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今年“两会”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公布,标志着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从原则设想到具体实现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寄托着国人殷殷期待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是我国自1982年以来的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更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大部制改革是革除“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良方。2006年10月,新华网曾报道,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但是,一些行政部门仍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不良倾向。而大部制改革,本身就肩负有打破旧有利益格局的使命,不仅将提高行政效率,也必将对破除官场不良风气,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在精简机构的同时,也要充分提高整合后的机构效率。中央在去年的十七大上就指出,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以医改方案为例。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曾表示:“中国要进行医改,首先必须整合卫生行政管理资源,协调管理。”全国政协委员方廷玉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医改方案,十四个部委一起讨论了一年,至今还不明确。什么原因?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统筹,互相扯皮,各有各的部门利益。如果不成立一个权限高于各部委的领导小组,很难协调各方意见。”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不仅协调困难,还会互相扯皮。
归根结底,无论是破除“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还是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其终极指向则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大部制:量变了也要质变 刘海明
期待已久的“大部门体制”,在今年“两会上”终于开始了破冰之旅。尽管这个方案没有预期的那么彻底,但五个新的大部,足以显示中央的改革决心。
看待大部制改革和看戏一样,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的人在计算着具体的数字,撤销了哪几个部委,新增了多少部委,最终还剩多少个部委;有的人在议论着调整后的五个大部到底合适不合适,等等,但这些显然是直观的评价。有的人则看到了深层的东西:“当前社会的热点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如住房、看病、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直接跟新组建的几大部委密切相关。”
在我看来,大部制既是量变,也是质变。也许有人忌讳“质变”二字,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大部”的诞生,首先体现为量的变化,即几个部门合成了一个部门,但是,量的变化最终会导致质的变化,即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开始,逐步实现改善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只有这样,大部制的改革,才算是有实质意义的。
不质变,量变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相对于行政命令式的数量精简,质变的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如果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没有质的飞跃,治小部尚且如烹大菜,勉强为之,接手一个新的大部,更谈何容易?可见,大部制改革表面上带来的是管理机制的变化,实际上是对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这个素养,大部制也未必能让公众满意。
同时,大部的权力大了,还有一个与其它部委协调的问题。如果将国家比喻成一个人,每个部委就是这个躯体上的一个器官,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服务一个目标,在于彼此之间的协调运行。只有大部内部和谐,部委之间有机统一,国家机器才能实现高效运转。
由此可见,大部制改革的方向没错,但不适宜一步到位。这不是保守,而是需要摸索经验。换言之,在近期内,摸索“大部制”管理的经验,试验追求“大部制”质的变化,比单纯的归并、削减部委的数量更紧迫,也更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
首先,大部制改革是革除“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良方。2006年10月,新华网曾报道,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不少新变化,但是,一些行政部门仍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不良倾向。而大部制改革,本身就肩负有打破旧有利益格局的使命,不仅将提高行政效率,也必将对破除官场不良风气,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在精简机构的同时,也要充分提高整合后的机构效率。中央在去年的十七大上就指出,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以医改方案为例。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曾表示:“中国要进行医改,首先必须整合卫生行政管理资源,协调管理。”全国政协委员方廷玉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医改方案,十四个部委一起讨论了一年,至今还不明确。什么原因?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统筹,互相扯皮,各有各的部门利益。如果不成立一个权限高于各部委的领导小组,很难协调各方意见。”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不仅协调困难,还会互相扯皮。
归根结底,无论是破除“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还是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其终极指向则是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大部制:量变了也要质变 刘海明
期待已久的“大部门体制”,在今年“两会上”终于开始了破冰之旅。尽管这个方案没有预期的那么彻底,但五个新的大部,足以显示中央的改革决心。
看待大部制改革和看戏一样,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的人在计算着具体的数字,撤销了哪几个部委,新增了多少部委,最终还剩多少个部委;有的人在议论着调整后的五个大部到底合适不合适,等等,但这些显然是直观的评价。有的人则看到了深层的东西:“当前社会的热点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如住房、看病、交通、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直接跟新组建的几大部委密切相关。”
在我看来,大部制既是量变,也是质变。也许有人忌讳“质变”二字,其实这是一种误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大部”的诞生,首先体现为量的变化,即几个部门合成了一个部门,但是,量的变化最终会导致质的变化,即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开始,逐步实现改善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的目标。只有这样,大部制的改革,才算是有实质意义的。
不质变,量变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相对于行政命令式的数量精简,质变的难度更大。这是因为,如果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没有质的飞跃,治小部尚且如烹大菜,勉强为之,接手一个新的大部,更谈何容易?可见,大部制改革表面上带来的是管理机制的变化,实际上是对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这个素养,大部制也未必能让公众满意。
同时,大部的权力大了,还有一个与其它部委协调的问题。如果将国家比喻成一个人,每个部委就是这个躯体上的一个器官,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服务一个目标,在于彼此之间的协调运行。只有大部内部和谐,部委之间有机统一,国家机器才能实现高效运转。
由此可见,大部制改革的方向没错,但不适宜一步到位。这不是保守,而是需要摸索经验。换言之,在近期内,摸索“大部制”管理的经验,试验追求“大部制”质的变化,比单纯的归并、削减部委的数量更紧迫,也更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