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转化利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有效程度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长期有效地开展,本文就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建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提高;管理水平
一、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是“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干部任免时效性强,并且比较集中(尤其是换届时),而经济责任审计有一个操作流程,在目前实行任期内有计划轮审较少的情况下,往往是边审边任、甚至先任后审,经济责任审计常变成“马后炮”,有的地方还存在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造成了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给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审计结果本身存在缺陷。目前,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和任期实绩评价过于笼统,很难反映被审计者的具体、真实情况,无法衡量领导干部个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管理能力、努力程度及廉政状况等,因此,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者进行表彰、奖励、提拔重用或采取组织措施、纪律处分显得依据不充分,审计结果可利用价值也要打相应的折扣。
三是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基本上已建立,但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一致,且各地普遍没有出台具体的联席会议议事规程,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都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由于会议成员单位职能不同,存在成果与运用脱节的可能。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虽比较注重审计报告和建议,但介入审计过程少,了解情况不够深、不够细,仅凭审计报告和建议,很难把审计成果运用到干部任免和监督管理上,从而使审计成果与运用相脱节。
四是严格区分责任界限的难度大。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只有将相关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对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予以准确评价。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没有明确依据,所以在责任界定问题上存有很大的难度,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另外,当前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加上明确界定经济责任的难度和工作量较大,影响到了审计成果质量,也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二、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
(一)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如确须先离后审,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切实做到审计结果出来以前,不得完成实质性交接,不得解除应由离任者本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对轮任、免职、辞职、退休的领导干部,可以先审计后离岗,也可以先离岗后审计。对属拟升迁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纸调令到手,拍拍屁股就走”的不良倾向,更重要的是为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审计评价更客观、用人更得当,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上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部门的威信。也有利于新老干部交接时做到离任者交得清楚,接任者接得明白。对审计来说,能得到被审计单位和离任者的积极配合,使审计结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二)严明财经纪律,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
严明财经纪律,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把审计揭露问题与审计整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抓好审计整改。做到整改工作有的放矢,把握住整改重点,突出整改成效。一方面继续坚持审计整改责任考核制度,把整改列入各股室责任状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分值,同时严格执行审计回访制度,通过调动审计人员督促被审计单位积极进行整改,同时检查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和落实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另一方面建议出台相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充分运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促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有力地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责任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三)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改进审计人员作风,确保审计人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树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大业务建设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抓好现代审计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及业务训练,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机关还应召开相关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促进审计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
三、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建议
(一)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
组织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在领导干部离任前及时安排审计,保证审计实施所必须的时间,坚持对领导干部“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同时,审计机关也要根据组织部门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并根据组织部门考察领导干部的实际需要,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审计质量。
(二)尽快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
不同部门的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必须通力协作,共同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部门其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
(三)应尽快抓紧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积极探索审计成果运用有效途径。
研究制订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是从制度上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以充分运用的根本保障。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对此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认真研究并抓紧制定。同时也应该把审计成果的公开作为经济责任成果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进行探索。
(四)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职能,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规划、指导和协调的职责,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联席会议的正常运作机制,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做好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从更高的层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通过强化信息工作,做好审计成果的深加工,进一步拓宽审计人员信息工作思路,善于抓住一些倾向性、敏感性问题,从宏观上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提高了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扩大了审计影响,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影响力,而且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在审计系统、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
关键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成果提高;管理水平
一、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主要因素
一是“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干部任免时效性强,并且比较集中(尤其是换届时),而经济责任审计有一个操作流程,在目前实行任期内有计划轮审较少的情况下,往往是边审边任、甚至先任后审,经济责任审计常变成“马后炮”,有的地方还存在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造成了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给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是审计结果本身存在缺陷。目前,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和任期实绩评价过于笼统,很难反映被审计者的具体、真实情况,无法衡量领导干部个人在任职期间的经济管理能力、努力程度及廉政状况等,因此,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者进行表彰、奖励、提拔重用或采取组织措施、纪律处分显得依据不充分,审计结果可利用价值也要打相应的折扣。
三是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基本上已建立,但对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能认识不一致,且各地普遍没有出台具体的联席会议议事规程,联席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确定都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由于会议成员单位职能不同,存在成果与运用脱节的可能。如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虽比较注重审计报告和建议,但介入审计过程少,了解情况不够深、不够细,仅凭审计报告和建议,很难把审计成果运用到干部任免和监督管理上,从而使审计成果与运用相脱节。
四是严格区分责任界限的难度大。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只有将相关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对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予以准确评价。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没有明确依据,所以在责任界定问题上存有很大的难度,如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而两者的职责界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取证和评价的难度较大。另外,当前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加上明确界定经济责任的难度和工作量较大,影响到了审计成果质量,也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二、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
(一)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如确须先离后审,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切实做到审计结果出来以前,不得完成实质性交接,不得解除应由离任者本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对轮任、免职、辞职、退休的领导干部,可以先审计后离岗,也可以先离岗后审计。对属拟升迁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纸调令到手,拍拍屁股就走”的不良倾向,更重要的是为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审计评价更客观、用人更得当,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上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部门的威信。也有利于新老干部交接时做到离任者交得清楚,接任者接得明白。对审计来说,能得到被审计单位和离任者的积极配合,使审计结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二)严明财经纪律,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
严明财经纪律,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力度,把审计揭露问题与审计整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真抓好审计整改。做到整改工作有的放矢,把握住整改重点,突出整改成效。一方面继续坚持审计整改责任考核制度,把整改列入各股室责任状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分值,同时严格执行审计回访制度,通过调动审计人员督促被审计单位积极进行整改,同时检查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纪律和落实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另一方面建议出台相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充分运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促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有力地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责任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三)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改进审计人员作风,确保审计人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树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的良好形象。二是加大业务建设力度。加强教育培训,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抓好现代审计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及业务训练,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机关还应召开相关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促进审计人员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审计信息化水平。
三、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的建议
(一)坚持“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
组织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要求,在领导干部离任前及时安排审计,保证审计实施所必须的时间,坚持对领导干部“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同时,审计机关也要根据组织部门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并根据组织部门考察领导干部的实际需要,突出审计重点,确保审计质量。
(二)尽快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更好运用创造条件。
不同部门的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有很大差异。经济责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必须通力协作,共同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部门其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体系,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性。
(三)应尽快抓紧制定“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积极探索审计成果运用有效途径。
研究制订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办法”,是从制度上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以充分运用的根本保障。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对此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认真研究并抓紧制定。同时也应该把审计成果的公开作为经济责任成果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进行探索。
(四)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职能,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要切实承担起领导、规划、指导和协调的职责,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完善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联席会议的正常运作机制,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运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做好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从更高的层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通过强化信息工作,做好审计成果的深加工,进一步拓宽审计人员信息工作思路,善于抓住一些倾向性、敏感性问题,从宏观上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提高了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扩大了审计影响,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影响力,而且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在审计系统、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上的地位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