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借造景在城市山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以杭州玉皇山为例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heng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景”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理景手法,其在景物选择、景观营造、意境烘托等方面均受中国传统美学价值观的浸染.“远”本义为一种空间距离,受道家无为思想等影响,逐步演变为一种审美意境.伴随着中国古典美学发展与古代山水审美活动的兴起,远借造景成为景观与“远”结合的产物.通过总结远借的美学思想和造景手法,分析远借造景与山林景观营造的天然耦合性,概括其在城市山林景观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方式.以杭州玉皇山为例,分析其远借空间结构的特质与现状矛盾,运用“梳、移、补、添”的景观生态设计途径优化其远借透景线,并总结玉皇山远借造景理法:山水为先、内因外借、激发审美联想.以期为西湖山水保护利用提供借鉴,为现代城市山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人类对地表景观开发的关键因素,以土地开发时序为主要脉络是探究聚落形成机制的关键.基于涠洲岛地形地貌,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文献查阅、历史卫星地图收集等研究方法,以土地开发为时间轴线,总结归纳出受涠洲岛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景观特征:1)土地开发历程围绕该岛各个地貌单元展开,聚落选址与各地貌单元关系紧密;2)南、北聚落分布高程与坡度值的不同,导致人口承载力存在差异,在移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呈现聚落斑块北大南小、聚落密度北低南高的景观差异;3)具有抵御风灾的多层级防灾景观特征;4)海岛资源限制下,
山地城市更新中,公园所形成的景观意象具有突出的地方文化价值,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不少公园的文化意象却逐渐淡化.当下,人们愈发注重城市空间的人性体验,如何通过体验建立文化的时空传承成为公园更新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知觉现象学理论的解读与启示,通过构建文化意象的知觉交互理论框架,分别从结构层、空间层、要素层和表现层4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方法策略,并以重庆鹅岭公园为例,探讨了山地城市公园更新中知觉现象学应用于文化激活的实践方式.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的重要基准与依托,是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国智慧的典型代表.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巅峰之作,其确立、发展、营造与绿色空间息息相关.在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绿色空间不仅是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重要的空间构成要素,更是传承东方智慧、展现首都形象、体现时代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历史文脉演变、中轴营城模式和现状发展评估等研究,提出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色空间的发展重点,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明确发展路径,形成了一套“HSSD”研究技术方法与规划
森林是人们逃离城市压力的重要场所,对游憩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声景是恢复性景观设计的要素之一,但目前声景的研究较少考虑视听交互作用.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20个森林公园环境视听视频(10个有声视频、10个无声视频)为研究材料,借助眼动仪和声景感知评价问卷探究声景感知对森林公园视觉注意力恢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谈话声和儿童嬉戏声较突出的样地(S5)外,视听组合刺激下森林公园环境促进注意力恢复的能力均比单一视觉刺激强;2)单一视觉刺激与视听组合刺激下森林公园环境的视觉行为特征存在差异,与无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城市的公共安全、卫生与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采用总结归纳法阐述了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导致疫情暴发的历史现实,解读了疫情触发的城市公园改革,发现城市公园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应对疫情时,城市公园中的自然要素可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本身,从而对传染性疾病起到抑制作用.在社会防治过程中,城市公园可通过提供户外绿色空间、作为搭建临时医疗场所的场地,以及进行公园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疫情防治起到支持作用.再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
2021年是中国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年.自此,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等成为风景园林义不容辞的新使命.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已经10年,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制度、风景园林法制建设三者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历史重任.梳理了风景园林教育亟须解决的诸多问题,改革与创新方能担当起新征程的新使命;由设立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的漫长历程,指出风景园林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呼吁尽
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构建对于实现保护目标、保障社区权益、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面临政策模糊、内涵不清、类型庞杂的问题.基于文献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明确了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建设的概念、目标、主体和客体,提出了基于社区管控、扶持、协商、协议和合作五大类15个小类的社区共管机制构建框架,分析了各类社区共管机制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从法律、体制、市场、资金和社会5个方面指出社区共管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深化了对自然保护地社区共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途径.生态要素及廊道概念的界定、研究对象及研究层级的梳理、生态廊道功能的定位是当前城市生态廊道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梳理城市生态廊道相关概念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新概念——城市生态空间廊道、城市绿地生态廊道及城市复合生态廊道,阐述概念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外延层面的差异性及概念衍生的必要性,聚焦概念辨析、要素明晰、地类衔接、规划对接、管控实施等方面,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市域层面的生态空间规划、功能分区和用途分类衔接、复合生态空间管控等提供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指导下,乡村绿道建设成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不协同性.为此,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规划需达到多功能协同与多因子协同,建立了以生态、文化、游憩、产业4个功能为子系统,以连通性、可达性、适宜性为序参量的乡村绿道协同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各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和乡村绿道整体的协同程度,从而提出乡村绿道规划方法和应用途径,并以嘉善县大云镇乡村绿道规划为例,应用协同评价模型进行实践
生活性街道是承载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其感知特征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亟待深入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理论,以哈尔滨市57条街道为例,采用带有协变量的多元回归结合结构方程的方法建构生活性街道感知特征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和心理困扰受街道环境特征影响的路径相互独立;影响心理健康的街道物质环境由建筑外部特征、街道环境质量、街道界面特色、街道设施、街道绿化和街道空间尺度5类构成,其对积极心理和心理困扰的影响存在差异;街道社会环境在物质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