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是将课内阅读引向广阔社会的扩展与延伸,是学生主动求知和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所以说,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怎样做好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转变观念 激发兴趣
高中新课改在我们地区虽然已经进入第三年,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双休日依然被“题海”淹没,想读书也只能是“望作业兴叹”;二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观念和方式上依然较为严重地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练习轻阅读、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这就要求师生双方都要首先转变观念,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要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阅读大量课外读物了。因此我们以“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如《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等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因为这些作品贴近他们的生活,既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又是他们放松心情、调节生活的必需品。
二、推荐读物 创设环境
推荐读物。一是把与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首选;二是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必读书目;三是一些时代气息鲜明的优秀报刊同样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上品,如《青年文摘》、《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报刊文摘》等等。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创设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条件,合理安排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解决“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微机室的作用,每周定期开放1~2次,让学生上网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三是在班级设立图书库,做到资源共享;四是创办“露峰之声”播音节目,宣传在课外阅读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五是创办“露峰之鹰文学社”,开展“优秀读书心得”、“优秀习作”等评选活动,并将这些心得、习作择优参加作文大赛或向报刊推荐,让学生在作品发表及获奖中享受成功的体验。
三、制定计划 注重方法
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指导学生认真制定了课外阅读计划,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三年中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规定,我们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课外阅读总量为140万字,高三学年为40万字,并且要求学生三年中每天均做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这样一来,有了课外阅读的计划,有了课外阅读的读物,有了课外阅读的环境,剩下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了。
在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方面,我们采用以下方法:
(一)依托教材作品,开展作者传记阅读
要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必须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旨趣,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作者传记或者背景材料。如在讲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李白传》、《杜甫传》和《白居易传》;在讲授屈原的《离骚》(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中有关朱自清、郁达夫的生平材料。
(二)通过作家作品,开展比较性阅读
课外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从而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认识,使学生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而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比较性阅读:
(1)比较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的散文时,拿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比,同样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情为景所掩;而《故》文略写于景,尽力抒情,给人以厚重感。
(2)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杜甫诗集中现存三首《望岳》诗,其中只有早年写东岳泰山的那首诗,表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另两首分别是写望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的作品,由于写于中年和晚年,诗人仕途受挫,理想破灭,情绪不再高昂。
(3)比较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同样是写秋天,但由于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作者所表达的情怀也就不同。
(三)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名著阅读
现行的新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是长篇小说、戏剧或名家专集的节选,如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等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阅读有关原著或名家专集,因为学生对这些节选课文的单纯学习,很容易脱离原著,极易造成对文学形象片面理解。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实践中运用课堂上所形成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弥补对课文理解的不足,同时也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深化。
(四)借助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我们根据选修教材,开设文学专题讲座。如“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中外优秀散文鉴赏”、“中外小说戏剧名著鉴赏”等等。每开设一个专题讲座,都要让学生开展1~2个专题研究,如讲了《先秦诸子散文》专题后,就进行“先秦历史散文的语言特点”的探讨;讲了《朱自清散文鉴赏》专题后,就进行“试谈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的研究;讲了《民俗文化》专题后,就进行“露峰山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的研究等等。最后写出专题研究报告,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以上是我们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初探,尽管刚刚起步,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给学生开放、自主、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切实有效地加强引导与指导,那么课外阅读必将会迎来一个春光灿烂的明天!■
怎样做好高中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转变观念 激发兴趣
高中新课改在我们地区虽然已经进入第三年,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双休日依然被“题海”淹没,想读书也只能是“望作业兴叹”;二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观念和方式上依然较为严重地存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练习轻阅读、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这就要求师生双方都要首先转变观念,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要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阅读大量课外读物了。因此我们以“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如《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等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因为这些作品贴近他们的生活,既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又是他们放松心情、调节生活的必需品。
二、推荐读物 创设环境
推荐读物。一是把与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首选;二是依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出必读书目;三是一些时代气息鲜明的优秀报刊同样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上品,如《青年文摘》、《读者》、《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报刊文摘》等等。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创设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条件,合理安排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时间,最大限度地解决“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微机室的作用,每周定期开放1~2次,让学生上网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三是在班级设立图书库,做到资源共享;四是创办“露峰之声”播音节目,宣传在课外阅读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五是创办“露峰之鹰文学社”,开展“优秀读书心得”、“优秀习作”等评选活动,并将这些心得、习作择优参加作文大赛或向报刊推荐,让学生在作品发表及获奖中享受成功的体验。
三、制定计划 注重方法
为了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指导学生认真制定了课外阅读计划,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三年中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规定,我们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课外阅读总量为140万字,高三学年为40万字,并且要求学生三年中每天均做1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这样一来,有了课外阅读的计划,有了课外阅读的读物,有了课外阅读的环境,剩下的就是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了。
在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方面,我们采用以下方法:
(一)依托教材作品,开展作者传记阅读
要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必须坚持“知人论世”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深入欣赏和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旨趣,必须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讲授课文时,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作者传记或者背景材料。如在讲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李白传》、《杜甫传》和《白居易传》;在讲授屈原的《离骚》(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时,可让学生阅读《名人传记》中有关朱自清、郁达夫的生平材料。
(二)通过作家作品,开展比较性阅读
课外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从而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认识,使学生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而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比较性阅读:
(1)比较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的散文时,拿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比,同样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情为景所掩;而《故》文略写于景,尽力抒情,给人以厚重感。
(2)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杜甫诗集中现存三首《望岳》诗,其中只有早年写东岳泰山的那首诗,表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另两首分别是写望西岳华山和南岳衡山的作品,由于写于中年和晚年,诗人仕途受挫,理想破灭,情绪不再高昂。
(3)比较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同样是写秋天,但由于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不同,作者所表达的情怀也就不同。
(三)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名著阅读
现行的新教材中,有部分课文是长篇小说、戏剧或名家专集的节选,如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人教版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人教版必修四《窦娥冤》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等等。在学习这些课文之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去阅读有关原著或名家专集,因为学生对这些节选课文的单纯学习,很容易脱离原著,极易造成对文学形象片面理解。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独立阅读实践中运用课堂上所形成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弥补对课文理解的不足,同时也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和深化。
(四)借助专题讲座,开展专题研究
我们根据选修教材,开设文学专题讲座。如“唐诗鉴赏”、“宋词鉴赏”、“元曲鉴赏”、“中外优秀散文鉴赏”、“中外小说戏剧名著鉴赏”等等。每开设一个专题讲座,都要让学生开展1~2个专题研究,如讲了《先秦诸子散文》专题后,就进行“先秦历史散文的语言特点”的探讨;讲了《朱自清散文鉴赏》专题后,就进行“试谈朱自清的语言风格”的研究;讲了《民俗文化》专题后,就进行“露峰山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的研究等等。最后写出专题研究报告,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以上是我们对高中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初探,尽管刚刚起步,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积极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给学生开放、自主、轻松、和谐的学习空间,切实有效地加强引导与指导,那么课外阅读必将会迎来一个春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