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式教学在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并倡导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习者置身真实情境中进行实践探索,抛锚式教学模式正是开展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立足真实研学环境与问题情境,尝试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出研学旅行的一般设计程序,并从创设情境与问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不断地抛锚、解锚,从而解决地理问题.这一过程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渐进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地理实践力,有效提升地理研学旅行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学位
“区域认知”不仅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因此,区域认知是高考地理试题中重点考查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可托海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从设计背景、地域特色挖掘、认知冲突创设、要素综合与时空综合等方面探讨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路径.
土耳其虽是发展中国家,但其地理教育起步早、普及广,颇具特色.本文梳理了土耳其自奥斯曼帝国时期以来地理教育的历史变迁,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重要变革;当前土耳其中学地理教育呈现出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螺旋式为主的课程内容结构、课程与教学重视野外考察和地理实践、注重地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教育等特征.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应进一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化地理实践技能培养、加强情感和价值观教育.
高考评价体系为高考命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本文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中所提出的高考试题考查内容要体现“四层”,即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要求,以原创试题“张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工程”为例,探讨地理新课程试题设计的思路,并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思政导向下,党史教育融入高中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多元的认知体系,实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形成全面协同育人合力.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以党史为融合对象,以引史入境为教学策略,按照“党史内容地理目标化—党史情境地理问题化—党史融入教学活动化—党史教育价值内在化”的实施路径,建构“地理·党史”教学认知体系,贯彻落实新时代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任务,实现高中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学位
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地理教育人才的关键课程,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卓越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诉求.本文以智慧教学理念为指引,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基于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共同体学习(Community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三个维度,构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ACD智慧教学模式,并以《地理教学论》课程为例,对本教学模式进行实践验证.
学位
地理作业长期存在作业课程意识不够强、设计布置欠科学、反馈评价不及时、价值判断偏移等问题.研究可视化工具对地理作业问题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改良地理作业现状,提高地理作业训练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知识构建力和思维发展力.
我国博物馆数量多、分布广、实物资源丰富,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本文以郑州市黄河博物馆为例,在对中学地理教材和馆内地理教育资源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方案,涵盖研学目标、实施方案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为更好地利用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提供案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