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负迁移是公认的导致汉语习得偏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如何有效克服文化负迁移对教学的影响,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出现的文化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讨论文化负迁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文化负迁移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看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潜藏的巨大商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使得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这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词汇的学习。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汇使用错误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汉语词汇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难以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国人受到自己母语文化负迁移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承载者。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相应的民族文化。汉语作为汉民族的语言,承载着汉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萨丕尔(E·Sapir)曾说过“语言背后包含着一定的东西,因此,语言必须依附于文化而存在……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他所服务的文化……”[1]。因此,不论是汉语词汇的教学还是学习,都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语言结构的学习,还需要学习其深厚的语言文化。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很多词汇除了常用的基本义外,还具有一些引申义,这是汉语词汇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这一类词一般以有典故的成语居多,例如“指鹿为马”,常常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就要求留学生在学习成语词汇的时候,除了记住该词的基本义,还要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而掌握该词汇的引申义,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交流中产生笑话。
二、文化负迁移的定义
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教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迁移”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将先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体会累积运用于学习新知识的一种过程[2]。而所谓“文化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ofCulture)”,是指本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来民族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矛盾或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并将母语文化的价值标准,错误地移植于异国文化中,从而造成交际障碍[3]。
三、文化负迁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影响
(一)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下出现发音错误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很多对外汉语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单独拼读一个字的时候,是可以很清晰的读出来字音的,但是当组合成词之后就无法准确读出这个词的语音。以尼日利亚的学生为例,在学习“爸”这个字的时候,是可以很清晰地读出来的“bà”的,但是当组词为“爸爸”时,学生常常会读成“pàpà”。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受到了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因为在尼日利亚学生的母语中,爸爸所对应的词的读法就是“pàpà”。因此学生就会对汉语的“爸爸”读成“pàpà”。
(二)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下无法正确书写汉语词汇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出现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明明已经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了,但是在每次听写生词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书写错误,尤其是词汇的书写顺序错误。以韩国留学生为例,在听写“命运”“粮食”“木材”等词时,学生常常会写成“运命”“食粮”和“材木”。这是因为在韩语当中,“命运”的写法发音就是“运命”、“粮食”和“食粮”是一样的意思,“木材”和“材木”的意思一样。学生之所以会将书写顺序颠倒就是因为受到了韩语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三)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下无法准学使用词汇进行造句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学生明明已经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但是在造句的过程中还是会造出错误的句子。
以韩国留学生为例,在讲解完“管理”这一词具有“经营、治理”的意思之后,留学生仍然会写出一些“你的皮肤管理得真好啊!”等错误得句子。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韩国留学生在使用“管理”进行造句的时候,受到了其自身的韩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因为“管理”一词在韩语中译为“??”,发音与“管理”类似,而在韩语中的意思是“保养,保健”的意思。汉语中的“保养皮肤”在韩语中则是“????”与汉语中的“皮肤管理”发音极其相似。韩国留学生在学习“管理”一词的过程中,由于两者的发音极其相似,因此,也就理所应当地认为用法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于是便将韩语中的用法迁移到了汉语词汇的用法中来了,由此造出了许多错误的句子。
四、如何克服文化負迁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克服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文化中来回穿梭,若想不受到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就必须学会使用目的语,即汉语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思考和交际。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尽量都使用汉语,减少中介语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进而减少学生母语文化负迁移对学习的影响。
(二)加大词汇量和练习量,切实地提高汉语的应用能力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当中,尽可能地加大学生对新词的练习量,使学生在大量的应用练习中逐渐掌握该词的使用方法和相应的适用语境,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从而进一步减少学生受到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干扰。
(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文化差异对比法进行教学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事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调查,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汉语文化同学生的母语文化进行差异对比,重点强调二者的差异之处,进而加深学生对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减少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
[2]张芬.英汉偶合对英语教学中正迁移的启示[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3).
[3]刑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89.
作者简介:李文佳(1988-),女,汉族,沈阳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沈阳城市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文化负迁移
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看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潜藏的巨大商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使得全球掀起了一股“汉语热”。这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词汇的学习。外国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汇使用错误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汉语词汇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难以掌握,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国人受到自己母语文化负迁移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重点讨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主要体现者和承载者。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相应的民族文化。汉语作为汉民族的语言,承载着汉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萨丕尔(E·Sapir)曾说过“语言背后包含着一定的东西,因此,语言必须依附于文化而存在……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他所服务的文化……”[1]。因此,不论是汉语词汇的教学还是学习,都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语言结构的学习,还需要学习其深厚的语言文化。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有很多词汇除了常用的基本义外,还具有一些引申义,这是汉语词汇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这一类词一般以有典故的成语居多,例如“指鹿为马”,常常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就要求留学生在学习成语词汇的时候,除了记住该词的基本义,还要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而掌握该词汇的引申义,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交流中产生笑话。
二、文化负迁移的定义
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其实也是教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迁移”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将先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体会累积运用于学习新知识的一种过程[2]。而所谓“文化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ofCulture)”,是指本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来民族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矛盾或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以及思维方式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并将母语文化的价值标准,错误地移植于异国文化中,从而造成交际障碍[3]。
三、文化负迁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影响
(一)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下出现发音错误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很多对外汉语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单独拼读一个字的时候,是可以很清晰的读出来字音的,但是当组合成词之后就无法准确读出这个词的语音。以尼日利亚的学生为例,在学习“爸”这个字的时候,是可以很清晰地读出来的“bà”的,但是当组词为“爸爸”时,学生常常会读成“pàpà”。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受到了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因为在尼日利亚学生的母语中,爸爸所对应的词的读法就是“pàpà”。因此学生就会对汉语的“爸爸”读成“pàpà”。
(二)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下无法正确书写汉语词汇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当中,常常出现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明明已经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了,但是在每次听写生词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书写错误,尤其是词汇的书写顺序错误。以韩国留学生为例,在听写“命运”“粮食”“木材”等词时,学生常常会写成“运命”“食粮”和“材木”。这是因为在韩语当中,“命运”的写法发音就是“运命”、“粮食”和“食粮”是一样的意思,“木材”和“材木”的意思一样。学生之所以会将书写顺序颠倒就是因为受到了韩语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三)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下无法准学使用词汇进行造句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学生明明已经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但是在造句的过程中还是会造出错误的句子。
以韩国留学生为例,在讲解完“管理”这一词具有“经营、治理”的意思之后,留学生仍然会写出一些“你的皮肤管理得真好啊!”等错误得句子。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韩国留学生在使用“管理”进行造句的时候,受到了其自身的韩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因为“管理”一词在韩语中译为“??”,发音与“管理”类似,而在韩语中的意思是“保养,保健”的意思。汉语中的“保养皮肤”在韩语中则是“????”与汉语中的“皮肤管理”发音极其相似。韩国留学生在学习“管理”一词的过程中,由于两者的发音极其相似,因此,也就理所应当地认为用法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于是便将韩语中的用法迁移到了汉语词汇的用法中来了,由此造出了许多错误的句子。
四、如何克服文化負迁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运用汉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克服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文化中来回穿梭,若想不受到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就必须学会使用目的语,即汉语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思考和交际。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尽量都使用汉语,减少中介语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习惯,进而减少学生母语文化负迁移对学习的影响。
(二)加大词汇量和练习量,切实地提高汉语的应用能力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当中,尽可能地加大学生对新词的练习量,使学生在大量的应用练习中逐渐掌握该词的使用方法和相应的适用语境,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从而进一步减少学生受到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干扰。
(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文化差异对比法进行教学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事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调查,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汉语文化同学生的母语文化进行差异对比,重点强调二者的差异之处,进而加深学生对汉语词汇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减少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
[2]张芬.英汉偶合对英语教学中正迁移的启示[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3).
[3]刑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89.
作者简介:李文佳(1988-),女,汉族,沈阳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沈阳城市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