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六个统一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z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社会人和职业人,实现人的社会性与职业性的高度统一,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有效开展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措施。在对学生开展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中,必须要注重认知与行为相统一、共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育人动机与育人效果相统一、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常抓不懈与与阶段强化相统一、整体要求与突出特色相统一。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注重;统一
  公益性和产业性是职业教育的两大属性,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要求培养的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人;职业教育的产业性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个职业的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必须是公益性和产业性的高度统一,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社会人与职业人的完美融合。因此,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方向,将对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作为首要和特色工作来抓。
  根据笔者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认为职业院校要有效实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要注重下面六个统一。
  1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
  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不仅仅是个人道德品质修养问题,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问题。使学生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既是我们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我们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落脚点。
  根据道德行为心理研究:人的道德认知决定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支配道德行为。[1]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首先要从正确的道德认知开始。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元前469年—元前399年)所强调:要有效形成学生的美德,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事美德。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价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判断等的道德意识观念的知晓与内化。道德行为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现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辩证统一。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有没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而良好的道德行为又反过来促进正确道德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
  不少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虽然采取了许多认为是创新的有效的举措,如加强“两课”教学、党刊党报进”两室“(教室、寝室)、举行德育知识竞赛、开辟德育沙龙、开展德育理论普及与研究、强化政工队伍建设、定期不定期举办德育主题活动等,形式上风风火火,总结中头头是道,但实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只注重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认知环节的开展,缺乏对学生道德行为发生促进的有力措施。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必须注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既要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优良品德形成的良性发展。
  2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共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统一
  共性是个性的“道”,个性是共性的“器”。发展人的共性观念与品质特征,是社会主流意识的需要;发展人的个性观念与心性特征,则是人的个体发展需求。[2]
  没有共性教育,就难以形成群体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就没有统一意志,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共性发展,就没有个人的生动活泼的个性行为与鲜明个性特征,群体就会失去创造活力。只强调共性的教育是“机械化”教育;只强调个性的教育,是“无序化”教育。只有注重共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我们培养的人才可能产生一种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基础上的勃勃生机;才可能形成在国家和民族精神正统大理念基础上的充满个性特质的民族成员。因此,在学校具体的德育工作中,从目标到规划,从活动到评价,既要强调统一和规范,又要鼓励特色和创新。
  3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育人动机与育人效果相统一
  育人动机是教育者的在培养受教育者时的目标与期望,育人效果是通过教育活动后所产生的实际结果。育人动机与育人效果的统一,是德育工作者对学生開展德化教育的理想追求。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常常出现“费力不讨好”、“好心没好报”的育人动机与育人效果不统一悖逆现象。这不但使许多德育工作者伤神,而且使一些德育工作者在感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心境中对德育工作失去热情和信心。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的统一,既决定于动机的方向与强度,又决定于行为的条件与举措。[2]也就是说,育人动机与育人效果相统一,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可行有效的德育措施之上。德育目标要求过高,学生从心里、行为上都难以企及,因不能而不愿、因不愿而逆反;道德目标要求虽然科学合理,但是如果没有可行有效的德育措施,也不能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德化作用。笔者曾经做过一次主题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你最反感的做法是什么”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第一反感的是学校的政治思想与道德教育目标和要求脱离时代、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脱离学生实际心理需要,过大、过空、过高(占891%);第二反感的是教育者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占862%);第三反感的是教育信息与社会信息不对称(占723%);第四反感的是教育者的能力差,学不足以为“师”,行不足以为“范”(占66.7%)。可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实现育人动机与育人效果的统一,德育育工作者一是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合理提出德育工作的达效要求,了解时代、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学生,观念意识要与时俱进,认识剖析要充分深入;二是要换位思考,关爱学生,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三是要强化自己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有为“师”的学识能力和为“范”的品质修为;四是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现象不回避、不歪曲,如实介绍,科学分析,正面引导,让学生对不良行为现象的原因、危害、消亡的必然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社会健康主流意识和行为,自觉抵制不良道德行为现象。
  4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在德育工作中,一方面,对工作的内容、形式、背景、条件、方法、手段、范围、程度、对象、问题、时间、程序及可能出现的结果等都要深入思考,全盘规划、整体推进,实施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另一方面,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问题因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同,要分别对待,急迫性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关键的问题要重点突破。换句话说,就是对主要矛盾必须重点解决,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重点突破。   在开展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工作中,没有整体思考,全盘规划,全面推进,就会陷入一种无序无力,忙乱应付之中;没有工作重点或有重点而不能突破,就会导致德育工作效果不显,事倍功半。因此,充满生机与活力、富于特色和成效的学生德育工作必须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
  5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常抓不懈与与阶段强化相统一
  德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常抓不懈是德育工作所必须。热一阵,冷一阵;紧一阵,松一阵的德育工作,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与效果,而且还会养成学生一种不严谨的不良作风。
  在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中,有两种意识误区必须要引起重视。第一种意识误区:认为阶段任务性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是稿形式主义,不屑、不愿或不认真去开展,使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家和社会的重大的主流思想意识变革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不能及时参与社会主流意识活动之中,自我封闭、脱离社会,大大削弱思政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第二种意识误区:又要德育功效不“立竿见影”,就认为平时松点紧点无所谓,要出效果、关键是要抓好国家或上级要求的阶段任务性的活动。结果是“成绩”有了,“特色”出来了,但活动本身却让学生形成一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飞扬浮躁、作科做秀”的意识品质,这与我们倡导的“求实”作风大相径庭。在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这两种意识误区都必须要纠正。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和融入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事业方向;学生只注重形式而不重实效,只想投机取巧而不能腳踏实地,就不能有效从业和发展。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持之以恒推进,又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而阶段性强化开展。
  6 德育工作必须注重整体要求与突出特色相统一
  没有整体,就形不成群力;没有特色,就形不成强势。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一方面按照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条件与需要,创造性开展具有鲜明特色德育工作,要注重整体要求与突出特色相统一。[3]
  参考文献
  [1]苏达等.素质教育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24
  [2]高玉祥等.普通心理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112-116
  [3]邹顺康.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195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思想品德三维目标的实现。在互动教学中,要始终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灵活把握互动的内容与时间,克服部分学生游离于互动过程之外的现象,这需要不断改进互动教学的设计并加以及时总结,真正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互动地带。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政治课,很多学生都有
期刊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作好学生的表率;二是要提高认识,从点滴做起;三是要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强化;四是要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本文围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展开论述,要求懂得尊重他人,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从小练习礼仪举止规范。并且要求把神明礼貌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家庭教育,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期刊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新课程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完整的人”的发展,而这个“完整的人”便包含了诸多方面,如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里素质;心里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关键词】思想品德; 情感  近年来,有识之士不断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 “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这些观点都提示了一个道理——思品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要让学生
期刊
【摘要】物理活动是物理课程目标体系的支点,在物理活动中,不论知识、技能,或者能力、情感,都将在主体与环境的碰撞和摩擦中经受检验,并得到完善和发展。物理活动最适合以自主探索、互助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的方式开展发现、探究,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班级红色文化 “活动化”建设,达到认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实质,确保红色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做一个诚实勇敢、勤奋向上、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关键词】红色文化; 活动化; 渗透; 德育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一个班主任首先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精神,从源头上深入推进教育管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云南现代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中小学校解决好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一系列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切入点和有效措施。全面减
期刊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档案管理存在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档案管理;院系;新建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指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合并或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的新型本科院校[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高等学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要把孩子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根据以往的应试,我们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却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心理,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感受到学习的枯燥,无味,但并不是说应试教育就有弊端,我们就必须全盘否定,如何选择我们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我们有效课堂的构建,和谐教育的打造,在当今现代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期刊
【摘要】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它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活动,会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游戏运用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它在儿童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