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特点阐述了小学新课改理念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基于此,笔者又以数学教学为例提出了和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根据学生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小学 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17-01
当前我国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部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改进,填鸭式教学法已彻底被时代遗弃。当前小学课改提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倡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其将来事业的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其求异思维的培养,譬如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总是把固有的解题思路教授给学生,很少启发学生从新颖的角度去思考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导致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不强。其它学科的教学也存在同样缺陷,不少教师教学时教本宣科,不注重引导启发学生,不善于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缺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不已,课堂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可见,小学新课改和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我国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笔者长年从事小学教育,现将针对小学课改进行相关探讨。
1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当前小学新课改理念强调: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观念,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学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学习上帮助学生,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理念打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见新课改理念大力倡导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希望借此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要在教学中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各科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用真诚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优等生要关爱有加,但不能过分溺爱,对后进生更应倍加爱护,千万不能歧视,否则此类学生将自暴自弃、彻底堕落,后果不堪设想。简而言之,对待学生不但要有真诚之心,更要体现公平之心。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在教学中能体现对学生的真诚态度和公平之心,将能令学生从内心接纳教师,最终获得“爱屋及乌”的教学效果,令学生对教师执教的科目产生浓厚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过分偏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过分强调自身权威,对知识点的讲解往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讲课时一言堂,民主氛围缺乏,不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令其思维发展受限。根据新课改理念这些陈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彻底摒弃,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怀有关爱之心,用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设温馨民主的教学情境,让教师从至高无上的指挥者变成学生的亲密朋友,让一言堂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合作交流的讨论会。
2 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为核心
在前言中已阐述小学各科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为核心。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求异思维的培养,对其将来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小学新课改理念也着重强调在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其求异思维。因此,当前小学各科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改思想,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大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譬如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开放题。对这些开放题,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将能极大促进其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开放题的训练,选用题目时难度要适中,易于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同时题目还应包含新颖元素,可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展示自己能力。譬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选用了如下例题:“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课外活动的有关情况”,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题目,首先教师可给学生留足了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交流,讨论主要针对三个问题进行:用什么样的数据来描绘本班课外活动的情况,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其理解用“调查“和“收集数据”的方式可描绘课外活动的状况。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调查的对象是什么呢?对此,很多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千万不要过早肯定或否定,否则将钳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此时,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后充分讨论,最终让其认识到样本的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结论。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上述解释和认识中可以推断出什么样的结论?大家能想办法从正反两面对上述数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论证吗?这一提问完全是开放式的,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其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及求异思维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能经常运用以上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定能激发其求异思维。小学其它科目的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作为核心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其运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法。
3 实施分层教学法
小学新课改理念强调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其接受的启发式教学法,不能实施陈腐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此观念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现代不少教育家认为:学生的性格、气质、特长、智商都是有着较大差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实施固定式的教学法,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法。对此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力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再认真研究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譬如对优等生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注重引导其自主获取知识;对中等生运用启发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注重发展其求异思维;而对后进生则应实施鼓励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用和蔼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对此类学生具体传授知识时应先用讲授法,在其基础有进步后再采用启发式教学。有些教师对后进生一开始就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启而不发的僵局。
4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小学教改活动和当前社会发展一脉相承,广大小学教师应深刻领悟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2).
[2] 邓敏.浅析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J].科技风,2009(10).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小学 课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17-01
当前我国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部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改进,填鸭式教学法已彻底被时代遗弃。当前小学课改提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倡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其将来事业的发展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教育过于注重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其求异思维的培养,譬如在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总是把固有的解题思路教授给学生,很少启发学生从新颖的角度去思考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从而导致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不强。其它学科的教学也存在同样缺陷,不少教师教学时教本宣科,不注重引导启发学生,不善于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缺乏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不已,课堂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可见,小学新课改和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我国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笔者长年从事小学教育,现将针对小学课改进行相关探讨。
1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当前小学新课改理念强调: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中,教师应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观念,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学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学习上帮助学生,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理念打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见新课改理念大力倡导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希望借此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而要在教学中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各科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用真诚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优等生要关爱有加,但不能过分溺爱,对后进生更应倍加爱护,千万不能歧视,否则此类学生将自暴自弃、彻底堕落,后果不堪设想。简而言之,对待学生不但要有真诚之心,更要体现公平之心。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在教学中能体现对学生的真诚态度和公平之心,将能令学生从内心接纳教师,最终获得“爱屋及乌”的教学效果,令学生对教师执教的科目产生浓厚兴趣。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过分偏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过分强调自身权威,对知识点的讲解往往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讲课时一言堂,民主氛围缺乏,不但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令其思维发展受限。根据新课改理念这些陈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彻底摒弃,在课堂上要对学生怀有关爱之心,用亲切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设温馨民主的教学情境,让教师从至高无上的指挥者变成学生的亲密朋友,让一言堂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合作交流的讨论会。
2 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为核心
在前言中已阐述小学各科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为核心。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求异思维的培养,对其将来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小学新课改理念也着重强调在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法,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其求异思维。因此,当前小学各科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改思想,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大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譬如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开放题。对这些开放题,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将能极大促进其求异思维的发展。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开放题的训练,选用题目时难度要适中,易于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同时题目还应包含新颖元素,可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展示自己能力。譬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教师可选用了如下例题:“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课外活动的有关情况”,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题目,首先教师可给学生留足了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交流,讨论主要针对三个问题进行:用什么样的数据来描绘本班课外活动的情况,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其理解用“调查“和“收集数据”的方式可描绘课外活动的状况。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调查的对象是什么呢?对此,很多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千万不要过早肯定或否定,否则将钳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此时,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后充分讨论,最终让其认识到样本的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结论。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上述解释和认识中可以推断出什么样的结论?大家能想办法从正反两面对上述数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论证吗?这一提问完全是开放式的,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其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及求异思维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能经常运用以上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定能激发其求异思维。小学其它科目的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作为核心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其运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法。
3 实施分层教学法
小学新课改理念强调须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其接受的启发式教学法,不能实施陈腐的“一刀切”教学模式。此观念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现代不少教育家认为:学生的性格、气质、特长、智商都是有着较大差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实施固定式的教学法,不能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法。对此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力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再认真研究教学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譬如对优等生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注重引导其自主获取知识;对中等生运用启发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注重发展其求异思维;而对后进生则应实施鼓励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用和蔼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对此类学生具体传授知识时应先用讲授法,在其基础有进步后再采用启发式教学。有些教师对后进生一开始就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导致启而不发的僵局。
4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环境下的小学教改活动和当前社会发展一脉相承,广大小学教师应深刻领悟新课改理念,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2).
[2] 邓敏.浅析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J].科技风,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