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通勤时间都差不多
人们每天上下班,都要在路上花费一定时间。199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尔凯蒂在研究了全球多个城市的通勤情况后,发现不论在哪里,也不论城市规划如何超前,交通系统如何改进,人们每天上下班的平均单程时间始终保持在30分钟左右,只有极少数城市例外。这就是马尔凯蒂常数。
如果家离上班的地方近,人们会骑自行车,有的会选择步行。如果路况好,公共交通改进了,人们可能会选择住得更远些。但是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自驾车,乘坐公交系统,人们每天来回的出行预算都在1小时左右。
為什么世界各地城市的人们上下班时间不约而同都基本固定在半小时左右呢?根据2014年英国一项研究结果,原因或许在于,一般情况下出行时间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即人们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随出行时间的增长而降低(除个别情况,如专程去买超低价打折货,或者为了超高待遇工作而出门等)。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好的理由,没有人喜欢在路上浪费大量时间。
更糟糕的是,出行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患上高血压,越来越肥胖。因为出行的时间越多,就意味着坐车时间更长,体力活动时间更少。2016年,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发布报告指出,由于坐公交地铁时爱吃零食,人们每周会多摄入800多卡路里热量。另外,城市交通(包括公共交通)时常拥堵,给出行增添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无形中也使人的压力感陡增。在这种情况下,身心健康受影响,人们自然不愿花太多时间在路上。
古今都适用
自从马尔凯蒂提出这个理论后,研究者惊讶地发现,无论时空怎么变化,这个理论在世界各地都基本适用。2013年一项研究比较了美国相隔30年(1980年和2010年)的平均出行时间,发现尽管公共交通有巨大改善,但30年来出行时间几乎没有变化。201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用手机数据比较不同国家人们的出行时间,结果发现尽管出行的距离不一样,但时间依然相对固定。
现代如此,连古代也是这样。马尔凯蒂曾到希腊,特意考察当地的村落。这些村落形成已经有几百年了,基本上都是5千米大小(村落直径),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理论。马尔凯蒂认为,1小时是人们出行的基本极限,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初发展阶段时,人们每天愿意忍受的出行总量;早期人类都是徒步出行,速度大约是5千米/小时,因此会拥有半径2.5千米的活动范围。
对全球主要城市调查显示,马尔凯蒂常数普遍存在,如上页出行时间的图表所示。但是,像伦敦、巴黎、纽约这样人口众多的超大城市是个例外,它们平均出行时间分别为46、41和40分钟。
如果30分钟出行时间是人们愿意承受的标准,那么一个现代城市能发展到多大?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人们更多依赖公共交通。通过地图显示,30分钟的公共交通不会超过10千米范围,但是在中国上海这类超大城市,轨道交通发达,或许会超过这个范围。
如果未来交通工具得到极大改善,或许还有可能出现超大城市的合并,即诞生新的“超超大城市”。在马尔凯蒂看来,这一切都取决于交通系统将怎样升级换代,甚至他还认为假如将来有超高音速飞机(马赫数大于5)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恐怕全世界也能变成一个城市。
人们每天上下班,都要在路上花费一定时间。199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尔凯蒂在研究了全球多个城市的通勤情况后,发现不论在哪里,也不论城市规划如何超前,交通系统如何改进,人们每天上下班的平均单程时间始终保持在30分钟左右,只有极少数城市例外。这就是马尔凯蒂常数。
如果家离上班的地方近,人们会骑自行车,有的会选择步行。如果路况好,公共交通改进了,人们可能会选择住得更远些。但是不论步行,骑自行车,还是自驾车,乘坐公交系统,人们每天来回的出行预算都在1小时左右。
為什么世界各地城市的人们上下班时间不约而同都基本固定在半小时左右呢?根据2014年英国一项研究结果,原因或许在于,一般情况下出行时间与幸福感呈负相关,即人们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随出行时间的增长而降低(除个别情况,如专程去买超低价打折货,或者为了超高待遇工作而出门等)。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好的理由,没有人喜欢在路上浪费大量时间。
更糟糕的是,出行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患上高血压,越来越肥胖。因为出行的时间越多,就意味着坐车时间更长,体力活动时间更少。2016年,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协会发布报告指出,由于坐公交地铁时爱吃零食,人们每周会多摄入800多卡路里热量。另外,城市交通(包括公共交通)时常拥堵,给出行增添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无形中也使人的压力感陡增。在这种情况下,身心健康受影响,人们自然不愿花太多时间在路上。
古今都适用
自从马尔凯蒂提出这个理论后,研究者惊讶地发现,无论时空怎么变化,这个理论在世界各地都基本适用。2013年一项研究比较了美国相隔30年(1980年和2010年)的平均出行时间,发现尽管公共交通有巨大改善,但30年来出行时间几乎没有变化。201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用手机数据比较不同国家人们的出行时间,结果发现尽管出行的距离不一样,但时间依然相对固定。
现代如此,连古代也是这样。马尔凯蒂曾到希腊,特意考察当地的村落。这些村落形成已经有几百年了,基本上都是5千米大小(村落直径),这个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他的理论。马尔凯蒂认为,1小时是人们出行的基本极限,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初发展阶段时,人们每天愿意忍受的出行总量;早期人类都是徒步出行,速度大约是5千米/小时,因此会拥有半径2.5千米的活动范围。
对全球主要城市调查显示,马尔凯蒂常数普遍存在,如上页出行时间的图表所示。但是,像伦敦、巴黎、纽约这样人口众多的超大城市是个例外,它们平均出行时间分别为46、41和40分钟。
如果30分钟出行时间是人们愿意承受的标准,那么一个现代城市能发展到多大?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人们更多依赖公共交通。通过地图显示,30分钟的公共交通不会超过10千米范围,但是在中国上海这类超大城市,轨道交通发达,或许会超过这个范围。
如果未来交通工具得到极大改善,或许还有可能出现超大城市的合并,即诞生新的“超超大城市”。在马尔凯蒂看来,这一切都取决于交通系统将怎样升级换代,甚至他还认为假如将来有超高音速飞机(马赫数大于5)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恐怕全世界也能变成一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