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的画面是这样的:水面上一叶扁舟,舟上一翁独坐,垂钓江中,扁舟四周,淡淡的笔墨勾勒出几道寒波。整个画面除此之外,大部空白,但却似乎满幅皆水,表现出烟波浩渺、苍茫辽远的深邃境界和清寒意象。那几道清波是以少概多、以虚总实的笔法,是一种“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学境界。
  画面构图过满过实,给人以压抑感,画面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了空白,便给了观赏者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这就是绘画里的留白。
  书法也需要留白,胡小石说:“著字处为墨,无字处为白。墨为字,白亦为字……有字处与无字处,其重要等同也。”音乐要留白:大音希声,余音绕梁可三月。雕塑要留白:断臂女神,天残地缺偏最美。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能创造出更加悠远空灵的意境。观齐白石的虾,才能感受到水的清澈;赏徐悲鸿的马,才能体味到风的速度。
  文学,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王船山在《诗绎》中记到:“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品读沈从文的《边城》,当你读至故事结局,作者虽未道明小翠的命运,但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她那篇著名的《沉默的美学》中说过:“沉默,是语言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对话的一部分。”用中国古代智者老子的话翻译苏珊·桑塔格的意思,应该就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文学创作中,留有适当的空白能使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学形象、意境等进行积极的再创造。司图空《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成鱼《中国画论·神韵说》中的“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强调的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的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
  诗歌创作尤其如此,诗歌与散文不同,不能尽情铺叙描写。因此常用简练、跳跃的语言,以少总多地表现诗人的感情,含蓄蕴藉,留下空白的余地让读者去想象。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里写道:“古歌辞贵简远,《大风歌》只三句,《易水歌》只二句,其感慨悲壮尽在其中,语短而意长。《弹铗歌》只一句,亦自有含悲饮恨之意……予尝题柯敬仲《墨竹》曰:‘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画法与诗法通者,盖此类也。”李氏的话,不仅强调了诗句要简练含蓄,而且指出了诗歌与绘画这两种艺术门类的艺术手法上有相通之处,都要以少总多,以偏概全,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课堂上将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实际也是一种留白艺术。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建康的成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因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
  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成为独立与自律的学习者。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那个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就是完全渗入学生身心的一种独立思考意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要达到这一目的,将课堂留出空白,交给学生,就成为必须和前提。被教师占满四十五分钟的课堂,肯定会窒息、压抑受教育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教学方式的要求是: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早在1977年12月,叶圣陶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时就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魏书生在《种好心田》中说:“老师纯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最近六年我提出别超过15分钟,讲什么讲,最要紧的是留下时间给学生。”“在很多课堂上,教师虽然区区一人,却是课堂教学的强势者。如果教师不退,学生想进也进不了。”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也认为,课堂教学的底线是,教师必须保证,讲话时间最多不得超过课堂2/3的时间。
  天津中学校长国赫孚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所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课堂上留有空白是必要的和必须的,而还课堂于学生则是基本的呈现形式和前提。
  留白是布局的规则,沉默是生存的方式,都可以把它们作为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去把握。所谓意到笔不到、书之妙趣在无笔墨处等,悟透这些,留白才会留得自觉,留得有章法,留得有生命感。
  其实,在人生的课堂上,要写出精彩篇章,也应当有些留白。正如林语堂所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川端康成也曾感慨:“这世界太拥塞了。”在这个躁动的时代,懂得留白的人,才能拥有较高的幸福指数。留白是一种处事智慧,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境界。
其他文献
“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阅读”,阅读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精神食粮。纵观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饱含着作家真善美的情思,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深耕其中必能于潜移默化中使灵魂得以塑造,血肉得以丰满。因此,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央视精彩解读了《论语》;上海电视大学教授鲍鹏山,又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了孔子;胡玫将《孔子》搬上了荧屏;电视剧《孔子》也将国人感动得几度落泪。  中国人是不大讲究偶像崇拜的,但中国人拜孔子——发自内心的膜拜,而且拜了几千年。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孔子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人生理想与责任的孜孜以求。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着夸父逐日的精彩传奇!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积
期刊
今天上午观看了袁佳老师执教的《祝福》,感受很深:她以“祥林嫂的生存分析”为课堂的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课文内容分析得水到渠成,课堂安排得老到自如。不得不佩服袁老师的功力,不过心里还是感到有点不足:课堂好像是教师问题的展示,学生只是在配合老师分析问题。打个比方,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像猎人与猎枪的关系,老师是猎人,学生是猎枪,老师指哪学生就打哪,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加强了学生的参
期刊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生成教学,提倡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让高中教学活起来。因此,要重视高中语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解放学生的思维,实施个性化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语文课堂生成资源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产生的各种新的问题、思维等。如,来自于教师的生成资源:突然的灵感、偶然的错误等;来自于学生的生成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奇思妙想、质疑问难、瞬间的顿悟等,甚
期刊
文言文特殊句式是中学语文教与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考查内容。运用联想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和畏难心理。激发兴趣,探索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一、联想类比当代仍然使用的成语  如今使用的熟语特别是成语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成语中保留有许多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成语有约定俗成、言简意赅等特点,学生有一定的成语基础知识,通过分析成语来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不失为一条捷径。如,“时
期刊
古人曰“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建构语文知识的高楼大厦,形成语文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也在于平时多“积累”。只有积累,才能达到“博学于文”,“积渐成学”。语文的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少积累的误区。  “越积越累”。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被动积累,没有爱好;二是积累时漫天撒网
期刊
教学互动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的过程,是课堂教学要求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当前,课堂教学互动存在的问题是:形式单一、缺乏情感、有效性差、课堂效率不高等。教师应该扮演好自己在教学互动中的角色,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互动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创造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舒适、和谐的学习环
期刊
记得高中时的自己成绩平平,安分守纪,不闹事也不出众。总是悄悄地躲在自己的角落,老师也从不关注我这样老实平凡的孩子。那时的自己曾对自己说:如果我是老师,我会把关爱的阳光平均地洒向每一个学生。现在命运真把我推向了教师这个职业,而且将近十年,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要做到绝对的平均是多么地难。但我尽自己的努力做着,希望用我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帮他们创造奇迹。  现在我与学生是一种和谐、平等、亦师生亦朋友的关系
期刊
《受戒》是汪曾祺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这篇小说以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为背景,描述了小和尚明子和农家女小英子朦朦胧胧、青涩纯洁的初恋,同时也展现了当地一些农民以及和尚的生活风貌。  下面,先通过明海和小英子初次见面的一段对话描写,来认识一下小英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呕!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期刊
古语有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毛主席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好的厨艺,没有食材也只能画饼充饥;再高明的决策者,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也难有必胜的信心。写作即如此,没有足够的词汇储备和素材积累,断然写不出佳作。君不闻郭沫若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君不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如此,其起源于课内,延伸于生活。  高一下半年开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