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初中语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语文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并积极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主要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因此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各门学科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实现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追寻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关注学生的情绪、观念等等一些相应的情感感知,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应用相应的教学理论及正确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进而实现知识内容、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统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开展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背影》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父亲曾经做过的感动自己的事情,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之后再为学生播放《父亲》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文章的品读,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刻的感悟,以及对父亲的崇敬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来增强其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文章内容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手段,对文章中的场景进行还原,给学生以形象的视觉冲击,使其更好的实现文章内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济南的冬天的相关视频及图片,同时再配合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情境,使其仿佛置身于济南冬天的美景之中,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从而促进其对文章的学习。还可以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可以在导入部分采取这样的情境导入,首先为学生讲一则小故事:在一场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被迫搬迁,但是面对熊熊的大火小蚂蚁几乎是无处可逃,这时它们迅速的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丝生的希望,而滚入火海之中,伴随着吱吱啦啦的响声,最外层的蚂蚁被大火吞噬,烧焦了。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这一团体前进的脚步,它们仍向前滚动着,噼里啪啦的响声不断,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仅剩一小团蚂 蚁……,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谁都渴望生存,然而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悲壮。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同样悲壮的斑羚羊飞渡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能够将学生带入良好的情感状态中,激发出学生积极的情感,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
(三)借助语言引发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外显形式,而情感则是语言内在的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调、语速,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同时配合恰当的体态语言。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进而促使课堂语言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及动人心魄的情感魅力,从而更好地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沟通,既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情感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詩,从感情色彩上来看,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情感是消极的,较为淡漠,而后半部分的情感是积极的,较为温暖。诗的前后两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作者想象着用手去触碰地图上的沦陷区,而碰触到的地方只有“灰烬、泥和血”,此时呈现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曾经风景如画的家乡被侵略者所侵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愤慨之情。而后半部分诗人抚摸到解放区,情绪徒然转变。因为那里“生机蓬勃、温暖、明朗”。前后两部分诗人的情感鲜明,表现出其对解放区的深情与神往,对祖国未来及美好明天的期盼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有感情的诵读,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与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诗中,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其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的用自身的情感去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深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三、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认知能力及情感价值观念。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健康成长,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慧颖.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2]白德刚.如何借助情感促进语文教学[J].黑河教育,2011(10).
作者简介:李志江,1974年生,回族,宁夏固原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育及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主要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因此应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新课程改革中的各门学科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实现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追寻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关注学生的情绪、观念等等一些相应的情感感知,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能够应用相应的教学理论及正确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进而实现知识内容、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统一,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开展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的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背影》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父亲曾经做过的感动自己的事情,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之后再为学生播放《父亲》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文章的品读,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刻的感悟,以及对父亲的崇敬之情,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来增强其情感体验。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文章内容更加深入的理解,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手段,对文章中的场景进行还原,给学生以形象的视觉冲击,使其更好的实现文章内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济南的冬天的相关视频及图片,同时再配合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情境,使其仿佛置身于济南冬天的美景之中,促使其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从而促进其对文章的学习。还可以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斑羚飞渡》时,可以在导入部分采取这样的情境导入,首先为学生讲一则小故事:在一场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被迫搬迁,但是面对熊熊的大火小蚂蚁几乎是无处可逃,这时它们迅速的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丝生的希望,而滚入火海之中,伴随着吱吱啦啦的响声,最外层的蚂蚁被大火吞噬,烧焦了。然而这并没有阻止这一团体前进的脚步,它们仍向前滚动着,噼里啪啦的响声不断,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仅剩一小团蚂 蚁……,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谁都渴望生存,然而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悲壮。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同样悲壮的斑羚羊飞渡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能够将学生带入良好的情感状态中,激发出学生积极的情感,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
(三)借助语言引发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外显形式,而情感则是语言内在的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调、语速,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同时配合恰当的体态语言。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情感理解,进而促使课堂语言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及动人心魄的情感魅力,从而更好地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沟通,既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情感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詩,从感情色彩上来看,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情感是消极的,较为淡漠,而后半部分的情感是积极的,较为温暖。诗的前后两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作者想象着用手去触碰地图上的沦陷区,而碰触到的地方只有“灰烬、泥和血”,此时呈现的是一片凄惨的景象。曾经风景如画的家乡被侵略者所侵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愤慨之情。而后半部分诗人抚摸到解放区,情绪徒然转变。因为那里“生机蓬勃、温暖、明朗”。前后两部分诗人的情感鲜明,表现出其对解放区的深情与神往,对祖国未来及美好明天的期盼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有感情的诵读,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与情感,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诗中,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其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的用自身的情感去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深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三、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认知能力及情感价值观念。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健康成长,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慧颖.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2]白德刚.如何借助情感促进语文教学[J].黑河教育,2011(10).
作者简介:李志江,1974年生,回族,宁夏固原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育及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