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许:科学发展谱就和谐乐章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时节,豫东平原阳光明媚,温暖如春。走进通许大地,一幅幅蕴含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既有充满诗意的自然风光,更有火热的建设场面和喜人的发展成就,看工业园区,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工业项目相继落地;看高效农田,注入了科技含量的绿色农产品深受城市人的青睐;看工厂企业,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通许大地探访,记者不时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
  那热气腾腾的情景成了通许发展的亮点,激发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也给即将“收官”的“十一五”添加了精彩一笔。在豫东大地,古老而美丽的通许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新姿展现于世人。
  通许地处豫东平原,西望嵩山,北临黄河,距省会郑州100公里,距七朝古都开封45公里,取“自汴京直通许国故地”之义,故名通许。历史赋予了通许人民与生俱来的发展禀赋,当新世纪的钟声轰然敲响,当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的门槛,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又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该县在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通许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坚持把开放引进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来抓,把工业强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基础来抓,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县出现了经济发展、百业兴旺、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
  面对记者,县委书记王子全激情满怀:“十一五”期间,是通许县经济实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时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求真务实,锐意进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的辉煌。
  
  通许名片
  通许县地处豫东平原,距省会郑州100公里,距七朝古都开封45公里。现辖6乡6镇,总面积767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是“全国科技进步县”、“全省经济发展十快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平安县”。
  通许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宋朝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置咸平县,公元1189年改为通许县。经过两千多年变迁,遗留下曹植墓、子羽墓、九女冢等诸多名胜古迹。
  通许县地势平坦,资源丰富,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西瓜、大蒜等农作物,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县和省劳务输出基地县。
  通许县工业发展迅猛,优势明显。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家,已初步形成了纺织、酿酒、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通许县交通便利,设施完备。西距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60公里。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日南、大广两条高速公路于境内交会,全县通车总里程已达1422.7公里。
  
  做优农业:传统农业实现华丽转身
  
  通许县60万人口中,85%是农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这里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西瓜、大蒜等农作物,是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县和劳务输出基地县。因此,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农民的生活关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许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道路。回眸“十一五”农业的发展历程,思索通许农业的内涵实质,我们明显地发现,传统农业的概念已悄然变化,该县农业正在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华丽转身。
  “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驱动为杠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拉长产业链条,减少‘原’字号农产品,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围绕这一思路,近年来,通许深化种植业、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三方面的调整,从区域规划、立体套种到产业升级,农业面貌焕然一新,这个农业大县已经形成农业产业区域化、产品的市场化发展大格局。
  
  区域规划结硕果
  岳国安是长智镇岳寨村的一名果农,今年40多岁的他已经有近20年的苹果种植经历。作为全村最早种植苹果的元老之一,当年他为了找买家走江南下江北,可没少费心思。后来经过县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引导,全村人都种起了苹果,由此产生了集聚效应。渐渐地,品种繁多的岳寨苹果开始远近闻名,四面八方的客户都闻香而来。
  不只是岳国安富了,全村村民都富了。岳寨村现在有2600亩果园,每年能为村里带来3000多万元的纯收入。饮水思源,提起政府的帮助,村民们都心存感激:政府经常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定期开展培训。
  岳寨村的成功,只是通许开展农业种植区域规划结出的累累硕果之一。在县农业局局长张培生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张县域农业规划效果图。图上沿密杞公路东西走向分布的,是总长达31公里的高效经济作物开发带;列在两侧的,则是分布全县的西瓜、小杂果、土豆、菜花、胡萝卜,大蒜、辣椒,食用菌等生产基地,六大方阵犬牙交错;以竖岗镇等乡镇为主的麦、瓜、菜种植区,以孙营乡为主的露底菜种植区,以玉皇庙镇等为主的反季瓜果菜种植区,三大区域交叉覆盖其间。
  “实行区域规划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种子、化肥、技术指导或者信息服务,一看规划图便能够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张培生局长站在规划图前,神采奕奕,颇有沙场点兵的气势,“这样一来,不仅能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开展工作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真的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全县了。”
  
  立体套种增收多
  与区域规划平面性的巧妙相比,长智镇胡庄、大岗李乡等地的田野里,展现的则是农作物种植立体性的热闹:在同一块田里,可以同时看见辣椒露出诱人的红、空心菜泛着翠绿的青,笔挺的玉米挽着豆角笔直地矗立着。
  “立体套种,土地一年四季不闲着,有粮有钱。”长智镇胡庄的胡老汉说, “以前,一亩小麦纯收入无论如何都不超过1000元,再加上秋庄稼,每亩地累死收入也超不过2000元。但立体种植后,布局合理、管理得法,现在每亩地下来收入能达到4000多元。”
  事实上,立体套种也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根据农业局种植规划的建议,重点推出自己的品牌。截至目前,通许已经有24个农产品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同时打造出了“汴南翠”黄瓜、“金澳”花生、“君思绿”葡萄、“天仓”瓜菜等品牌商标。其中,“金澳”花生还通过了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认证,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名牌农产品。
  目前,全县春土豆——春玉米——秋菜花、小麦——越冬叶菜——无籽西瓜——辣椒——大白菜、大蒜——菠菜——棉花等一年多熟间作套种模式已经发展到50余万亩,项目区90%以上的耕地都采用了这样的高效种植模式。“立体种植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证。收入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是经济效益的丰收,也是社会效益的丰收啊!”该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高玲说。
  
  特色产业兴起快
  无论是作物区域性合理规划,还是立体种植,这都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内部修为。要想真正把“国人的粮仓”变成“国人的厨房”,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继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拉长农产品产业链。通许县围绕农业产业化做文章,通过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人口集中,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没有产业支撑,其他都无从谈起”,县农业局局长张培生笑着对记者说,“推进产业发展,打出自己的品牌,这既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当前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发展目标都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
  通许是一个传统农业县,怎样让众多的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卖个好价钱,让农民增收?这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考虑的一个大问题。他们意识到:规范农业生产行为,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跨过去的一道“门槛”,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成为跨过这道“门槛”的“金钥匙”。
  为加快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通许县以“强化品牌意识,宣传品牌效益,形成品牌效应”为指导,通过制定生产标准和实施标准,使温棚黄瓜、优质花生、土豆、葡萄、生猪饲养等种养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全部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并积极鼓励农业名特优产品生产企业和特色农业产品注册商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
  品牌意味着产品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和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消费者只信赖绿色无污染、质量有保证的农产品。为此,通许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成为全省第四个通过此类双认证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目前,已被省农业厅认定了菜花、西瓜、黄瓜、大蒜、葡萄、食用菌、芹菜、苹果等24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达20万亩。
  实惠加上引导,也让村民对“品牌”的认识更加直观了:有了自己的品牌,就是为脸上贴了金。同时也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产品上,产品卖出去了,也就等于名片发出去了。绿色生产、环保储存,哪个环节也不能马虎,因为谁也不想坏了自己的名头。
  “只有以技术创新为依托,运用科技,发展名、优、特、新、稀农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赢得市场,形成结构优、规模大、品种新、效益高的局面,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县委副书记、县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周文强说。这虽然只是通许培植特色农业产业、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一个缩影,但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通许农业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做强工业:转型升级彰显发展活力
  
  工业强则经济强,通许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把工业经济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富民之要,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范化的思路,推进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壮大,形成了纺织、酿酒、化工、机电、电动车、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
  
  重点项目打造新优势
  在通许县工业园蓝翔集团蓝顶白墙的钢结构厂房内,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一辆辆崭新的电动自行车正在流水线上进行总装。在蓝翔车业1万平方米的产品展示大厅,记者看到,各色电动车一字排开,从美观大气的电动摩托到小巧轻便的折叠式电动车,从电动自行车到电动三轮车甚至电动汽车,应有尽有。
  这是通许电动车行业的一个缩影。电动车成就了通许工业的第一个特色产业,也成就了一个农业县的工业梦。
  2006年,交会于通许的日南、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先后通车。通许紧紧抓住高速十字路口这一地利做文章,利用自身人力资源,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以电动车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先后吸引来蓝翔车业、上海凤凰、上海永久等名牌电动车企业。与此同时,该县还鼓励、引导本地企业围绕电动车产业开展延伸配套服务。现在,在这些名牌电动车总装厂周围,已经出现了车架配件厂、车身塑件厂等一批配套企业,电动车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此外,该县在以电动车制造为工业突破口的同时,还根据本地实际,努力打造了酿酒、粮食加工、纺织服装、化工等五大特色产业集群。以电动车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已经充分激发出了通许县域经济的活力。
  近年来,该县立足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突出加强产业聚集,重点扶持企业做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形势向好,骨干企业运行平稳,产销两旺。
  
  招商引资迈出新步伐
  长期以来,通许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在全县上下形成一个亲商、富商、安商、乐商的共识和氛围,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县委书记王子全、县长高宏勋指出,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通许要把优化投资环境当做永不竣工的工程来抓。
  该县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二分之一”工作法,坚持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招商,以开放聚资本、增实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他们专门成立4个招商分局,配齐人员编制,组成25个招商引资小分队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地招商、挂职招商、蹲点招商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组织参加了豫港投洽会、第四届中博会、第五届河南国际投洽会、第四届豫商大会以及厦交会、广交会、菊花花会等重大经贸洽谈活动,引资数量明显提升。坚持把产业招商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电动车、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盯住大集团、大企业,大力度开展产业招商活动。通过努力,一批投资数额大、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顺利落户通许。其中,投资2.5亿元的禾丰饲料加工及生猪屠宰、投资2亿元的福建海壹食品、投资2亿元的威亮国际20万吨洗涤剂、投资1.5亿元的双氧水、投资1.2亿元的10万台壁炉、河南醒师刃料集团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建设中。投资3亿元的上都粉业、投资1.8亿元的桐林木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
  
  产业集聚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记者在通许县产业集聚区看到,集聚区BT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四路、两桥、两河、一湖、一园”等集聚区基础设施,总投资20多亿元。它的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行动,标志着该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已步入快车道,将成为通许迈向发展新阶段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制高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通许产业集聚区正在发生两个转变,即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集聚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可以相信,通许通过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性、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产业集聚区管理、集聚、积累、激励等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将使产业集聚区逐渐成为通许资本聚集的洼地、人才荟萃的高地、投资兴业的宝地,成为通许工业经济强有力的增长极。
  
  优化发展环境 打造兴业热土
  通许决策者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要发展、要竞争、要致富,必须优化发展环境,吸纳投资,让现代产业资本嫁接传统农区。
  该县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为依托,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很快在全县形成了优化环境的强大合力。全县上下营造出公正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诚信的经营环境,走出了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洼地。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通许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上迈出实质步伐。该县每年从各界代表中选取300人,对全县40个执法服务单位的政策执行、政务公开、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评议,并将结果公布在县城人民广场附近的灯箱式报栏中,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深受企业好评。此外,还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建立限时办结制,强力推行“一费制”和项目代理制,建立客商投资“绿色通道”和企业服务绿卡,并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县委副书记、县长高宏勋说:“通许将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企业,真正形成重商、亲商、安商、乐商的浓厚氛围,为经济跨越发展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工具。教学语言是连接教与学的主要媒介,是教学中知识传递、信息反馈、情感交流的桥梁。它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语和工作用语,具有艺术和审美特征。因此,高校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的掌握尤为重要。  现代教学艺术论的开创者之一赫修特指出,如果一个人善于交流表达,即使他是二流学者,也可能是个优秀的教师。虽然现在都在提倡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但是教师教学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课堂教学的成功
交通拥堵几乎是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城市的通病,面对堵车,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和优化城市设施来解决问题,其中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由于私家车急剧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巴黎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法国政府开始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且让市中心的停车场昂贵无比。巴黎市政府也提倡搭伴出行,由同事、邻居、朋友自愿组合,或者求助于搭车中心,寻找搭车伙伴,共开一辆轿车上下班或外出,以尽量避免
蛋白质的功能不仅取决于其结构,而且受到其构像及其变化的影响.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就是由于蛋白质结构的一些动力学变化而完成,如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药物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均衡发展,促进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机会均等地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