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乐府的木质玩具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亮的工作室简直就是一个玩具的王国,有木质袋鼠、恐龙、机器人、变形金刚,一个个活灵活现,造型简约而生动有趣,看着就高兴,忍不住想要逐个把玩。顽皮随性的风格好像在传达一种如木一般的生命力,引导着我们重拾玩具所带来的欢乐美好的回忆。


  “班门乐府”是这个王国的名字,朱亮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毕业后回国自创了木制玩具品牌,专注于创作有趣且充满情调的木制玩具。在创业初期,朱亮也曾迷茫彷徨过,直到他决心把自己对木头的理解和热爱全部注入玩具中时,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找到了自己。朱亮一直相信木材拥有无限种可能,他只是在寻找一种极限将天然的材料发挥到极致的可能。对于朱亮来说,木制玩具并不是一件简单加工的产品,首先在选材上,朱亮选择国外进口榉木,不仅天然环保,而且在纹理上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其次在制作过程中,要将木材进行机器切割、打磨,制作出来的玩具形态也都很原始,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之后都是由纯手工制作,将玩具的各个部位用线串联在一起,尤其那些最细小的地方,是任何机器无法雕琢的。也正是由于木头本身的物理特性,不能像其他材料那样可以做得高精密度,难以严丝合缝地拼接,但却以它本身原始的纹路和质感,造就了这些木制玩具的独特性,给人一种原始、淳朴的感觉。
  朱亮的玩具制作厂在浙江省云和县,这是个飘着木香的小镇。朱亮工厂内的木匠一辈子都在跟玩具打交道,研究切割的刀术、顺序以及靠模的技巧等,可谓最纯粹的手艺人。对于朱亮来说,这些木匠的手工艺就是玩具中最温暖用心的体现,“不论什么时代,手工都会比机器更具有人情味,科技无论如何先进和发达,永远不能改变手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班门乐府”希望以木头作为出发点,通过产品向人们传达自然、和谐的观点。“班门乐府”现在已经是出口大户,源源不断向海外市场提供大量安全、环保、有趣的木头玩具和工艺品。朱亮还会把“班门乐府”的玩具带回家给自己的孩子玩,朱亮说:“在国外,木制玩具如同一个潮流,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这种玩具给孩子玩,因为环保、天然并且能全面顾及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同时家长也会身心愉悦。”
  在朱亮心中,木制玩具能够打造出一个欢乐美好的童年,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班门乐府”中找到触动自己内心的部分。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摒弃无用细节,保留生活最本真、纯粹部分的服装品牌——“UAN”。优雅、张扬、简约而又独特。设计师Nee在日本留学期间得到了老师以及日本设计师皆川明的一致好评。然而在顺境中她并没有满足现状,她意识到每个人对服装的追求不应只是独特和唯一的,更重要的是能服务于人,满足于人,于是Nee回国后建立了“UAN”。  Nee希望通过服装展现万物的返璞归真,不必趋附于旁人。普通或特别,穿出自我就是属于你的
期刊
我善于将生活中捕捉到的跳跃的色彩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我是设计师BeccaWu ,2010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配饰设计品牌,坚持自己的风格,希望树立独特的设计形象。我从不追求批量生产的商品,每一件作品都采用纯手工编织打造。爱生活,希望把生活中这些美好的色彩带到每个人的身边。  玩转色彩是我一向追求的设计风格,运用手工编织、钩针等工艺将彩色的线进行组合,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你可以通过不同的心情
期刊
她眼中的自己是个有偏执的强迫症患者,轻微的社交恐惧,向往简单的生活,她就是夏子。她热爱舞蹈,有一个夏天,她突发奇想,渴望为自己设计一套适合舞台的服装,于是在2013年年初,“Ourhour”服装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夏子随时随地都能发现灵感,有时源于一部电影,而有时仅仅是一句话,或一张图片,也可能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她只是单纯的希望每一次推出的系列能唤起大家对一些人或事的共鸣和联想。比如“鱼仔
期刊
这是特别的一期。《iLOOK》从来没有做过那么大规模的专题。编辑部的同事带着采访手工艺人的任务,一路南下,辗转上海、杭州、景德镇、广东,除了采访,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手作的器皿。当这些物品被整齐排列在办公室里时,眼前的陶瓷器皿散发着一股静谧的气质。仿佛一个物品积攒了人的情感,让人感觉温暖。  可能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什么是新手工,哪一种算新手工。在我看来,所谓“新”并非是对“老传统”的完全背离,可能
期刊
当中国设计师纷纷向伦敦、巴黎等时装重镇迈进时,一对来自澳大利亚不通中文的情侣Kain Picken和Fiona Lau选择了在深圳梧桐山一个相对偏远的村落里建立起自己的服装品牌。就是这个名叫ffiXXed的品牌,其设计风格保留了传统服装对物料舒适度的需求,同时又追求创新,突破了结构和功能性。品牌着重于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探索服装对当代购买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ffiXXed于2008年成立。成立
期刊
每一个设计师都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他对美的理解和对生活价值的诠释。我也一样。  在艺术之都巴黎的6年游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早年混迹于巴黎当代艺术圈,结交了王度、严培明等顶级当代艺术家好友,出没于Emmanuel Perrotin、Anne de Villepoix 等画廊的开幕酒会,听歌剧,看现代舞,喝红酒,吃美食。过了一段不能说放荡但也不羁的艺术主义生活。虽然没干什么正事,倒也狠狠地开阔
期刊
利用天然花朵作为材料,制作佩饰、扇坠、手串甚至小型陈设器物,今天说起来,像是唯有小说中才能虚构的情节。然而,在传统中国,香花制作的首饰曾经是日常可见的东西,存在了数百年之久。  清代乾隆年间,顾瑶光《虎丘竹枝词》中有这样一首诗咏:“篱畔寻芳花已稀,家家盆捣野蔷薇。雕成双宿鸳鸯坠,香透玉郎白袷衣。”野蔷薇曾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香料用花之一,诗中写到,在暮春时节的苏州,家家户户都有人忙于一项副业:把芳香
期刊
吴数和我们之前报道过的一些为了更自由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选择独立工作的年轻人不同,她现在的工作是在上海Anomaly公司担任美术指导。早在2010年,她和两位同事就利用工作之余组建了一个工作室“R4”。该工作室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把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创作上。相对于工作,这里的氛围显得更加轻松自由和随心所欲。  吴数和工作室的其他两位成员一样,下班后总喜欢在工作室待着,即使有时候大
期刊
和大多数“85后”的童年一样,五角钱可以买一堆零食,背乘法口诀以及六天半的上课时间……张小奇儿时的回忆至今还历历在目。虽然家里的长辈和艺术并没有太多交集,但他打小就和泥巴有过不少回忆——雨后和玩伴挖泥、搓泥球,那会儿他还会一层泥一层草地裹上好几十层,最后再把泥球对半切开,看着特别有层次感。后来张小奇的导师知道了这事儿,就开玩笑说他自幼就会做“多层注浆(陶瓷制作工艺)”的效果,是个“Natural
期刊
知名设计师广煜的一篇访谈里提到过一件事,这件事影响了他的职业观。有一次他到导师的工作室,看到上百张名片放在一起,而这些竟是同一个人的名片,版式也没什么区别。经过解释才知道,每一版,设计师都在字距、行距上有细微的调整,用来比较字体的灰度和视觉上的平衡,而这用去了一星期的时间。  在我不算长的职业设计师生涯中,客户的修改要求充斥了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甚至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间都在不停的加班和无止境的修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