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的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学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 思维 培养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1 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用科学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走近科学,感受科学,认知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科学教育变成科学知识的教育。①好奇心的保护与培养。科学是讲究理性的,科学课程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理性态度的培养,但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保护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而非一刀切,揠苗助长;②和谐的班级氛围的营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以积极的肯定,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验证,营造活跃的班级气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态度;③回归自然与生活。教师对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应该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大自然是个活的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背景、实实在在的事物,刺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2 改变观念,重视科学课的教学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落后地区,往往不重视科学课的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小学的主要课程就是语文、数学,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他们往往是以应付的态度来对待的。配备的科学课的教师不是专业的,有的是兼职;课堂上照本宣科,毫无课堂艺术之感,更别说学生是收获有多少了。还有的干脆就不开科学课,学生发下的科学课本只有自己简单看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得不到这个阶段应有的教育,是孩子在开发智力和潜能的重要时段得不到开发,使孩子在以后真正的接触到自然、物理、化学等学科到时候,觉得无所适从,很陌生的感觉,当然学起来会更加的吃力。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造成对他们思维的一种禁锢,虽然他们在以后努力的学习,可是他的思维观念、他的创新高度已然无法达到所期望的那个顶点。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无一不是有一个很注重开发智力、重视科学的童年。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这个问题,一个关乎千秋百代的重要命题。
  3 教学设计的优化
  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充满趣味性、生活性和活动性,但在教学操作上还不是非常成熟,这就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保证小学科学的课堂组织有序进行。①教学目标的优化。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如果课堂没有控制好,教学组织将陷入无序状态,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要做到可操作性和全面性,既包括知识性目标,也包括非知识共有目标;②教学流程的优化。科学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和生活性,在教学内容的展示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图片、视频、实物教具等来展示。“课堂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创造条件,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情境,开展科学探究时更要注意指导学生动手;③作业与评价优化。科学课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科学课的作业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深化课堂知识,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个性化作业。
  4 精心备课,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对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激发儿童学习的好奇心和上好本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引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专研教材。教材是提供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但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圣经来念。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尤其是科学课的教学,更要认真备课。因此科学课的目标设计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识。由于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是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也并不是对教案原封不动的执行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
  此外,在备课阶段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的科学学习有更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念,除了教材还要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资源。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人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之,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它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课程改革走到今天,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是很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深刻的反思的。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总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多进行思考,总结既有经验,改进不足,引领小学课程改革走上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辅助教学,依靠它生动、形象,静动结合,声像并茂等优点,不断地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相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是数学课堂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结合中,应根据数学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多媒体,使其更好地与数学课堂教学结合,
期刊
【摘 要】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的奥妙,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应用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投掷过硬币。可是,你知道吗,掷硬币并非最公平的。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当事人双方都很公平。
期刊
【摘 要】 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没有很好的预习就不可能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课前预习的意义、预习的方法两个方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感情融 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积极的情绪(即愉快)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
期刊
【摘 要】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要引人入胜,还要在方法上讲究寓教于乐,要努力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欢乐、轻松、有趣、生动、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主动的教育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从
期刊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我们教师面临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
期刊
【摘 要】 “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本文的“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随着薪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渗透,在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有不同于一般人际交往的地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
期刊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热爱学生的感情,就无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就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巨大力量,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是思想教育的催化剂,是学生进步的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当他真心实意地爱着自己的学生,才能够把学生完全吸引到自己所主持的教育过程中来,才能够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教书育人要取得成效,除了教师应具备一定业
期刊
学习目标:①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②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③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体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学习难点:用语言文字概括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1 由“旧”引“新”  (学习程序:先独立完成填空题,然后同桌交流。时间5分钟)  忆一忆,我会用字母表示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