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名片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长期客居秦淮河(今南京),自称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作品背景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的浪子生活。1729年(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况。这样的经历,令他对考八股、开科举的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提倡理学等方法笼络士人、控制思想。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风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揭露。
精段阅读1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心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赏读感悟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劝解,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为传神的一笔。
精段阅读2
来到杨家门口,将船泊在岸傍,上去敲开了门。杨执中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炉,拿一方帕子在那里用力的擦。见是邹吉甫,丢下炉唱喏……才开了门,只见一个稀醉的醉汉闯将进来,进门就跌了一跤,爬起来,摸一摸头,向内里跑。杨执中定睛看时,便是他第二个儿子杨老六,在镇上赌输了,又喝了几杯烧酒,喝的烂醉,想着来家问母亲要钱再去赌,一直往里跑……看见锅里煮的鸡和肉喷鼻香,又闷着一锅好饭,房里又放着一瓶酒,不知是那里来的,不由分说,揭开锅就要捞了吃。他娘劈手把锅盖盖了。杨执中骂道:“你又不害馋劳病!这是别人拿来的东西,还要等着请客!”他那里肯依,醉的东倒西歪,只是抢了吃。扬执中骂他,他还睁着醉眼混回嘴。杨执中急了,拿火叉赶着,一直打了出来。
赏读感悟
作者不惜以两回的篇幅制造悬念,在读者期盼下出场的高士——“读书君子”杨执中,却是这样一个又迂又俗、上不了台面、家门不幸的呆子。这种出人意料的讽刺效果别有一种滑稽的趣味。
精段阅读3
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
赏读感悟
马二先生作为一个读书人,对西湖美景麻木不仁,他的审美感贫乏浅薄,可见一斑。但面对前朝皇帝写的字,却犹如面圣一般跪拜,他是爬不上金銮殿的穷秀才,却俨然朝廷大臣一般扬尘舞蹈,如同白日做梦一般行起君臣大礼。马二先生其实和范进一样,深受科举制度毒害,但作者并没有对马二先生进行多少夸张化的描写,只是淡淡写来。在手法上既有动作、心理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借马二先生的眼睛及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真实感受。作者把被八股毒害的人的灵魂的庸陋、精神世界的枯朽,准确地揭示出来并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和讽刺。
总结
《儒林外史》的文字简洁生动,描写真切,讥嘲之中别有一种冷峻的审视。《儒林外史》在深刻揭示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的同时,更通过讽刺士人的种种丑行,全面批判了儒林道德的沦丧。《儒林外史》虽以批判现实的深度取胜,但也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希望。正如封建社会后期许多进步的有识之士一样,吴敬梓的理想中也充满着新旧交织的矛盾,在找不到新的出路时,往往回溯上古,以返璞归真为最高理想。《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安徽全椒人。因长期客居秦淮河(今南京),自称秦淮寓客。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又自号文木老人。
作品背景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的浪子生活。1729年(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顾云《吴敬梓传》),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况。这样的经历,令他对考八股、开科举的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提倡理学等方法笼络士人、控制思想。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风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揭露。
精段阅读1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心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赏读感悟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劝解,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为传神的一笔。
精段阅读2
来到杨家门口,将船泊在岸傍,上去敲开了门。杨执中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炉,拿一方帕子在那里用力的擦。见是邹吉甫,丢下炉唱喏……才开了门,只见一个稀醉的醉汉闯将进来,进门就跌了一跤,爬起来,摸一摸头,向内里跑。杨执中定睛看时,便是他第二个儿子杨老六,在镇上赌输了,又喝了几杯烧酒,喝的烂醉,想着来家问母亲要钱再去赌,一直往里跑……看见锅里煮的鸡和肉喷鼻香,又闷着一锅好饭,房里又放着一瓶酒,不知是那里来的,不由分说,揭开锅就要捞了吃。他娘劈手把锅盖盖了。杨执中骂道:“你又不害馋劳病!这是别人拿来的东西,还要等着请客!”他那里肯依,醉的东倒西歪,只是抢了吃。扬执中骂他,他还睁着醉眼混回嘴。杨执中急了,拿火叉赶着,一直打了出来。
赏读感悟
作者不惜以两回的篇幅制造悬念,在读者期盼下出场的高士——“读书君子”杨执中,却是这样一个又迂又俗、上不了台面、家门不幸的呆子。这种出人意料的讽刺效果别有一种滑稽的趣味。
精段阅读3
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傍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
赏读感悟
马二先生作为一个读书人,对西湖美景麻木不仁,他的审美感贫乏浅薄,可见一斑。但面对前朝皇帝写的字,却犹如面圣一般跪拜,他是爬不上金銮殿的穷秀才,却俨然朝廷大臣一般扬尘舞蹈,如同白日做梦一般行起君臣大礼。马二先生其实和范进一样,深受科举制度毒害,但作者并没有对马二先生进行多少夸张化的描写,只是淡淡写来。在手法上既有动作、心理描写,又有侧面烘托,借马二先生的眼睛及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真实感受。作者把被八股毒害的人的灵魂的庸陋、精神世界的枯朽,准确地揭示出来并进行了辛辣的批判和讽刺。
总结
《儒林外史》的文字简洁生动,描写真切,讥嘲之中别有一种冷峻的审视。《儒林外史》在深刻揭示出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的同时,更通过讽刺士人的种种丑行,全面批判了儒林道德的沦丧。《儒林外史》虽以批判现实的深度取胜,但也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希望。正如封建社会后期许多进步的有识之士一样,吴敬梓的理想中也充满着新旧交织的矛盾,在找不到新的出路时,往往回溯上古,以返璞归真为最高理想。《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