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要教师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在教学中充实新的教学理念,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从中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与判断,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促使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受到重视,全国各地纷纷试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探究性教学呢?
  一、探究性教学的涵义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掌握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互助合作,共同提高。探究性教学是集启发式、问题讨论式、实验探究等教法于一体,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化学探究性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一)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问,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造成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使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二)收集适合解决问题的资料。
  提供探索问题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运用与学生学习动机相一致的教学策略,创设多种情境,不失实机地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多种资料和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和桥梁,让学生作有意义的选择。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文献资料、化学实验,也可以是网络资源或师生交流过程的表征。在一个开放性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自觉搜集事实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从实验、实践的观察和体验中或社会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并从多角度的信息分析比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切入点。
  (三)提出假设。
  用假设方法,有根据地进行猜测、联想,明确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对探索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和事实材料不够充分时,人们可以凭借已有的事实和先前的经验,以假设的形式进行大胆的探索。假设是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客观事实,对探讨的问题设想出来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就其结构而言,包含已知事实和推测性假定两种基本成分。假设通过这两种成分的搭配明确问题解决的途径,在條件与结果之间建构设想。这是科学探究活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支持和强化学生对合理性的探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假设。
  重实证,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实践和体验过程,假设提出后,就要想方设法去检验它,用证实性材料去推翻或支持假设。这是探究式教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重要环节。建构性学习认为学生要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或其他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假设检验和推理阶段,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创设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假设检验的设计,进行实验观察、控制条件、记录现象,或作社会性调查或作资料证实性研究,教师要适时引导协作与交流、反思,增强情感体验,调控探究进程,强化成功欲望。要避免在假设检验过程中把设想等同于规律的偏向,假设有时需要反复验证,没有充分的事实,不要轻易接受或推翻原假设,以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设计探究方案,检验假设,是探究性教学的必备环节。
  (五)形成结论。
  重过程,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科学解释。
  在验证假设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资料和实验观察,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事实进行选择、判断、解释和运用,用化学用语、线图和表格等形式加以系统化、简明化、概念化,是探索者思维方法的学习与思维水平的提高的表现,也是学生对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是培养学生科学抽象,包括表征性抽象和原理性抽象的活动过程。表征是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时(输入、编码转换、存贮)客观事实在头脑中呈现的形式。包括用语表征、图表表征、模型表征、数学表征、实验表征等,在科学抽象过程中需要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等一些科学逻辑方法,有时要运用模型化方法,特别要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进行学习与思考,才能真正完成“意义建构”,发现规律和结论。
  三、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探究活动就是“提出(发现)问题—探究活动—收集证据—科学抽象—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先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的心里制造悬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在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有氧气产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每个实验桌上有火柴、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普通试管、集气瓶、U型管、橡皮管、橡皮塞、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酒精灯、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小竹签等仪器。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选取上述某些仪器或生活代用品或其它仪器,设计出几组装置来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没有准备仪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装置图)。其他学生选出认为最理想的装置是哪组装置,或者再设计出认为更好的检验方法。此问题情境一出,各组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出许多组装置,我带领学生对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二)在课堂上留一些疑惑让学生回去探究去。
  例一:在学习酸雨的概念后请学生回去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测定本市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上网查询全国的酸雨污染情况现状如何,下节课在实验室里检验本市的雨水是否为酸雨。这样,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又好奇地带着问题出了课堂。例二:化学中讲到“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不像以前那样只是把环境污染方面该记的展示给学生,而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给学生提供多个关于环保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做成课件,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看看哪个组做得最好,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结果学生都能做得不错,所要了解的知识基本不漏,可见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
其他文献
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于1988年研发的一类动物专用的氯霉素类抗生素。氟苯尼考抗菌谱广、吸收良好、在体内分布广泛、无残留或残留量很低、无潜在性致
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组织教学过程,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科学的具体过程,为他们以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在现行化学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思维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初中化学能利用节假日补课,就算日常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也能通过节假日的补课,使学生达到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新课程教学是不允许的。因此,教师要彻底抛弃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但新课程教学不等于不要教学质量,素质教学也不等于不要学生的认知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情感投入  如果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感情,那么,学生
我国杂交小麦育种获突破性进展。西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历时15年培育成功的强优势K型杂交春小麦组合“901”,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 K
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形象思维往往具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想象性等基本特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是一种误解。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还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实际上就是起源于一个自由的想象。一天,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了《甘肃省河西灌区节水型农业研究》课题,为我国内陆干旱灌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突破性技术。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
摘 要: 在技工学校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技能、有素质的新时代的技术工人。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    现代工业高速发展,随之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正在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部门指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环境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达国家。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自从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遇到了某些困难。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只重视形式上的探究教学,忽略了探究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使用,使探究教学的活动失去意义。如何克服探究教学中所遇到的障碍,提高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效率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化学实验条件方面的困难  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做法。  1.诱发动机,创设情境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有动机,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內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
本试验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出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为探讨γ干扰素对RIMMVECs免疫机理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γ干扰素刺激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