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陈那、法称量论因明学比量观探微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关于人类认知基本类型的确认,一如笛卡尔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中将其约化至最小分类为直观与演绎两种,若从东方佛教逻辑亦即量论因明来看,即是现量与比量。虽然演绎或比量在人类认知进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但其内在构造所关的诸多问题,绝非自身所能解决,必回溯到其来源亦即作为直观的现量,若从深层学理向度而言,即是要从"量论哲学""因明哲学"的层面才能真正勘透演绎或比量的内在本质,由是才能真正弄清其地位与价值。从比量的词源入手,细密探讨其与现量的内在关联,并对陈那、
其他文献
立足于"启蒙"和"革命"视野,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理所当然被置于革命/启蒙话语的"开端"位置,被赋予反封建和改造国民性的"起源"意义。但如果从中国现代性的"乡愁"
有关企业文件、制品和设备彩色装饰的建议逐步得到推广。只有激光印刷品是单色。其他所有信息显示手段都有丰富的色彩。Windows彩色装置进入了文本处理。用户只需准确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