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发展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经典作家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性质及属性认识的发展,也是对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认识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从社会动力、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等层面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解答了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问题,既创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平衡机制,也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
其他文献
自《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以来,我国的城市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从引进专业社工方法、加强信息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倡导者,毛泽东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全党智慧,把那些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原则和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混淆个体关怀与整体关怀的关系;忽视内在关怀与外在影响的关系;割裂思想关怀与政治需要的关系;缺乏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结合等。
中国没有获得欧美承认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欧美的歧视性态度,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正当干预仍大量存在。政府职能向
“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思想的发端与核心,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思考和解决当前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