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是人们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缺乏自信,学生不可能主动学习,也更谈不上创新发现。新课程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生活,愉快地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国家“九五”课题——《沿海发达地区中学生素质目标体系的研究》,从深圳、厦门、南宁、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学校中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自信心很强的学生不足30%,没有信心或说不清楚的却占到40%。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信心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将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探讨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人才观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传统理论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并不只是那些学业上优秀的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在语言和逻辑数理方面缺乏天赋,但在其他方面极具潜能。教师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就完全否定一个学生,甚至鄙视、嘲讽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能力、性格和爱好,并且坚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在他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具有一种能量,它能让学生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尊、自信。这种积极的情感甚至会改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他们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尊敬和信任上。
二、不同教学阶段,坚持积极的评价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肯定。教师应该在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积极的评价,不断地给学生传递“你能行”的信念。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绩要“如数家珍”,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她们在学习上和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并热情地给予表扬,保持他们学习的信心。
在期末考试、一模考试、中考等大型考试之前,学生往往心里没底缺乏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进步,协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巩固考试的信心。在对平时的单元测试卷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试卷上写下三个分数:实际得分、失误丢分和真实水平。在大考前,教师和学生把前几次考试的三个分数试卷合在一起分析。学生会发现,只要自己调整心态,减少失误,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每个人都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三、创造活动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信心的建立不能光靠口头的鼓励,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简单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增加课堂提问的比例。如果学生意识到教师会给自己合适的机会回答问题,他们就会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在认真听课并成功回答问题之后,学生的信心将进一步加强。在习题课上,教师可以让做对的同学给全班讲题,尤其是当这道题只有一位同学做对时,让这位同学讲题将会极大地鼓励这位同学的信心。 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创造“悬疑”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会见到类似实验探究这样的难题,在难题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当“小老师”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先自己认真准备一道难题,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向教师讲解解题思路,最后再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讲解。每一位学生都会有1~2次机会给全班同学讲题,经过“独立思考→老师指导→全班展示”这个过程,大部分学生都能成功完成讲题的任务,从而增强解难题的信心。
四、利用小組合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竞争能够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可以在为小组争夺荣誉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分组前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小组由不同程度的3~4名学生组成。为了鼓励组内程度最差的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规则:C层学生答对问题可以给小组加3分,而B层和A层学生答题仅加2分和1分。这样组内程度好的同学更愿意帮助程度差的同学,同时程度差的同学有机会为小组挣到分而感到骄傲。
五、精心设计作业,在作业中寻找自信
作业是对学生一天学习效果的反馈,如果学生每天都能从作业中获得一点信心,他们学习的信心自然会与日俱增。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两个原则:首先作业要有针对性,即所布置的作业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使学生感觉到上课认真学习就可以成功地、顺利地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其次,作业难度要适中,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程度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较难的选做题,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对学困生则可以适当删除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题目,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作业完成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可以在作业本上贴上一些小贴画作为鼓励,并定期对获得小贴画多的同学进行全班的表扬,保持他们学习的信心。
对于学困生的作业,教师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在解答他们做错的题目时,不能直接告诉题目答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在作业讲评时,可以让学困生给全班讲题,一是检验面批的效果,二是可以树立后进生学习的信心。
放弃一个学生对于教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学生家长而言,却意味着失去了希望。教师肩负着社会的期待和责任。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运用灵活高效的课堂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人才观
传统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传统理论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教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并不只是那些学业上优秀的学生。有的学生可能在语言和逻辑数理方面缺乏天赋,但在其他方面极具潜能。教师没有必要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就完全否定一个学生,甚至鄙视、嘲讽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能力、性格和爱好,并且坚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在他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具有一种能量,它能让学生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自我价值,变得自尊、自信。这种积极的情感甚至会改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他们会把这种情感迁移到对自己和他人的尊敬和信任上。
二、不同教学阶段,坚持积极的评价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肯定。教师应该在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积极的评价,不断地给学生传递“你能行”的信念。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成绩要“如数家珍”,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她们在学习上和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并热情地给予表扬,保持他们学习的信心。
在期末考试、一模考试、中考等大型考试之前,学生往往心里没底缺乏信心。教师可以通过客观分析学生的进步,协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巩固考试的信心。在对平时的单元测试卷进行分析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试卷上写下三个分数:实际得分、失误丢分和真实水平。在大考前,教师和学生把前几次考试的三个分数试卷合在一起分析。学生会发现,只要自己调整心态,减少失误,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每个人都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三、创造活动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信心的建立不能光靠口头的鼓励,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于简单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增加课堂提问的比例。如果学生意识到教师会给自己合适的机会回答问题,他们就会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在认真听课并成功回答问题之后,学生的信心将进一步加强。在习题课上,教师可以让做对的同学给全班讲题,尤其是当这道题只有一位同学做对时,让这位同学讲题将会极大地鼓励这位同学的信心。 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化学实验创造“悬疑”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中考复习阶段,学生会见到类似实验探究这样的难题,在难题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当“小老师”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先自己认真准备一道难题,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向教师讲解解题思路,最后再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讲解。每一位学生都会有1~2次机会给全班同学讲题,经过“独立思考→老师指导→全班展示”这个过程,大部分学生都能成功完成讲题的任务,从而增强解难题的信心。
四、利用小組合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竞争能够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和刺激性。以小组为单位的竞争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可以在为小组争夺荣誉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价值。分组前教师可以把学生按照成绩分为A、B、C三个层次,每个小组由不同程度的3~4名学生组成。为了鼓励组内程度最差的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规则:C层学生答对问题可以给小组加3分,而B层和A层学生答题仅加2分和1分。这样组内程度好的同学更愿意帮助程度差的同学,同时程度差的同学有机会为小组挣到分而感到骄傲。
五、精心设计作业,在作业中寻找自信
作业是对学生一天学习效果的反馈,如果学生每天都能从作业中获得一点信心,他们学习的信心自然会与日俱增。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循两个原则:首先作业要有针对性,即所布置的作业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使学生感觉到上课认真学习就可以成功地、顺利地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其次,作业难度要适中,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程度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较难的选做题,激发他们学习的斗志;对学困生则可以适当删除一些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题目,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作业完成得好或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可以在作业本上贴上一些小贴画作为鼓励,并定期对获得小贴画多的同学进行全班的表扬,保持他们学习的信心。
对于学困生的作业,教师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在解答他们做错的题目时,不能直接告诉题目答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在作业讲评时,可以让学困生给全班讲题,一是检验面批的效果,二是可以树立后进生学习的信心。
放弃一个学生对于教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学生家长而言,却意味着失去了希望。教师肩负着社会的期待和责任。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运用灵活高效的课堂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