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史料实证是2017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将其概念界定为“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同时提出关于“史料实证”的四个水平层次,为历史教师的一线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出于教师自身教研水平的差异和跟风潮流,大量未经甄别的史料、史论被直接运用到教学中,出现了“以论带史”和伪“学生生成”现象,“史料实证”素养的“实证过程”被忽略。基于此种现象,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当地的乡土历史资源,让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入手培养史料实证素养,切实的感受历史,形成对历史的自我认识。本文便以“抗日战争”为例,将封开乡土历史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谈谈“史料实证”素养的水平达成。
【关键词】 史料实证 乡土历史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68-020
一、挖掘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史料搜辨能力
史料的搜辨能力是“史料实证”的最初级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能够围绕研究的问题搜集史料,判断史料价值,提取史料信息,建立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因为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历史是一门注重推理和论证的学科,而史料便是推理和论证的依据。
现行历史教材无论哪个版本都因为篇幅和排版的限制,史料呈现单一化或直观化。即便是遵循三次序材料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材料进行论证,也只是学生根据材料运用专家既成的观点对史论进行佐证,固化了学生的意识:这是权威者的观点,我们还能对此有疑问吗?而且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主体参与意识也不能体现。显然,这不是我们的历史核心素养所乐见的。但是将乡土历史材料引入课堂,不仅能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还能从搜辨史料中增强“论从史出”的信度。
在岳麓版教材中,《抗日战争》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解读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日军的罪行,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激发学生民族意识;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掌握史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意义。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只在小字部分用了三段文字简短的介绍日军的细菌战,毒气战。可是时代疏远,单凭冰冷的文字难以引起学生对日军罪行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访被誉为封开历史文化“活化石”陈楚源,从他的口中了解封开抗战的故事;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的档案资料,展开“寻找封开抗日战争足迹”的社会实践调查。大多数同学通过调查搜集,零散的掌握了一部分封开抗战的事迹,尤其是借助2018年轰动封开,学生也极其熟知的一则事件:
【片段一】搜狐新闻网,2018年12月06日
2018年12月4日,在封开发现一枚侵华日军未引爆的航空炮弹。据县博物馆资料记载,从1937年12月至1944年8月,日军对封川、开建实施轰炸达74架次,投下炸弹226枚,炸毁房屋490多间,伤亡349人。
学生调查的过程就是对史料搜集能力的培养,整理加工就是对有价值史料的判断甄别,最终提取有效信息。通过这些乡土历史史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搜辨能力,使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更好达成,而且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深刻理解到“历史就在身边”,不是教科书上生硬的文字,也不是专家的权威之言,是可以通过触摸而被感知。
二、 提取乡土历史资源,形成历史重构认识
搜集辨别史料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形成对历史知识的重新建构。台湾东吴大学林慈淑教授指出:“历史知识是被建构出来的”,主张“历史要摆脱‘背科’的阴影,彰显它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的关照世界的方式,则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得有机会去体验历史学家如何思考和论证。”因此,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情境,通过史料来建构历史。尤其是学生自我呈现的二次序史料,能激发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强化对历史的理解,建立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
对于十四年的抗战历史,单从教材简短的篇幅和生硬的介绍,学生难以从结论性的文字中理解这段历史的特殊性和对中国人民的意义,便无法达成对抗战历史的建构。因此,结合封开县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下面几则史料:
【片段二】《封开县志》,1997年,551页
材料1:日本侵略军从1939年冬至1944年秋,屡次空袭封川、开建两县县城及江口等居民集居点,两天、三天一次或一日多次不等……城西西安西和乡联立小学,一连中弹11枚,校舍及设备全部炸毁;城东连茅岭有农民放牛,也遭扫射及投弹轰炸。
材料2:1944年秋.日军窜犯县境。9月15日晚上,日军路过长安; 23日上午10时,攻占江口; 24日上午8时,攻占封川; 25日日军主力人侵封川县城,封川宣告沦陷,县政府迁往上总乡(今莲都)蝶骨岩。封川江口一带论陷后,日伪在该地区设“维持会”。
鉴于学生已经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部分封开抗战历史,教师再引用以上片段,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日军对我们封开人民造成的伤害。细菌战、毒气战离我们比较遥远,但那些熟悉的城镇、乡村、校舍却近在咫尺。历史会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历史的痕迹就在我们身边,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痕迹和片段整合起来,一幕幕清晰的画面便呈现在眼前,这便是历史的建构,历史的真实感。
三、举证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史料互证素养
史料互证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围绕研究的问题建立全面和科学的阐释。它是在基于“论从史出”和“孤立不证”的原则下,要求学生从多种史料对比中得出科学全面的历史认识。在岳麓版的教材中,虽然描述了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但对于远离战争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大量现行的史料也多是围绕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论述,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全民族的抗战指的就是国共两党的抗战。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全面的,必须借助于其他史料对其佐证,所以我们针对这一片面认识做如下处理:
【片段三】 《封开县志》,1997年,551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封川、开建两县各阶层群众,捐献日用品慰劳前方抗日将士;青年学生慰间信,激励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中央西江特委派共产党员李镇靖等到封川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教亡活动。1944年,徐儒華等人到封川县七星山区的白石坑、筋竹坪”一带,发动组织以黎珠等人为骨干的农民武装抗日小分队……1945年3月,封川县汉奸欧振球勾引日军侵扰渔涝一河儿口一带,封川县七总乡乡长兼团总欧鹤彭率领乡丁和群众数千人抵抗。
封开普通的民众对前线的支援,我们乡里的农民武装抗日小分队的顽强抵抗,共同铸就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全国各界各阶层、民间团体,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洪流,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通过对学者观点的反思到自我构建合理性的认识,从单一的史料证明到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互证,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史料互证素养,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究思考中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全面客观认识。这便是“史料实证”中“互证素养”的达成。
乡土历史因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密感,在触摸中形成自我感受,架起了沟通历史和教材的桥梁。从乡土历史资源入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史热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更使学生在体验、质疑、感悟中学会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学过程立足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最终使史料实证素养在历史教学中落地养成。
[ 参
【关键词】 史料实证 乡土历史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68-020
一、挖掘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史料搜辨能力
史料的搜辨能力是“史料实证”的最初级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能够围绕研究的问题搜集史料,判断史料价值,提取史料信息,建立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因为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历史是一门注重推理和论证的学科,而史料便是推理和论证的依据。
现行历史教材无论哪个版本都因为篇幅和排版的限制,史料呈现单一化或直观化。即便是遵循三次序材料教学法,在课堂上运用材料进行论证,也只是学生根据材料运用专家既成的观点对史论进行佐证,固化了学生的意识:这是权威者的观点,我们还能对此有疑问吗?而且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主体参与意识也不能体现。显然,这不是我们的历史核心素养所乐见的。但是将乡土历史材料引入课堂,不仅能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还能从搜辨史料中增强“论从史出”的信度。
在岳麓版教材中,《抗日战争》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课。解读课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只是手段,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日军的罪行,使学生了解到中国人民曾经遭受的苦难,激发学生民族意识;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掌握史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意义。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只在小字部分用了三段文字简短的介绍日军的细菌战,毒气战。可是时代疏远,单凭冰冷的文字难以引起学生对日军罪行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设计这一教学内容时,我们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走访被誉为封开历史文化“活化石”陈楚源,从他的口中了解封开抗战的故事;借助图书馆博物馆的档案资料,展开“寻找封开抗日战争足迹”的社会实践调查。大多数同学通过调查搜集,零散的掌握了一部分封开抗战的事迹,尤其是借助2018年轰动封开,学生也极其熟知的一则事件:
【片段一】搜狐新闻网,2018年12月06日
2018年12月4日,在封开发现一枚侵华日军未引爆的航空炮弹。据县博物馆资料记载,从1937年12月至1944年8月,日军对封川、开建实施轰炸达74架次,投下炸弹226枚,炸毁房屋490多间,伤亡349人。
学生调查的过程就是对史料搜集能力的培养,整理加工就是对有价值史料的判断甄别,最终提取有效信息。通过这些乡土历史史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搜辨能力,使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更好达成,而且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深刻理解到“历史就在身边”,不是教科书上生硬的文字,也不是专家的权威之言,是可以通过触摸而被感知。
二、 提取乡土历史资源,形成历史重构认识
搜集辨别史料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形成对历史知识的重新建构。台湾东吴大学林慈淑教授指出:“历史知识是被建构出来的”,主张“历史要摆脱‘背科’的阴影,彰显它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特殊的关照世界的方式,则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得有机会去体验历史学家如何思考和论证。”因此,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情境,通过史料来建构历史。尤其是学生自我呈现的二次序史料,能激发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强化对历史的理解,建立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
对于十四年的抗战历史,单从教材简短的篇幅和生硬的介绍,学生难以从结论性的文字中理解这段历史的特殊性和对中国人民的意义,便无法达成对抗战历史的建构。因此,结合封开县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下面几则史料:
【片段二】《封开县志》,1997年,551页
材料1:日本侵略军从1939年冬至1944年秋,屡次空袭封川、开建两县县城及江口等居民集居点,两天、三天一次或一日多次不等……城西西安西和乡联立小学,一连中弹11枚,校舍及设备全部炸毁;城东连茅岭有农民放牛,也遭扫射及投弹轰炸。
材料2:1944年秋.日军窜犯县境。9月15日晚上,日军路过长安; 23日上午10时,攻占江口; 24日上午8时,攻占封川; 25日日军主力人侵封川县城,封川宣告沦陷,县政府迁往上总乡(今莲都)蝶骨岩。封川江口一带论陷后,日伪在该地区设“维持会”。
鉴于学生已经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部分封开抗战历史,教师再引用以上片段,能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日军对我们封开人民造成的伤害。细菌战、毒气战离我们比较遥远,但那些熟悉的城镇、乡村、校舍却近在咫尺。历史会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历史的痕迹就在我们身边,将这些支离破碎的痕迹和片段整合起来,一幕幕清晰的画面便呈现在眼前,这便是历史的建构,历史的真实感。
三、举证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史料互证素养
史料互证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围绕研究的问题建立全面和科学的阐释。它是在基于“论从史出”和“孤立不证”的原则下,要求学生从多种史料对比中得出科学全面的历史认识。在岳麓版的教材中,虽然描述了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但对于远离战争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大量现行的史料也多是围绕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开论述,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全民族的抗战指的就是国共两党的抗战。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全面的,必须借助于其他史料对其佐证,所以我们针对这一片面认识做如下处理:
【片段三】 《封开县志》,1997年,551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封川、开建两县各阶层群众,捐献日用品慰劳前方抗日将士;青年学生慰间信,激励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中央西江特委派共产党员李镇靖等到封川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教亡活动。1944年,徐儒華等人到封川县七星山区的白石坑、筋竹坪”一带,发动组织以黎珠等人为骨干的农民武装抗日小分队……1945年3月,封川县汉奸欧振球勾引日军侵扰渔涝一河儿口一带,封川县七总乡乡长兼团总欧鹤彭率领乡丁和群众数千人抵抗。
封开普通的民众对前线的支援,我们乡里的农民武装抗日小分队的顽强抵抗,共同铸就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全国各界各阶层、民间团体,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洪流,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通过对学者观点的反思到自我构建合理性的认识,从单一的史料证明到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互证,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史料互证素养,帮助学生在独立探究思考中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全面客观认识。这便是“史料实证”中“互证素养”的达成。
乡土历史因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密感,在触摸中形成自我感受,架起了沟通历史和教材的桥梁。从乡土历史资源入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史热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更使学生在体验、质疑、感悟中学会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学过程立足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最终使史料实证素养在历史教学中落地养成。
[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