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经济与公司治理——“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第二届颁奖暨网络经济与公司治理研讨会”纪要
【出 处】
:
经济管理
【发表日期】
:
2002年4期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知识以其各种形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移,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江泽民总书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的直接动因,通常当影响产业结构的3方面因素(即要素的供给、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满足)互相作用并趋于一致时,就会促使产业结构朝更高阶段发展,而在这有序的过程中,创新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所谓创新,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就是导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能力,而产业结构高级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最先受益者,1978-1985年,我国处在以农村土地承包制为特征,以农村经济改革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是以农业经济调整增长为特征,第一产业平均年增长速度高于7.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稳定在32%左右,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年均上升6.2%,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下同)平均每年增长15.2%,此后,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各种税费加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随着下降,1996年全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比1985年上升2.3倍,年均上升1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在营销中越来越不能忽视品牌的作用,正如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赖特(Lang Lignt)在谈到未来营销趋势时所说的那样:“未来的营销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将认清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和投资者都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得多,而惟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拥有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原因在于,强势品牌往往可以造就市场领导者、享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突破产品生命周期的局限。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整个国际金融业融合发展趋势已不可塑转,金融领域内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放松对金融机构业务的限制,金融机构的全能化、金融业务一体化经营的趋势在不断加强,这就迫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模式、监管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正面临加入WTO的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怎样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三者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探索分业经营以及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有效监管模式和监管手段,建
德国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强劲发展,银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德国严格而有效的监管确保了银行的职能得以实现,与其他行业不同,银行在德国受到严格的监管,这是由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银行体系在支付系统和储蓄调动与分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银行业与其他各行业的联系十分密切,银行体系的疲弱将会威胁本国和国际金融的稳定,在信息不对称的银行信贷市场中,借贷行为的道德风险和塑向选择是难以避免的现象,道德风险弱化了银行的风险控制,塑向选择加大了银行不良资产并削弱了资产的流动性,此外,银行破产的社会
对于文艺学学科的反思正在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引发这种反思的原因之一是人们感觉到文艺学研究似乎已经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文艺活动新状况,特别是消费主义时代大众的日常文化与艺术生活。阐释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兴文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可生成组织关系网络,并在企业价值链中以企业的社会资本出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资本功能尤其在学习型组织中得到体现。本文在已有的社会资本理论基础上,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建立起社会资本与企业的关系,即广泛的人力资源开发关系网络,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形成社会资本的框架,构建了以社会资本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开发拓展模型。
本文对我国风险资本供给状况,不同风险资本供给主体在风险投资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上市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的基本情况与模式,现阶段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参与风险投资的最大法定比例和影响我国风险资本有效供给等因素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我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的具体对策。
本文首先探讨了IT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然后分析了IT的应用对企业管理范式所带来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最后指出,IT应用中产生的所谓“信息悖论”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在应用IT过程中没有主动地转变管理范式,避免“信息悖论”的出路即在于主动地转变企业管理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