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老南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20032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爷爷是个打小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老革命。
  爷爷亲口告诉我,他亲手镇压过不少劣绅、叛徒、汉奸、顽匪,现在都没留下什么记忆了,只有土豪老南让他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那是在皖西。
  老南是那一带有名的大地主,有良田千亩,富甲一方。
  头戴瓜皮帽,身着锦缎袍,手拄文明棍?错!老南不管你怎么看也不像个有钱人,纯粹一个乡下老农民!
  只看他冬天的装束吧:上身穿露出几处棉絮团的破棉袄,下身着的是同样的破棉裤,脚蹬尖口黑布鞋,要命的是腰间扎着一根草绳,为的是束紧衣裤,防止冷风往身上钻。
  这个土豪老南,家里有十多条耕牛,幾十个长工,上百户佃农,他却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背着一副粪箕满世界去捡牛粪狗屎,说这些都是宝贝哩,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老南对长工不错,一日三餐都让他们吃干的,说长工吃饱饭才有力气为我干活哩!自己却顿顿喝稀饭,也不舍得轻易动荤腥,硬把自己吃得黄皮寡瘦病恹恹的。
  他老婆为他生下一儿一女,得痨病死了。老南不续弦,不纳妾,也不嫖不赌,只好一口烟。烟叶自己种,烟丝自己刨,除了晚上困觉,三尺长的乌竹旱烟袋和烟荷包一刻不离地吊在裤腰上悠悠晃晃。
  老南说他有三件宝贝,拿命都不换!
  一样是儿子,老南的儿子黄埔军校毕业,在国军队伍里当营长。
  一样是女儿,女儿很新潮,很漂亮,在省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还有一样,老南自诩为宝中之宝!那是他不知哪辈祖上手植的金丝楠木!
  老南无比骄傲地说,这是传家宝,也是镇宅之宝。
  爷爷亲眼见过土豪老南家庭院里的那株金丝楠木,高达20余米,树干比老南家晒干货的团箕还粗,浓荫蔽日,夏天真是纳凉的好地方!
  爷爷也听说过金丝楠的稀罕珍贵,说是只有皇家才用得起哩!
  老南专门请了两个家丁,还花钱买了两支长枪,轮班日夜守护那棵金丝楠木。
  老南为这个镇宅之宝,可伤透脑筋啦!问题还出在自家人身上。
  先是儿子要将这棵金丝楠木伐倒,准备送给顶头上司装修私宅用,老南断然拒绝,暴跳如雷,这是我的“老家”哩!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女儿闹学潮被校方开除了,干脆投奔了新四军,不久她爱上了新四军的一个团长,组织上批准他们结婚。正好这时队伍驻扎在老南家附近,女儿跑回去央求老南,要用金丝楠木打一副梳妆台。
  老南气得山羊胡子直抖,呵斥女儿滚出去,永远别回这个家,他不认这个女儿女婿!
  女儿是哭着走的。
  爷爷说,老南就是这么个怪人,对自己和家人特别吝啬,对外人却并不刻薄。
  那时是国共合作时期,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抗日队伍找他征粮,老南起先是讨价还价,见队伍上果真是粮饷奇缺,他叹一口气,愁眉苦脸地说,看着给吧。
  有回,见新四军实在拿不出钱来,老南竟破天荒地让新四军打了欠条,借出几千斤救命粮。
  那棵金丝楠木后来怎样了呢?我问爷爷。
  爷爷接着往下说,后来,老南那个他本引为骄傲的儿子投靠了日本鬼子,当上了皇协军,老南同时听到两个惊人的消息,顿觉天旋地转,吐血而死。
  管家麻爷奉了老南的临终遗嘱,让长工伐倒了那棵金丝楠木,精心打制了豪华的棺木。那里管棺木叫“老家”。
  出殡那天,老南睡的是一副薄木棺材!
  老南女婿睡了那副楠木棺材。
  老南女儿哭得几次晕过去,老南还让管家给她打了一副金丝楠木梳妆台。
  爷爷红着眼圈说,老南女婿是我的老首长,在阻击日寇进犯老南家乡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爷爷说,问题是,那棵树同时挖出两副楠木棺材。另一副老南干嘛自己不睡?
  爷爷自问自答:管家告诉老南女儿,让我们队伍上务必尽快除了老南儿子,让他睡那一副。
其他文献
十几年前的一天,母亲拿著一个厚厚的账本走进镇信用社大院。  那位信用社主任大约头一次遇到这样的贷款户——拿一个厚厚的账本办理贷款。他听母亲坐在办公桌对面条分缕析地讲完,一口茶差点笑喷了:“这位大嫂,我们这里是银行,不是福利院,你家孩子要读书,还债要用钱,我很同情,但原谅我们不能给你办这个贷款。贷款要有担保、有抵押,你拿这个来给我们看,没什么用啊。”  那账本上,是我家欠亲戚朋友两万多块钱的债。  
期刊
纪梅一直在关注着。午间,楼上会有一个年轻男人下来休息。来到2楼。2楼有五六个会议室。中午的时候,会议室都是空着的。  从电梯里出来,年轻男人会朝楼梯口的前台看上一眼。前台坐着纪梅和她的几个女同事,她们都是物业公司的人,负责这个楼面的会议室预定、倒水,还有其他一些的简单服务。  年轻男人在朝前台看过一眼后,朝纪梅她们几个,会微微点一下头,这是打招呼吗?然后,年轻男人朝会议室的方向走去,打开一间的门,
期刊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为了叙述方便,且把女主人公设置为我的大学同学,当然也可以是我的邻家姐妹,或者是我亲密的朋友,总之是给我一个可以走近她的理由吧。并且还要给她一个另外的名字,听来的故事中她有很好的名字,但是为了避嫌,几番思索,就叫她夏至吧。半夏生,木槿荣,我们都喜欢夏天的蓬勃,难道不是吗。  一切要从夏至的丈夫说起。  夏至的丈夫是一名生意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四十七岁又零十天的一个黄昏,突
期刊
砌末是一个木讷腼腆的男人。砌末是戏曲演出道具和布景的统称。  戏曲舞台,演员拿起马鞭,就是骑上马;摇起木桨,就是划起船;端起烛台,就是燃上灯;水旗招展,就是碧浪滔天。生活里,男人塞着耳机,听咏叹调和交响乐;拿着画笔,画凡·高的《向日葵》和废弃的木船;系上围裙,炒一盘有色有味的辣子鸡;或只是静静地坐着,任月色凉透了窗纱。  起初,男人并不知道砌末为何物。  男人还是个男孩的时候,喜欢写诗,喜欢画画,
期刊
雅琴如今明白這个道理了。杜萧,算是一个文化名人了吧,以诗歌闻名几十年,作为伴侣,她见证了他贫寒而上进的少年、寂寥而不屈的青年、熟透而香气四溢的中年,可他还是一样的老朽了。文人用脑多,杜萧年轻时就神经衰弱,写诗的都敏感,神经总撩啊拨的,就不如常人的稳劲了;然后是记忆力衰退,然后是小脑萎缩。一生努力挣巴的人,在名气、待遇之外,与他乡下一辈子务农的堂弟一样:活傻了。连眼神都一样的呆滞,半夜里常嘟嘟囔囔,
期刊
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了远在上海的老同学肖雪的电话。那个时间,我还在小县城的午后百无聊赖地晒着太阳,肖雪悦耳地声音在耳边,姐,干什么呢?我说,啊啊啊,我在晒太阳呢!  一周后,咖啡馆里,我坐在了肖雪的面前,软的让人陷下去拔不出来的沙发,只为她那一句,来吧,丢掉你现在毫无出息的小县城生活,投入大上海的怀抱吧,吃、住,还有你的工作,我都包了!  我们是小学,还有中学同学。家与家也近。我比肖雪大,成了她
期刊
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滚下的一块石砣子,溪水冲出的一个石疙瘩,六爷看了,都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能琢磨上大半天。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  这些东西,都出自六爷之手。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
期刊
白文化转进萨尔图一中的第二天,就被张彪叫到学校后面的那片桦树林里。  “知道为啥叫你来吗?”张彪拧着青筋暴起的脖颈问。  “想知道。”白文化盯着比自己高出半头的对手,想着自己待会儿该从哪个部位下手,一招制敌。  “这小子好拽呀!不好好教育,算咱们失职了!”张彪身后歪歪斜斜站着十三个人,七嘴八舌地起哄。  张彪阴冷地一笑:“早听说过你。”  白文化也笑:“铁西的彪子,也是如雷贯耳。”  张彪说:“敬
期刊
老布德是一家大商行的老板。一次,他要去别的地方创办新商行,就拿出90O枚金币平均分给三个儿子。他说:“你们好好打理商行,好好保管这些金币,一年后,我會回来看看你们保管得怎么样。”  一年后,老布德回到家里,问三个儿子:“那些金币怎么样了?”  大儿子说:“我用那300枚金币请了10个业务员,现在他们每个月都能为商行创造100枚金币的利润。”  二儿子接着说:“哥哥拉回很多业务,要运输的货物就更多了
期刊
奶奶的故事,是父亲讲给我的。  那时父亲还小,爷爷一直不见回家,曾祖父想分家另过。  “家里的地不多,无法再分给你,北坡的那片荒坡分给你吧。”  “家里粮食不多,无法再分给你,你去南坡地里掰一背篼包谷吧。”  “老大长期不在家,我年迈体衰照顾不了你们了,让你大娘跟着照顾你们吧。”  曾祖父问:“你还有什么需求?提出来吧。”  奶奶说:“我要让你大孙子跟着我。”  曾祖父沒有多想。“这个没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