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清华,男,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88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1997年8月至2004年11月任新洲三中校长,2004年11月至今任新洲一中校长。他长期从事高中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潜心进行农村高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十多篇,出版专著2部。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汉市示范学校优秀校长”、“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新洲区第一届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新洲作为革命老区和边远郊区,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走在了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的前列。尤其是农村高中教育,抓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高考成绩令人瞩目,赢得了武汉市“教育强区”和“教育之乡”的美誉。这里,不能不说到新洲教育的领头雁、省级示范性高中——新洲一中。因为它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创造了一个个教育业绩、高考奇迹,江城震撼、荆楚轰动。“新洲一中”已成为武汉市优质教育的品牌和名片,荆楚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又不能不说到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教育者,新洲一中校长——万清华。
万清华自2004年担任新洲一中校长以来,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本校实情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攀升,高考成绩稳居武汉市前三名。学校继被授予湖北省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之后,又被授予“湖北省信息技术先进学校”和“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学校还多次被授予省、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新洲一中已成为武汉市优质教育的品牌,为新洲区建设“教育之乡”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广的教育情怀
新洲是革命老区,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也多。努力读书是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改变人生和命运的首要途径。万清华校长一直在告诫自己:一定要千方百计把有潜力的农村娃送出去,让他们走出农村,实现自己的价值与理想。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农村家庭走出一个大学生,就不仅仅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更会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甚至一个乡村的风气和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对农村的意义多么重大呀!因此,万清华校长一直把“帮助农村孩子上学,开掘农村孩子潜能,努力搭建农村孩子成才的平台”作为自己教育理想的现实落脚点。
万校长对学生倾注了一腔热爱。他实行“走动管理”,深入学生中间,深入寝室、教室和食堂,全方位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设立校长信箱,收集学生反映的各方面问题与建议,做到每项管理规定的出台都问政于师生;他每晚11点还在学生宿舍查寝巡视,给踢被子的孩子盖上棉被;他每天在学生食堂与学生共进早餐,谈笑风生……“万校长真是一个可爱可亲的校长,和我们没有一点距离。”“万校长不仅教我们学习,还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一位慈爱的长者”,这就是我们农村孩子印象里的万校长,他洒向学生的都是爱。
对于家庭贫困或突遭变故的学生,万校长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救助。他个人长期资助一些成绩优秀、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断臂学生张源,父母下岗,家庭贫困,万校长资助其学费和生活费直至高中毕业,后来这个学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父亲车祸身亡,母亲多病缠身的的学生胡仙来,家庭特别贫困,高二面临辍学,万校长解囊相助,并鼓励她正确面对挫折,安心读书,后来该生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这些受万校长资助而成才的孩子,逢年过节总是打电话说要到其家中拜访感谢,万校长总是婉言相拒。
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孩子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他倡导设立新洲一中学生助学金、新洲一中希望之星奖学金,每年举行全校师生“三月春风募捐活动”。他还积极为贫困生寻找社会企业、个人的慈善救助:武汉新八建筑集团、武汉国土交易中心、喻友望、夏飞等知名企业和个人均纷纷设立企业奖学金或直接捐资助学。
十几年来,有多少农村孩子在他的教育和资助下走向大学,实现人生的腾飞,万校长实在记不清了。但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孩子都清楚地记得:万校长给了农村贫困孩子成才的希望,搭建了农村孩子人生腾飞的平台。
科学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构成办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形成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重要基础。
万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提出并不断实践“自主——创新”教育模式,践行“以生为本,师生和谐,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和 “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围绕这一教育理念和目标,万清华校长进行了一系列的校园建设。
实施主体性德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养成、自我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学校成立青年团校和党校,他为其讲课,引导学生培养高尚品格;成立新洲一中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青年活动中心和学生文明监督岗,他多次督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他组织举办每年一次的新洲一中科技人文艺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新洲一中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培训。这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思想道德基础。
倡导开放式教学。万校长认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提出“整体优化课堂结构,高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张。他要求教师全面增强教学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思维、检查测试、能力训练、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开放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敢想敢问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学生充分发展奠定了体能、智力基础。
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万清华校长十分注重新洲一中的品牌内涵,不仅要求教育教学高水平,高考成绩具有示范作用,而且十分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他要求教科处、各学科组和教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建立了新洲一中自主—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创设人文化环境。环境可以育人,万校长努力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文明的校园风气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相统一的人文化环境,努力完善各种校园设施,绿化、美化、亮化、洁化,使校园富有人文内涵,富含美育功能,给师生充分发展提供环境和氛围。
打造高素质队伍。二十一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万校长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名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坚持教学、教研、教改一体化,实施“名课、名科、名师”工程。如今涌现出区十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十佳班主任、武汉市数学学科基地、优秀学科组物理组等一批优秀个人和学科组。
精细的管理风格
独特的管理风格是校长在管理活动中独特的管理思想的表现,它主要体现在校长对管理工作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校长的管理风格是影响形成特色或名牌学校的重要因素。
一提起万校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务实”和“精细化”管理。他为人低调,作风朴实,做事认真,勤政敬业。不管到哪所学校,他都坚持“做点实事、留点业绩”为做事原则,总让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人格魅力。
日常管理,勤勉务实。人们都说万校长“脚最勤、眼最快”。因为他一般不离校,总在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新洲一中有60个教学班,分散的四幢教学楼;4000多名学生,2000多人住读,4幢学生宿舍,管理难度大。万校长每天6点半与学生一起早操,晚上坚持最后一个离校。他以身作则,同领导班子、班主任一道按制度轮流值班,到学生宿舍维持和检查晚寝纪律;他每天走遍一中每个角落,深入一线,密切联系师生,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状况,及时解决看到和反映上来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教学教研,严格扎实。万校长十分注重教学教研工作,他提出教研工作须扎实,“不备课不上课”;教学环节求落实,“讲、练、评、考、辅、改、析”要环环相扣,步步到位。他亲自到各年级备课组参加和指导周日说课;深入各年级教室和辅导室,检查和了解教学的各个环节;成立“青年教师研讨班”,促进年轻教师成长;坚持 “周四听评课”的常规活动和集中评比展示的“教学教改活动月”。这些措施和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学科组的发展,也为每年的高考取得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到高三年级,万校长总是亲临一线,带领行政领导进班蹲点,及时追踪指导。2006年万校长亲自蹲点实验班三(15)班,与班主任共谋思路,多次进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考前指导,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个班高考取得了各项指标均为全校第一的成绩。
量化评比,责任落实。万校长办事务实、认真,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责任的落实上。学校对后勤职工、处室人员、一线教师、班主任、年级组、学科组等部门和个人都制订了详细的岗位职责和目标,设置教育教学奖、后勤效益奖、班主任管理奖、优秀学科组奖和高考成果奖;不断完善量化评比的考评制度,制订《新洲一中结构工资方案》,明确责、权、利,层层落实,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