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简介了现代学徒制及其在我国的试点情况的基础上,本文着重阐释了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问题;改进措施
一、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及其主要特征
学徒制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学徒制,又可以从师傅和学徒两个角度来阐释,从前者来看,是指其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现身说法等等手把手地把职业技能传授给学徒;从后者来看,则是其通过实际操作、现场训练等等掌握谋生之计。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职教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不改变传统学徒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或者说是将其现代化了。这种“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模式延续、延伸到了现代的学校教育中来,企业和学校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共同完成职业教育这一任务。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德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均是如此。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做法是学生或者学徒在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替进行培训与学习,即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也称为学中做、做中学。
(一)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基础是校企合作
这种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越是密切,就越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对学徒或者学生进行培养
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与根本目标。
(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课程
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方向作用的课程在成为重要的实施抓手的同时,还成为联系企业师傅与职业院校教师的纽带。
(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支撑是学校及其教师、企业行业及其师傅的深度参与及对学徒的深入指导
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徒弟向师傅学习的时间
这既可以由二者约定时间进行,也可以由二者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等进行。
2.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培养方式
职业院校负责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则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二者交替进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学结合。
3.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不再是单纯地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而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要既有理论又有实际。
4.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考核方式
由职业院校的教师、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师傅以及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共同进行考核。
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试点背景及试点情况概览
在我国现行的职教体制下,尽管职业院校的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却存在着实际操作经验严重不足的缺憾,从而导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满足不了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虽然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年都要进行顶岗实习,但是由于在此过程中,企业毫无主导权,除了获得一点点廉价劳动力之外,别无所获,所以它们往往只重视对实习生的使用,而缺乏对实习生进行培养的积极性,因而导致实习生频繁跳槽等等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所有这些都成为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严重制约因素。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对于企业及行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及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产教的进一步融合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之间、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之间、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之间、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之间、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之间这五组无缝对接,使得过去那种实践和理论之间互相脱节,能力和知识之间彼此割裂,实际工作情境和教学场所之间相互分离的不利状况能够有非常大的改观,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质量进一步提高,技能及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得到进一步的创新。
以我国教育部文件《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及相应工作方案的制订为标志,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于2014年8月正式开始在我国进行试点工作。一年后的8月5日,我国首批165家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行业牵头及试点单位被教育部遴选出来。又过了两年,另有203家单位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我国教育部在遴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时,所遵循的工作程序主要有以下三步,即在单位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过省级推荐,最后要通过部级评议。
三、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试点工作,自2014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四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数量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可圈可点的试点成果。但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各界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科学认识,进而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许多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个别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所取得的经验并不具有太大的推广价值
现在最为流行的所谓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经验,是企业应职业院校的要求安排若干师傅,由师傅对职业院校的学徒进行适当的指导。这种经验,并不是什么新鲜经验,究其实质,仍然属于对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以及冠名班级等等的修修补补、重新包装或者换个视角所进行的重新解读而已。当然,也有少数试点经验貌似很不一般,非常吸引眼球,其典型做法是:包括配备师资力量、设置课程以及招生、组织教学等等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企业都会全方位地介入,并通过承担学费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最终实现为企业定制所需员工的目的。但其实这类经验在实践中是无法复制的,从而也就不可能被推广开来。原因是上述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院校至少要拥有以下两种特殊关系中的一种:一是其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才能获得政府的某项特殊政策,并进而将某个地区某个职业的人才供给权垄断在自己的手中;二是其与企业之间的特殊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就能将企业内部某类人才的供给权垄断在自己的手中。然而,这两种特殊关系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拥有的,恰恰相反,只有少数个别企业才有可能拥有,这就导致这些经验不能复制,也不具有推广价值。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经验下的学徒制究其实质仍然属于传统学徒制的范畴,而不属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因为这些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的過程中,并不是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只是为本企业量身定制员工而已,是私人性质的,根本不具有公共属性。
关键词: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问题;改进措施
一、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及其主要特征
学徒制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学徒制,又可以从师傅和学徒两个角度来阐释,从前者来看,是指其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现身说法等等手把手地把职业技能传授给学徒;从后者来看,则是其通过实际操作、现场训练等等掌握谋生之计。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职教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在不改变传统学徒制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或者说是将其现代化了。这种“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模式延续、延伸到了现代的学校教育中来,企业和学校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共同完成职业教育这一任务。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德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均是如此。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做法是学生或者学徒在企业与学校之间交替进行培训与学习,即工学交替、半工半读,也称为学中做、做中学。
(一)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基础是校企合作
这种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越是密切,就越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对学徒或者学生进行培养
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与根本目标。
(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是课程
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方向作用的课程在成为重要的实施抓手的同时,还成为联系企业师傅与职业院校教师的纽带。
(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支撑是学校及其教师、企业行业及其师傅的深度参与及对学徒的深入指导
1.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徒弟向师傅学习的时间
这既可以由二者约定时间进行,也可以由二者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等进行。
2.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培养方式
职业院校负责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则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二者交替进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学结合。
3.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不再是单纯地培养技术熟练的工人,而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要既有理论又有实际。
4.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学生的考核方式
由职业院校的教师、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师傅以及教育部门等多个主体共同进行考核。
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试点背景及试点情况概览
在我国现行的职教体制下,尽管职业院校的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是却存在着实际操作经验严重不足的缺憾,从而导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满足不了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虽然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年都要进行顶岗实习,但是由于在此过程中,企业毫无主导权,除了获得一点点廉价劳动力之外,别无所获,所以它们往往只重视对实习生的使用,而缺乏对实习生进行培养的积极性,因而导致实习生频繁跳槽等等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所有这些都成为培养新型技能人才的严重制约因素。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对于企业及行业参与职教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及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产教的进一步融合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需求和专业设置之间、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之间、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之间、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之间、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之间这五组无缝对接,使得过去那种实践和理论之间互相脱节,能力和知识之间彼此割裂,实际工作情境和教学场所之间相互分离的不利状况能够有非常大的改观,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质量进一步提高,技能及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得到进一步的创新。
以我国教育部文件《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印发及相应工作方案的制订为标志,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于2014年8月正式开始在我国进行试点工作。一年后的8月5日,我国首批165家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行业牵头及试点单位被教育部遴选出来。又过了两年,另有203家单位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我国教育部在遴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时,所遵循的工作程序主要有以下三步,即在单位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过省级推荐,最后要通过部级评议。
三、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试点工作,自2014年开始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四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数量持续增加,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还涌现出一大批可圈可点的试点成果。但与此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各界普遍缺乏最基本的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科学认识,进而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许多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个别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所取得的经验并不具有太大的推广价值
现在最为流行的所谓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试点经验,是企业应职业院校的要求安排若干师傅,由师傅对职业院校的学徒进行适当的指导。这种经验,并不是什么新鲜经验,究其实质,仍然属于对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以及冠名班级等等的修修补补、重新包装或者换个视角所进行的重新解读而已。当然,也有少数试点经验貌似很不一般,非常吸引眼球,其典型做法是:包括配备师资力量、设置课程以及招生、组织教学等等在内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企业都会全方位地介入,并通过承担学费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最终实现为企业定制所需员工的目的。但其实这类经验在实践中是无法复制的,从而也就不可能被推广开来。原因是上述经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院校至少要拥有以下两种特殊关系中的一种:一是其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才能获得政府的某项特殊政策,并进而将某个地区某个职业的人才供给权垄断在自己的手中;二是其与企业之间的特殊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就能将企业内部某类人才的供给权垄断在自己的手中。然而,这两种特殊关系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拥有的,恰恰相反,只有少数个别企业才有可能拥有,这就导致这些经验不能复制,也不具有推广价值。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种经验下的学徒制究其实质仍然属于传统学徒制的范畴,而不属于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因为这些企业在开展职业教育的過程中,并不是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只是为本企业量身定制员工而已,是私人性质的,根本不具有公共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