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主题范围内,教师围绕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问题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便是将这种对话不断深入,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过程。
一、层层递进,渐入佳境
《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大意是,善于提问的老师提问时就像要伐下坚硬的树木,先从容易的部分开始,然后再伐它坚硬的枝节,等到一定的时候,树木就会迎刃而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接受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串”时不妨采取逐层深入的方法,一些比较艰深的主题从浅易的问题入手。教学贾平凹散文《月迹》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月迹”吗?2.文中的孩子们分别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怎样的月迹?3.哪里的月迹最令你喜爱?试赏析语句。4.孩子们所追寻的月亮是美的化身,美丽的月亮还象征着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串,让学生抓住“月迹”这一特殊景物,把握文章线索,由外在具体的月亮形象逐层深入去探寻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二、多个角度,殊途同归
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多角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也利于学生具体全面地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短衣主顾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2.长衫主顾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3.酒店伙计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4.邻舍孩子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组并列式的问题串,让学生从孔乙己周围不同人物的角度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可怜的人物。接下来,再分别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鲁迅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2.你我眼中的孔乙己又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细细品读后又跳出文本挖掘出文本更深广的意义:孔乙己是一个被社会凉薄的苦人,作者呼唤人性中善良的回归。
在教学整篇课文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串,在解决课堂教学中一个小问题时亦可运用此法。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文本语言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串:1.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2.请从远近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3.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语言。将赏析语言的角度一一罗列,给了学生学习的支架,让学生对赏析语言的方法了如指掌,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三、由果索因,逆向思维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将原认为是结果的因素作为原因去思考,把原以为是原因的因素作为结果去研究,这便是因果逆向思维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设计一组问题串,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以教学季羡林的散文《幽径悲剧》为例,教者从文章结尾的“悲剧”切入,设计以下一组问题串:1.“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中发生了怎样的悲剧?2.是谁制造了这样的悲剧?3.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这样一组由果索因的问题串的设计在教学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由文中的悲剧是古藤萝被毁出发,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有的同学探究出直接原因——愚氓灭美,有的同学探究出深层原因——社会呼唤真善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堂探究氛围很浓。最后“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更是激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运用因果逆向的思维形式设计出的问题串符合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揭示矛盾,看得真切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之间的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矛盾有其自身的规律,最根本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将矛盾分析法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思辨色彩。一位老师在教学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时巧妙抓住学生对文章情感理解的差异性设计如下问题: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2.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反映出作者童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在学生简单概括这篇文字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这两件小事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同学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是苦的,更多的同学则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是乐的,苦与乐成为本文教学的一对矛盾。教者适时抓住契机,继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有苦有乐,哪一种感受更深刻一些呢?充分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设计问题,学生结合文本经过讨论后终于明白:作者童年的生活是苦中作乐。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柳叶儿》这篇文字中,作者童年生活的苦与乐便是推动文章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初读《柳叶儿》,大多数学生读出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结尾处“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让学生在“苦”与“乐”的思维碰撞中真正懂得:作者童年的那段岁月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是倍觉苦涩的,快乐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具体表现。抓住文本的主要矛盾,深入挖掘,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设计一组问题串,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五、合理想象,另辟天地
想象是人们对已形成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想象的原理设计问题串,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从文章结尾处“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入手,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的情境是:菲利浦一家在圣玛洛船上恰好遇见了于勒。接下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串:1.于勒当时的装扮会是怎样的?2.菲利浦先生又会有怎样的神态反映呢?3.菲利浦太太会说些怎样的话呢?4.约瑟夫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5.二姐夫会有怎样的反映呢?这样的一组问题串虽是从想象的角度设置问题,但问题的答案都需要通过认真研读文本方能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让想象的内容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六、将错就错,错出精彩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抓住学生课堂上的出错处设计问题串,有效追问,亦能成就一番精彩。教学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时在解决“这首小令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这一问题时,有学生答到“小桥流水人家”,此景实为想象之景,作者并未亲眼看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变换教学流程,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串:1.“小桥流水人家”是何地之景,有何特点?2.“枯藤老树昏鸦”又是何地之景,有何特点?3.这两类景物中作者更为喜爱的是哪一类景物?4.作者为何产生这种偏好?这样的一组问题串从学生课堂回答的出错处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文本的欲望,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样的问题串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品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用“问题串”,善用“问题串”,用好“问题串”,定会开拓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一、层层递进,渐入佳境
《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大意是,善于提问的老师提问时就像要伐下坚硬的树木,先从容易的部分开始,然后再伐它坚硬的枝节,等到一定的时候,树木就会迎刃而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接受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串”时不妨采取逐层深入的方法,一些比较艰深的主题从浅易的问题入手。教学贾平凹散文《月迹》时,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月迹”吗?2.文中的孩子们分别在哪些地方发现了怎样的月迹?3.哪里的月迹最令你喜爱?试赏析语句。4.孩子们所追寻的月亮是美的化身,美丽的月亮还象征着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串,让学生抓住“月迹”这一特殊景物,把握文章线索,由外在具体的月亮形象逐层深入去探寻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二、多个角度,殊途同归
新《课标》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多角度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也利于学生具体全面地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短衣主顾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2.长衫主顾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3.酒店伙计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4.邻舍孩子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组并列式的问题串,让学生从孔乙己周围不同人物的角度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可怜的人物。接下来,再分别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鲁迅眼中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2.你我眼中的孔乙己又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细细品读后又跳出文本挖掘出文本更深广的意义:孔乙己是一个被社会凉薄的苦人,作者呼唤人性中善良的回归。
在教学整篇课文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串,在解决课堂教学中一个小问题时亦可运用此法。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赏析文本语言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串:1.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2.请从远近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3.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语言;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语言。将赏析语言的角度一一罗列,给了学生学习的支架,让学生对赏析语言的方法了如指掌,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三、由果索因,逆向思维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将原认为是结果的因素作为原因去思考,把原以为是原因的因素作为结果去研究,这便是因果逆向思维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设计一组问题串,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以教学季羡林的散文《幽径悲剧》为例,教者从文章结尾的“悲剧”切入,设计以下一组问题串:1.“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中发生了怎样的悲剧?2.是谁制造了这样的悲剧?3.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这样一组由果索因的问题串的设计在教学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由文中的悲剧是古藤萝被毁出发,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有的同学探究出直接原因——愚氓灭美,有的同学探究出深层原因——社会呼唤真善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堂探究氛围很浓。最后“这样的悲剧可以避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更是激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运用因果逆向的思维形式设计出的问题串符合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揭示矛盾,看得真切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之间的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矛盾有其自身的规律,最根本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将矛盾分析法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思辨色彩。一位老师在教学宋学孟的散文《柳叶儿》时巧妙抓住学生对文章情感理解的差异性设计如下问题: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2.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反映出作者童年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在学生简单概括这篇文字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这两件小事后,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同学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是苦的,更多的同学则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是乐的,苦与乐成为本文教学的一对矛盾。教者适时抓住契机,继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认为作者童年的生活有苦有乐,哪一种感受更深刻一些呢?充分抓住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设计问题,学生结合文本经过讨论后终于明白:作者童年的生活是苦中作乐。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柳叶儿》这篇文字中,作者童年生活的苦与乐便是推动文章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初读《柳叶儿》,大多数学生读出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结尾处“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让学生在“苦”与“乐”的思维碰撞中真正懂得:作者童年的那段岁月至今回忆起来依然是倍觉苦涩的,快乐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具体表现。抓住文本的主要矛盾,深入挖掘,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设计一组问题串,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五、合理想象,另辟天地
想象是人们对已形成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想象的原理设计问题串,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从文章结尾处“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入手,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的情境是:菲利浦一家在圣玛洛船上恰好遇见了于勒。接下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串:1.于勒当时的装扮会是怎样的?2.菲利浦先生又会有怎样的神态反映呢?3.菲利浦太太会说些怎样的话呢?4.约瑟夫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5.二姐夫会有怎样的反映呢?这样的一组问题串虽是从想象的角度设置问题,但问题的答案都需要通过认真研读文本方能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让想象的内容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六、将错就错,错出精彩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抓住学生课堂上的出错处设计问题串,有效追问,亦能成就一番精彩。教学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时在解决“这首小令中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这一问题时,有学生答到“小桥流水人家”,此景实为想象之景,作者并未亲眼看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变换教学流程,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串:1.“小桥流水人家”是何地之景,有何特点?2.“枯藤老树昏鸦”又是何地之景,有何特点?3.这两类景物中作者更为喜爱的是哪一类景物?4.作者为何产生这种偏好?这样的一组问题串从学生课堂回答的出错处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文本的欲望,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样的问题串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品质。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用“问题串”,善用“问题串”,用好“问题串”,定会开拓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