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束权力 规范行为 严格用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新规“禁令”,政治局常委以身作则,自上而下强力约束公权力,规范官员行为,严格选人用人,狠治部分公务员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公务员队伍渐感“为官不易”。 但公务员群体生态的嬗变,却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他们期待这些“禁令”早日成为真正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约束,让公职回归稳定、普通的职业。
背景:“官不聊生”和7000∶1
日前,有媒体刊发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文章,一名80后公务员自述辞职的心路历程:“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同时有媒体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随机抽取了100名公务员调查,结果有93名受访者表示“公务员不好当”,有的说“官不聊生”“准备离职”。
与此同时报考公务员依然火爆,2014“国考”最热职位的考录比高达7000∶1。道道“禁公令”之下,“机关”已然成为一座“围城”?
“选官”条例大修
一些公务员叫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太平官”“富裕官”不那么好当了。2013年至今,中央已先后出台15个与公务员工作生活相关的文件通知,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的多个方面。
1月15日晚间,长达11000余字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布后立即成为舆论焦点。在开篇的干部选任原则中,新《条例》将对官员品德操守的考察提升到首要位置,特别提出“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
值得关注的是,新修订条例,紧跟反腐新形势,比如“裸官”不得列为干部提拔考察对象,不得连续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首提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新修订条例还就防止“带病提拔”和“火箭升迁”作出新规定;扩大纪检部门和巡视机构在干部选任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保障干部选任合法合规,也能严把选任干部的“清廉关”。
“吐槽年代”,“当官”不易
不仅部分公务员对自己这个职业不甚满意,社会公众也对公务员群体颇有微辞,两个群体的纠结点都落脚在了公务员的待遇上。社会公众觉得公务员权力大、福利待遇好,还有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而公务员则觉得,随着一个又一个禁令的出台,不仅“公务员不好当了”,自己的待遇也越来越低了,生活变得越来越“紧缩”了。面对一些公务员叫苦,有些人报以同情,有些人则给予调侃,称其是“得了便宜撒娇”的“矫情”。
在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的年代,人们却对公务员这个行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这是因为少数公务员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给公务员声誉带来很坏的影响。因此只要一提到公务员,有人总要与社会不公平、腐败分子联系到一起。
而行政效率低下、三公浪费严重,则让民众抱怨。新闻媒体屡屡曝光的“办事难”,一个证件要跑十几趟,公务员队伍机构庞大,官员冗多,一个三线中小城市一个市长配十几个分管副市长。
须知,即便除去灰色收入,当下公务员也远没到需要向蓝领工人叫苦的境地。2012年,一个月工资2500元的“困惑的小公务员”给绵阳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写了封信,表达了底层公务员关于职业理想的困境,张锦明在回信中开导对方:“你的工资接近全省平均数,是我的一半多,你的工龄是1年,而我的工龄是38年,你叫我情何以堪?”
而许多公务员面对社会公众的抱怨,则是有苦说不出。绝大多数公务员也和普通群众一样,真切地希望腐败分子得到惩处,公平正义得到彰显,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公务员,是不科学、不公平的。
好服务才能有好待遇
伴随着养老金改制并轨的序曲,有媒体报道称,调查显示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务员待遇较普通人高;也有文章称,拉平养老金待遇对公务员不公平,提出“养老待遇差,公务员队伍不好带,积极性和廉洁都会受到影响”。
公务员的退休金该不该比中国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水平高一点,这个话题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因就在于大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不用个人缴费,而养老金却远高于企业人员。近十年来,社会对“并轨”的呼声强烈。
在2003年之后,十七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十二五规划等多份统领全局的重要官方文件,甚至是公务员法,都把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写了进去。每年“两会”, “养老双轨制”是必然出现的热门话题。但先行一步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在5个试点省市进展并不明显。这使得决策部门对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改革更为谨慎,至今没有并轨时间表。
公务员的退休金待遇可否高于普通民众,公务员待遇是否高于普通阶层?其实观察此种待遇落差不能忽略廉政专家一再提及的基本的前提,譬如国家公职人员数量相对精简,不会过度膨胀;譬如公务员在位收入并不高,可观的退休金更是作为一种廉洁奖励而存在,如果任内有违法违纪举动,高额的退休金就会失之交臂。总而言之,先有强劲的权力约束、高效率的工作能力,然后才会有补偿式的高退休金。
转作风的“禁令年”重新厘清公务员的福利体系,获得民众高度肯定,也在逐步转变社会对公务员的看法,消减国人心中“升官发财”的成见。而当社会老龄化加剧,公务员人数众多、由国家财政承担的福利待遇及养老金,是公众看得见的分歧和断裂。要化解矛盾,就必须尽快找到养老金从“多轨”到“单轨”转变的有力路径,公众期待面向公职群体的监督和禁令更加全面和有力,更期待“禁令”早日成为真正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约束,让公职回归稳定、收入一般的普通职业,公权力得到真正的遏制。
相关链接
2013年以来出台的各项“禁令”:
1.不准公款宴请、不准聚餐、不收土特产
2.清退会员卡
3.禁新建楼堂馆所,办公用房面积不准超标
4.节俭办晚会,禁党政机关办晚会
5.禁公款送月饼、旅游、健身、高消费娱乐,禁以各种名义突击花钱
6.严控会议规格,禁在风景名胜区开会
7.禁公款印贺年卡
8.取消一般公务车
9.不准在企业兼职
10.禁公款送烟花
11.禁摊派报刊
12.不得超标准接待,禁鱼翅燕窝、高级烟酒
13.禁大办丧事
14.禁用公款支付烟草,公共场合禁烟
15.再次强调禁用公款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严查官商私人会所“密室政治”
16.北京、杭州关停部分公园私人会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新规“禁令”,政治局常委以身作则,自上而下强力约束公权力,规范官员行为,严格选人用人,狠治部分公务员违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公务员队伍渐感“为官不易”。 但公务员群体生态的嬗变,却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他们期待这些“禁令”早日成为真正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约束,让公职回归稳定、普通的职业。
背景:“官不聊生”和7000∶1
日前,有媒体刊发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等文章,一名80后公务员自述辞职的心路历程:“收入7年没涨,职级7年没变,能力是‘听话加写报告’。”同时有媒体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随机抽取了100名公务员调查,结果有93名受访者表示“公务员不好当”,有的说“官不聊生”“准备离职”。
与此同时报考公务员依然火爆,2014“国考”最热职位的考录比高达7000∶1。道道“禁公令”之下,“机关”已然成为一座“围城”?
“选官”条例大修
一些公务员叫苦,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太平官”“富裕官”不那么好当了。2013年至今,中央已先后出台15个与公务员工作生活相关的文件通知,涵盖了从“舌尖”到“车轮”、从月饼贺卡到烟花爆竹的多个方面。
1月15日晚间,长达11000余字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布后立即成为舆论焦点。在开篇的干部选任原则中,新《条例》将对官员品德操守的考察提升到首要位置,特别提出“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
值得关注的是,新修订条例,紧跟反腐新形势,比如“裸官”不得列为干部提拔考察对象,不得连续破格提拔,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首提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新修订条例还就防止“带病提拔”和“火箭升迁”作出新规定;扩大纪检部门和巡视机构在干部选任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保障干部选任合法合规,也能严把选任干部的“清廉关”。
“吐槽年代”,“当官”不易
不仅部分公务员对自己这个职业不甚满意,社会公众也对公务员群体颇有微辞,两个群体的纠结点都落脚在了公务员的待遇上。社会公众觉得公务员权力大、福利待遇好,还有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而公务员则觉得,随着一个又一个禁令的出台,不仅“公务员不好当了”,自己的待遇也越来越低了,生活变得越来越“紧缩”了。面对一些公务员叫苦,有些人报以同情,有些人则给予调侃,称其是“得了便宜撒娇”的“矫情”。
在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的年代,人们却对公务员这个行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这是因为少数公务员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违法乱纪,给公务员声誉带来很坏的影响。因此只要一提到公务员,有人总要与社会不公平、腐败分子联系到一起。
而行政效率低下、三公浪费严重,则让民众抱怨。新闻媒体屡屡曝光的“办事难”,一个证件要跑十几趟,公务员队伍机构庞大,官员冗多,一个三线中小城市一个市长配十几个分管副市长。
须知,即便除去灰色收入,当下公务员也远没到需要向蓝领工人叫苦的境地。2012年,一个月工资2500元的“困惑的小公务员”给绵阳市委副书记张锦明写了封信,表达了底层公务员关于职业理想的困境,张锦明在回信中开导对方:“你的工资接近全省平均数,是我的一半多,你的工龄是1年,而我的工龄是38年,你叫我情何以堪?”
而许多公务员面对社会公众的抱怨,则是有苦说不出。绝大多数公务员也和普通群众一样,真切地希望腐败分子得到惩处,公平正义得到彰显,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公务员,是不科学、不公平的。
好服务才能有好待遇
伴随着养老金改制并轨的序曲,有媒体报道称,调查显示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务员待遇较普通人高;也有文章称,拉平养老金待遇对公务员不公平,提出“养老待遇差,公务员队伍不好带,积极性和廉洁都会受到影响”。
公务员的退休金该不该比中国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水平高一点,这个话题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因就在于大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不用个人缴费,而养老金却远高于企业人员。近十年来,社会对“并轨”的呼声强烈。
在2003年之后,十七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十二五规划等多份统领全局的重要官方文件,甚至是公务员法,都把改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写了进去。每年“两会”, “养老双轨制”是必然出现的热门话题。但先行一步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在5个试点省市进展并不明显。这使得决策部门对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改革更为谨慎,至今没有并轨时间表。
公务员的退休金待遇可否高于普通民众,公务员待遇是否高于普通阶层?其实观察此种待遇落差不能忽略廉政专家一再提及的基本的前提,譬如国家公职人员数量相对精简,不会过度膨胀;譬如公务员在位收入并不高,可观的退休金更是作为一种廉洁奖励而存在,如果任内有违法违纪举动,高额的退休金就会失之交臂。总而言之,先有强劲的权力约束、高效率的工作能力,然后才会有补偿式的高退休金。
转作风的“禁令年”重新厘清公务员的福利体系,获得民众高度肯定,也在逐步转变社会对公务员的看法,消减国人心中“升官发财”的成见。而当社会老龄化加剧,公务员人数众多、由国家财政承担的福利待遇及养老金,是公众看得见的分歧和断裂。要化解矛盾,就必须尽快找到养老金从“多轨”到“单轨”转变的有力路径,公众期待面向公职群体的监督和禁令更加全面和有力,更期待“禁令”早日成为真正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约束,让公职回归稳定、收入一般的普通职业,公权力得到真正的遏制。
相关链接
2013年以来出台的各项“禁令”:
1.不准公款宴请、不准聚餐、不收土特产
2.清退会员卡
3.禁新建楼堂馆所,办公用房面积不准超标
4.节俭办晚会,禁党政机关办晚会
5.禁公款送月饼、旅游、健身、高消费娱乐,禁以各种名义突击花钱
6.严控会议规格,禁在风景名胜区开会
7.禁公款印贺年卡
8.取消一般公务车
9.不准在企业兼职
10.禁公款送烟花
11.禁摊派报刊
12.不得超标准接待,禁鱼翅燕窝、高级烟酒
13.禁大办丧事
14.禁用公款支付烟草,公共场合禁烟
15.再次强调禁用公款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严查官商私人会所“密室政治”
16.北京、杭州关停部分公园私人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