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养成终身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一、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1、大部分中学分布在农村,学生面较广,对体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的人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有的人认为,即使体育好也没有什么用,身体锻不锻炼效果差不多。这样,在体育课堂和活动中对自己就不能严格要求,往往敷衍了事,难以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教学内容枯燥、陈旧,组织形式单一。一些教师教学手段、方法呆板,教师讲课态度粗暴简单,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了。
3、有些学生身体条件不好,体育基础差。这样的学生学习体育感到困难,难以完成教学要求,因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自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4、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有些学生怕苦、怕累、怕脏,或者曾经在体育活动中受过伤,因而缺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要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锻炼效果的提高,必须进行大量的身体炼习,出力流汗,必须克服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障碍。如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教育和诱导,增强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认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如采用课堂讲授,举办讲座,利用广电讲座、多媒体教学、小型球类联赛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不仅能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而且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坚毅果断、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的道德规范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民族强盛的基础,它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的功能的目的等,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体育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多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这些项目技术性较强,学生练习起来枯燥且难以掌握,伤害了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应选择易学易练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武术、健美操、踢键子、跳绳等,并且要注意将一些竞技项目娱乐化,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修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采用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学习的欲望。要合理运用游戏法、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坚持“启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丰富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体育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素养和个人心理倾向等多方面的差异,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形式。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体育好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简单而“吃不饱”,另一部分体育较差的学生因怕出现失误被别人笑话、被老师指责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的教学,将“两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育兴趣的培养。
总之,在各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我们必须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一、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1、大部分中学分布在农村,学生面较广,对体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的人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有的人认为,即使体育好也没有什么用,身体锻不锻炼效果差不多。这样,在体育课堂和活动中对自己就不能严格要求,往往敷衍了事,难以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教学内容枯燥、陈旧,组织形式单一。一些教师教学手段、方法呆板,教师讲课态度粗暴简单,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了。
3、有些学生身体条件不好,体育基础差。这样的学生学习体育感到困难,难以完成教学要求,因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自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4、缺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有些学生怕苦、怕累、怕脏,或者曾经在体育活动中受过伤,因而缺乏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要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锻炼效果的提高,必须进行大量的身体炼习,出力流汗,必须克服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障碍。如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教育和诱导,增强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认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如采用课堂讲授,举办讲座,利用广电讲座、多媒体教学、小型球类联赛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不仅能发展身体,增进健康,而且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坚毅果断、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的道德规范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健康的体魄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民族强盛的基础,它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的功能的目的等,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体育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竞技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多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这些项目技术性较强,学生练习起来枯燥且难以掌握,伤害了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积极性。我们应选择易学易练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武术、健美操、踢键子、跳绳等,并且要注意将一些竞技项目娱乐化,要强调健身性、娱乐性、修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采用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学习的欲望。要合理运用游戏法、竞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坚持“启示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丰富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体育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素养和个人心理倾向等多方面的差异,积极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形式。这样,就可以避免部分体育好的学生因教学内容简单而“吃不饱”,另一部分体育较差的学生因怕出现失误被别人笑话、被老师指责而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的教学,将“两类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育兴趣的培养。
总之,在各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我们必须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