖得最好等数据,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能够使企业掌握客户喜好进而预判趋势,改变了传统的订单生产模式,提前做好准备,快速反应。
谢少锋对本刊记者指出,“当前,信息技术在整个工业中的充分应用,直接推动国家工业的转型升级。而高质量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必须靠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支撑。”
“两化融合”有难度:客观资金限制主观认识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引入机械制造设备进入工业1.0“蒸汽时代”,纵观到目前4.0时代的历程不难发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进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化设备,借助IT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并逐步精密化、智能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发展周期短、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业信息化智能化飞跃式发展,行业技术快速换代,管理模式迅速更新,没有按部就班的链条式路径,而是一次性到位,导致很多企业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理解不透,主观上尚未意识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益处。
谢少锋表示,“不同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现代化后信息化的渐进式发展历程,我国跳跃式发展具有历程短、速度快的特点,导致不少企业消化不良,缺乏认知”。
另外,客观上发展阶段和资本实力的限制,也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两化融合”的近期成本较大,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的原因。
制造兴,国家兴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行政学院教授陈鸿宇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曾是“九五”、“十五”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常常主持和参与针对广东地区经济现状的调研和研究,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转型、互联网行业浪潮拥有直观的感受。而珠三角地区经济问题的变化毫无疑问折射出整个产业的变局。
陈鸿宇参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只有制造业达到国际水准,才能说国家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制造业是所有产业之母,要生产就得有装备和工具,不论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还是工作母机,都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家实体经济最核心的产业,振兴实体经济,关键在于振兴制造业。”
陈鸿宇认为,“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的必由路径,而“创新驱动”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粘结剂”和“催化剂”。
“通常大家都把‘创新’直接地理解为科技领域的创新,如技术革新、机器代人等等。其实,10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就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就是将资本、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这一“创新过程”中,掌握并运用先进科技,比方“机器代人”、 “信息代人”、“资本替代劳动”,如广泛使用“机器人”,借助“大数据”等,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样的道理,在资本、劳动、机器装备甚至外部经济政治环境都基本恒定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制度的、组织的、管理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创新,实现降低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单单是科技创新能的提升,而是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诸多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降低经营成本、稳定地占领市场的能力。 陈鸿宇参事指出,实现“两化融合”,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包括统筹推进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兴办自贸试验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开放创新。因此,创新的内核是要素和条件的重组,不论任何产品、任何行业或任何领域,在创新驱动的大潮中,特别是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面前,以前做的一切都可以归零,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到很精密的机器甚至航天航空装备,小到马桶盖之类的日用品,谁能够通过创新驱动将原来的资源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粘合”起来,谁就能站在“两化融合”的潮头。
“就中国当今而言,最难的是制度创新。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阻碍着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正是由于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导致创新驱动的源动力不足。
互联网变革让制造业受惠
工业化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是“两化融合”的基本形态,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信息化的内核是互联网,信息化需要的大数据也要借助互联网,农业、服务业也要通过互联网来发展。“中国制造2025”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它必须用互联网、必须用信息技术、必须用大数据来取得突破。
陈鸿宇认为,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谁都有机会借助“互联网+”来实现飞跃。如果互联网公司跟新的经济形态无法结合好,也可能被淘汰,因为它本身也处于竞争中。“不管‘互联网+’的浪潮如何改变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实体性的产品上。只有把产品造出来、卖出去才能实现价值增值。所以,‘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对于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制造业可能是受惠最多的。”
“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必须以数字化革命为核心,发展“实验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发展“互联网+”,促进大众创业,全民创新;发展“机器人+”,从“用机器生产产品”迈向“用机器生产机器”阶段。
谢少锋 工信部电子五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总装“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质量、可靠性等工作,领导电子五所专业技术队伍,每年为15300多家企业提供可靠性工程应用服务。
陈鸿宇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授。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九五”“十五”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的主持人。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区别
“工业4.0”最初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工业4.0”的区别。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时间上来看,德国实现工业4.0至少也需要8到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具备的特色是融合,需要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其次是要抓住技术进步的时代机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层创新和原始创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智能化系统将通过信息化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更好地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实现供应、制造、销售等供应链环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推动制造企业围绕对用户需求的更透彻感应和更深入洞察来做转型与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的互联互通智慧型的制造业企业将应运而生。
在越来越声势浩大的全球产业格局变革浪潮中,中国版“工业4.0”即“中国制造2025”开始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全新产业模式。
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正在欧洲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巨浪,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最重要的标志,关于制造业未来的愿景一一展开。在越来越声势浩大的全球产业格局变革浪潮中,中国版“工业4.0”即“中国制造2025”开始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全新产业模式。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国际上没有先例,是我国创新性提出的规范企业系统的一种通用方法。“中国制造2025”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引领制造业向数字化“智造”时代大步迈进。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周剑不止一次对媒体强调,“中国的制造业很复杂,早年我们可以模仿美国、日本等国际先进经验,但一旦要并驾齐驱甚至超越的时候,我们必须摸索出自己的管理模式。”他指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导中国企业利用好数据和信息这些区别于过去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制度的新要素,打破对旧有资源的依赖,实现创新和提升的特色模式。
工业4.0的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应新的趋势
过去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代表的国际化管理体系,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引领企业规范管理过程,推动着企业从小做大,从大做强。现有的管理体系因侧重点不同,不能充分应对当前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趋势,也无法体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系统性和引领性。
而在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工信部电子五所所长谢少锋看来,有别于ISO9001等其他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战略层面的管理体系,能帮助企业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更有效务实创新。眼下,工业4.0时代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众包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工业信息化注入了新的技术内涵,加速推动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高端制造转型升级。这要求企业必须有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优化原有的管理体系,促进不同体系深层次的融合,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
“两化融合”让大幅提高效率定制服务成为可能
在全球生产、仓储和调货中,每个地方的信息都是分散的,沟通很费力,只有“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信息集中和详细跟踪,才能对企业内部高效管控。通过信息化系统,每个产品原料来自哪里、在何处生产、货品在不同仓库的数量、交货期以及询价次数、流程去向等信息都能详细记录。这样企业的反应速度才会更快,更有竞争力。
不仅如此,“两化融合”使企业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还体现在缩短工时上。信息化、智能互联网的加入,让曾经耗费人力和时间的工序成为可控的标准化作业,成本大幅降低。
“两化融合”无疑解决了眼下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矛盾:工厂大批量生产的愿望和客户小批量定制的诉求。在订单趋于小而散的当下,“两化融合”能够帮助企业提前反应。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清晰获取哪个品牌哪个产品调货最多卖得最好等数据,通过对它们的分析能够使企业掌握客户喜好进而预判趋势,改变了传统的订单生产模式,提前做好准备,快速反应。
谢少锋对本刊记者指出,“当前,信息技术在整个工业中的充分应用,直接推动国家工业的转型升级。而高质量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必须靠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支撑。”
“两化融合”有难度:客观资金限制主观认识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引入机械制造设备进入工业1.0“蒸汽时代”,纵观到目前4.0时代的历程不难发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中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进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化设备,借助IT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并逐步精密化、智能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发展周期短、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工业信息化智能化飞跃式发展,行业技术快速换代,管理模式迅速更新,没有按部就班的链条式路径,而是一次性到位,导致很多企业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理解不透,主观上尚未意识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益处。
谢少锋表示,“不同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现代化后信息化的渐进式发展历程,我国跳跃式发展具有历程短、速度快的特点,导致不少企业消化不良,缺乏认知”。
另外,客观上发展阶段和资本实力的限制,也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两化融合”的近期成本较大,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的原因。
制造兴,国家兴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行政学院教授陈鸿宇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曾是“九五”、“十五”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常常主持和参与针对广东地区经济现状的调研和研究,对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转型、互联网行业浪潮拥有直观的感受。而珠三角地区经济问题的变化毫无疑问折射出整个产业的变局。
陈鸿宇参事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只有制造业达到国际水准,才能说国家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制造业是所有产业之母,要生产就得有装备和工具,不论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还是工作母机,都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家实体经济最核心的产业,振兴实体经济,关键在于振兴制造业。”
陈鸿宇认为,“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业走向“智能制造”的必由路径,而“创新驱动”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粘结剂”和“催化剂”。
“通常大家都把‘创新’直接地理解为科技领域的创新,如技术革新、机器代人等等。其实,100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就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就是将资本、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这一“创新过程”中,掌握并运用先进科技,比方“机器代人”、 “信息代人”、“资本替代劳动”,如广泛使用“机器人”,借助“大数据”等,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样的道理,在资本、劳动、机器装备甚至外部经济政治环境都基本恒定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制度的、组织的、管理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创新,实现降低成本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单单是科技创新能的提升,而是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诸多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降低经营成本、稳定地占领市场的能力。 陈鸿宇参事指出,实现“两化融合”,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包括统筹推进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兴办自贸试验区、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开放创新。因此,创新的内核是要素和条件的重组,不论任何产品、任何行业或任何领域,在创新驱动的大潮中,特别是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社会面前,以前做的一切都可以归零,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到很精密的机器甚至航天航空装备,小到马桶盖之类的日用品,谁能够通过创新驱动将原来的资源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粘合”起来,谁就能站在“两化融合”的潮头。
“就中国当今而言,最难的是制度创新。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阻碍着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正是由于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导致创新驱动的源动力不足。
互联网变革让制造业受惠
工业化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是“两化融合”的基本形态,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信息化的内核是互联网,信息化需要的大数据也要借助互联网,农业、服务业也要通过互联网来发展。“中国制造2025”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它必须用互联网、必须用信息技术、必须用大数据来取得突破。
陈鸿宇认为,在新的经济形态下,谁都有机会借助“互联网+”来实现飞跃。如果互联网公司跟新的经济形态无法结合好,也可能被淘汰,因为它本身也处于竞争中。“不管‘互联网+’的浪潮如何改变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方式,最终还是要落脚到实体性的产品上。只有把产品造出来、卖出去才能实现价值增值。所以,‘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对于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制造业可能是受惠最多的。”
“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必须以数字化革命为核心,发展“实验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发展“互联网+”,促进大众创业,全民创新;发展“机器人+”,从“用机器生产产品”迈向“用机器生产机器”阶段。
谢少锋 工信部电子五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总装“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质量、可靠性等工作,领导电子五所专业技术队伍,每年为15300多家企业提供可靠性工程应用服务。
陈鸿宇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授。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理论研究,“九五”“十五”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的主持人。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区别
“工业4.0”最初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工业4.0”的区别。
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时间上来看,德国实现工业4.0至少也需要8到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具备的特色是融合,需要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其次是要抓住技术进步的时代机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层创新和原始创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要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智能化系统将通过信息化实现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更好地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实现供应、制造、销售等供应链环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推动制造企业围绕对用户需求的更透彻感应和更深入洞察来做转型与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的互联互通智慧型的制造业企业将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