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晚,轮到我守护热线。
正月初一,富阳区心理咨询工作室,本来大家还在春节休假中。鉴于当下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领导通过微信群紧急通知,从初一下午开始,我们就取消假期,开通心理热线,14位心理咨询师主动报名,每天早中晚,轮流参与志愿服务。
“丁零零——丁零零——”
电话铃突然响起,划破周围的岑寂,也震得不设防的我浑身一颤,下意识瞄一眼电脑屏幕,6点39分。赶紧戴好耳机,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缓下来。
“你好!这里是……”
“你好,心理咨询室吗?我现在在家门口的车子里,我不敢回家,我也不想回家,我就想和你说说话!”一接通电话,女士就迫不及待地打断我按照常规流程该说的话。
自家门口,私家车里,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打电话。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我不由想到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比较火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车回家,到楼下不下车,在车上坐一会儿?
人到中年,拖家带口不容易。想到这儿,我耐心地鼓励她:“是的,这里是富阳区心理热线。我听着,你说吧——放心,我们工作有保密原则。”
“不知道你的孩子现在多大?哎——都说家里孩子是‘神兽’,我家也是。我儿子读初一,在学校很听老师话的,去年期末考试全校第一。但现在都在家里上网课,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家长都上班了,孩子哪有那么自觉的,作业么不认真,阅读么不肯打卡,说什么看书会看的,打卡是作秀,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大人还说不过他——哎呀,有时候火冒起来真想骂一顿打一顿!孩子是不是到了青春期叛逆期?为什么家长的话不听?巴不得早点开学住校!头痛啊!”这位妈妈竹筒倒豆子一样,一口气倒出自己的积蓄了多日的粒粒烦恼。
这些天,同事们群里也反馈,当下热线“亲子沟通”问题较多。这不,又来了一位与“神兽”共舞的妈妈。听着她无奈的语气,想着那求助的眼神,我和缓地接过话茬:“是的,我们都知道‘距离产生美’,今年突发的疫情,漫长的寒假,本来早就开学了,平常上学住校5天,周末回家两天,父母孩子亲密有度,就相安無事。现在,居家隔离封闭一个多月了,双方的各种‘美感’不断消失,甚至还变成了‘缺点’。”
“是啊,是啊,我多讲几句,就嫌弃我啰唆;我再说几句,就要和我吵起来。我毕竟是她妈妈啊,多说肯定是为了他好,怎么就不理解呢?”
“听你这么一说,我反而要恭喜你了。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有不同的规律。上学以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会发生微妙变化,孩子不再百依百顺,也就是说,孩子自己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12岁以后,孩子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判断能力,能够自己作决定。在这两个阶段,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定,这样会利于孩子的成长。你孩子现在的表现,恰恰证明他在独立成长,是好事情啊!”
“是好事情?我倒没有想到这个方面。”这位妈妈喃喃自语,似乎若有所思。
“在人际交往方面,孩子上学以后,对老师的权威性的服从会超过父母,大部分孩子会觉得老师说的是权威,像圣旨一样。你说你孩子期末考试能够考第一,说明孩子在学校很听老师的教导,学习很认真。”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并不总是听你的话,或者更听老师的话,你应该高兴,因为这表明孩子在逐渐长大。”
“哦,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呢?初一了,总觉得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是个孩子,你说得没错哦。不过,我们还要认识到他是个在成长变化的孩子。就像小燕子,总有长大张开翅膀飞出巢穴离开父母的一天,我们作为父母,无论心里多么的不情愿,但为了孩子的独立健康成长,我们都要慢慢减少对孩子的束缚,要信任、鼓励孩子,顺应孩子的变化,这样,我们的亲子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健康。”
“所以,妈妈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你说孩子的这‘逆反期’,也是在提醒我们,在低头也见,抬头也见,无处不见的家里,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特别是听你说,孩子在学校很崇拜老师,这点恰恰可以成为你在教养孩子时能借用之力。宅家停课不停学,你不妨试试,转述老师的短信、语音去要求孩子,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不至于总是唱反调,家长不至于总有挫败感。”
“哦,谢谢,谢谢!我心里其实压抑好几天了,现在哗啦啦发泄了一通,又听你这么多角度一说,我感觉心情也舒畅了很多,打算下车回家吃晚饭了。”
我笑了:“好的,多吃点,吃饱才有力气和熊孩子斗智斗勇。再见!”
7点15分,按下电话键,摘下耳机,感觉还有“嗡嗡嗡”在耳边回绕。
接下去,第二个来电“丁零零”,会在什么时候响起?
窗外,路灯们那橘红、橙黄的柔和灯光,装扮了岑寂的黑夜,照亮了夜归人回家的路……
责任编辑:黄艳秋
正月初一,富阳区心理咨询工作室,本来大家还在春节休假中。鉴于当下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领导通过微信群紧急通知,从初一下午开始,我们就取消假期,开通心理热线,14位心理咨询师主动报名,每天早中晚,轮流参与志愿服务。
“丁零零——丁零零——”
电话铃突然响起,划破周围的岑寂,也震得不设防的我浑身一颤,下意识瞄一眼电脑屏幕,6点39分。赶紧戴好耳机,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缓下来。
“你好!这里是……”
“你好,心理咨询室吗?我现在在家门口的车子里,我不敢回家,我也不想回家,我就想和你说说话!”一接通电话,女士就迫不及待地打断我按照常规流程该说的话。
自家门口,私家车里,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打电话。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我不由想到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比较火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车回家,到楼下不下车,在车上坐一会儿?
人到中年,拖家带口不容易。想到这儿,我耐心地鼓励她:“是的,这里是富阳区心理热线。我听着,你说吧——放心,我们工作有保密原则。”
“不知道你的孩子现在多大?哎——都说家里孩子是‘神兽’,我家也是。我儿子读初一,在学校很听老师话的,去年期末考试全校第一。但现在都在家里上网课,这么长时间了,我们家长都上班了,孩子哪有那么自觉的,作业么不认真,阅读么不肯打卡,说什么看书会看的,打卡是作秀,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大人还说不过他——哎呀,有时候火冒起来真想骂一顿打一顿!孩子是不是到了青春期叛逆期?为什么家长的话不听?巴不得早点开学住校!头痛啊!”这位妈妈竹筒倒豆子一样,一口气倒出自己的积蓄了多日的粒粒烦恼。
这些天,同事们群里也反馈,当下热线“亲子沟通”问题较多。这不,又来了一位与“神兽”共舞的妈妈。听着她无奈的语气,想着那求助的眼神,我和缓地接过话茬:“是的,我们都知道‘距离产生美’,今年突发的疫情,漫长的寒假,本来早就开学了,平常上学住校5天,周末回家两天,父母孩子亲密有度,就相安無事。现在,居家隔离封闭一个多月了,双方的各种‘美感’不断消失,甚至还变成了‘缺点’。”
“是啊,是啊,我多讲几句,就嫌弃我啰唆;我再说几句,就要和我吵起来。我毕竟是她妈妈啊,多说肯定是为了他好,怎么就不理解呢?”
“听你这么一说,我反而要恭喜你了。孩子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有不同的规律。上学以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会发生微妙变化,孩子不再百依百顺,也就是说,孩子自己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12岁以后,孩子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判断能力,能够自己作决定。在这两个阶段,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定,这样会利于孩子的成长。你孩子现在的表现,恰恰证明他在独立成长,是好事情啊!”
“是好事情?我倒没有想到这个方面。”这位妈妈喃喃自语,似乎若有所思。
“在人际交往方面,孩子上学以后,对老师的权威性的服从会超过父母,大部分孩子会觉得老师说的是权威,像圣旨一样。你说你孩子期末考试能够考第一,说明孩子在学校很听老师的教导,学习很认真。”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并不总是听你的话,或者更听老师的话,你应该高兴,因为这表明孩子在逐渐长大。”
“哦,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呢?初一了,总觉得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是个孩子,你说得没错哦。不过,我们还要认识到他是个在成长变化的孩子。就像小燕子,总有长大张开翅膀飞出巢穴离开父母的一天,我们作为父母,无论心里多么的不情愿,但为了孩子的独立健康成长,我们都要慢慢减少对孩子的束缚,要信任、鼓励孩子,顺应孩子的变化,这样,我们的亲子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健康。”
“所以,妈妈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你说孩子的这‘逆反期’,也是在提醒我们,在低头也见,抬头也见,无处不见的家里,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特别是听你说,孩子在学校很崇拜老师,这点恰恰可以成为你在教养孩子时能借用之力。宅家停课不停学,你不妨试试,转述老师的短信、语音去要求孩子,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不至于总是唱反调,家长不至于总有挫败感。”
“哦,谢谢,谢谢!我心里其实压抑好几天了,现在哗啦啦发泄了一通,又听你这么多角度一说,我感觉心情也舒畅了很多,打算下车回家吃晚饭了。”
我笑了:“好的,多吃点,吃饱才有力气和熊孩子斗智斗勇。再见!”
7点15分,按下电话键,摘下耳机,感觉还有“嗡嗡嗡”在耳边回绕。
接下去,第二个来电“丁零零”,会在什么时候响起?
窗外,路灯们那橘红、橙黄的柔和灯光,装扮了岑寂的黑夜,照亮了夜归人回家的路……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