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扁平化陷阱”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典型销售管理体系是:总部→大区经理→省级分公司→市级办事处→县级业务员。在通路结构扁平化的过程中,厂家的销售管理体系却出现层级化现象,这就是营销的“扁平化陷阱”。
  
  通路的扁平化一直是厂家孜孜以求的目标,正是在通路扁平化过程中,市场重心不断下移,直至目前以县为基本营销单元,市场已经做到终端。到头来,企业发现,过度的扁平化已经使企业陷入了“扁平化陷阱”。
  在开启通路扁平化之前,通路结构是多层级的。最典型的多层级通路结构是:省(一级)→市(二级)→县(三级)→乡镇(四级)。有些企业在省级通路之前还有“大区”这一级。在扁平化之后,新的典型通路结构是:县→乡镇。有些企业甚至直接做到乡镇。
  在通路扁平化过程中,我们发现厂家的销售管理系统却呈现多层级化现象。以前典型的销售管理体系是:总部→省级(或大区)业务员。现在的典型销售管理体系是:总部→大区经理→省级分公司→市级办事处→县级业务员。在通路结构扁平化的过程中,厂家的销售管理体系却出现层级化现象,这就是营销的“扁平化陷阱”。
  厂家无法不陷入“扁平化陷阱”。中国内地每个县有10-20个乡镇。按照传统的管理幅度理论,当管理幅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只有增加管理层次。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技能还不足以管理几十、几百、几千个下属单位。
  营销的“扁平化陷阱”符合美国罗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交易理论。所谓的通路扁平化实际上是“把多层级经销商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变成了厂家的内部多层级管理关系”。按照科斯的理论,只有厂家内部的管理效率高于市场交易效率时,通路扁平化才是有效的。这正是扁平化的问题之所在。据我们的观察,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渗透力通常只有1.5级,而现在典型的销售管理体系却有4级,远远超过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能力极限。
  这印证了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猜想:只有管理能力强大的企业才能够有效地实行通路扁平化。很多企业的崩溃实际上是过度扩张和过度扁平化后管理力不支的结果。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行业龙头企业,它的竞争优势不是营销策略,而是管理渗透力。因此,营销的突破靠营销策略,营销的终极成功靠管理渗透力。
  有些营销专家曾经对大量中小企业为什么能够活得滋润而不解,实际上这正是行业强势企业扁平化陷阱的结果。对中国企业而言,通路和销售管理体系都是扁平化的。对行业强势企业而言,只可能有一个层面扁平化。当强势企业的总部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经过销售管理体系的层层衰减,到达业务员之时已成强弩之末。不解决扁平化陷阱问题,强大的企业在基层市场不一定比中小企业更有竞争力。
  我们在对农村市场的考察时发现,跨国公司在北方普遍存在“止步于县城”的现象。并非跨国公司没有适应北方农村市场的产品,而是其管理渗透无力传递到县级以下市场。
  营销的“扁平化陷阱”是一个必然面对的现实,也是一个无法两全齐美的悖论。综合企业的成功实践,我们发现下列几种措施可以适当缓解扁平化陷阱带来的问题。
  第一,总部营销虚拟化,建立区域事业部。具体措施是:总部只承担营销的战略决策职能,将大区升格为区域事业部,并承担营销管理和指挥的大部分职能。这意味着营销管理体系个层次。营销的“扁平化陷阱”也许是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巨大的国家极为特殊的现象。从营销角度讲,完全可以把一个大区(或省)当作欧洲的一个国家对待。因此,营销管理和指挥职能下放区域事业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华润啤酒、福建亲亲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第二,销售管理体系某个中间环节职能的虚拟化。比如,某食品企业由于内部管理层次过多,我们将大区经理的职能虚拟化,只承担监督职能,不再承担管理和指挥职能,从而使得内部管理层次相对减少。
  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打破传统“管理幅度理论”。传统管理幅度理论认为,高层管理幅度的极限为6-8人,中层管理幅度为10-15人,基层管理幅度20-30人。当一个企业的销售队伍人员达到几千人甚至几万人时,只有增加管理层次。现代信息手段已经渐渐使传统管理幅度理论失效,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和电脑技术,一个管理层次完全可以管理更多的下属。
  第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指挥和管理,比如,通过英特网和手机使总部政策和命令同时传达到所有管理层次,或者要求所有营销层面的人员绕开传统管理层级,直接将信息传递到总部中央信息处理系统。
  第五,在扁平化取得市场突破后,适当回归。当TCL彩电通过高度扁平化的通路取得市场突破后,采取了重新整合销售体系和通路的措施,实质是过度扁平化后的某种回归。TCL很好地寻求了一种通路扁平化和内部管理体系扁平化之间的一种平衡,避免陷入“扁平化陷阱”。
  编辑:姜含笑[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消费者喝不喝黄酒,关键在于认知和消费习惯。黄酒品牌的推广,要考虑怎样解决消费者的认知问题,如何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但黄酒产业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也一直没有突破性增长。即使一些黄酒品牌努力走出“家门口”,但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  为什么黄酒离开“家门口”就会产生“市场不适应症”?黄酒企业如何摆脱进退两难的境地?    黄酒的致命缺陷    1.过于强调
期刊
之所以出现回款难,回款制度与措施不健全难辞其咎。很多经销商为了图省事、看面子,往往不签协议、不打白条,造成后期结账没有时间、地点、形式等具体执行标准或凭据。    两天时间,接连三个“催命款”让华商刘总几乎陷入绝望与崩溃中。年终岁尾,企业“招魂掌”掌掌“要魂”、招招致命:  汇源果汁将一纸通知摆上刘总的案头:春节前回款60万,否则取消县级经销权。娃哈哈更是牛气冲天:元月20日通知之日起一周内回款8
期刊
不同的终端有不同的功能,通过不同终端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因此对不同的终端就需要有不同的操作策略。如何有效定位酒店终端,对白酒企业的整体营销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案例  A企业是河北某地级市一家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白酒企业,去年经过改制以后,将产品定位为中高档白酒。凭借品牌亲和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自上市以来在流通和团购渠道销售状况一直不错,销量也稳中有升。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今年与市区的多
期刊
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X,工作时基本用不上。  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搞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  甘宁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良前科,不影响你
期刊
厂商把新产品的“接力棒”传递给经销商后,经销商所能取得的业绩取决于其执行力。因此,提升经销商的执行力是食品厂商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    食品厂商希望渠道商能够积极主动地拓展市场,并以完成双方共同认可的营销目标为评价指针。渠道商任务完成得如何,则与渠道商的执行力有关,尤其经销商的执行力。  不同渠道商的执行能力不同,即做新产品推广的方式方法不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营销绩效。  经销商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期刊
年关近了,每个企业都在准备年终大会,每个经理都在忙乎着写总结和算年终奖。  作为一本关注食品产业今天和明天的行业杂志,编辑部的同仁们也开始了盘点,并策划了本期封面专题——《2010八大营销迷局》,以飨读者。  要说今年全民关注的食品话题,自然非“食品价格”莫属。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到“糖高宗”、“玉米疯”、“苹什么”,一年之间,各类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足以令家庭主妇们目瞪口呆。  
期刊
做市场和成就品牌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做到功防自如、合二为一,谁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案例主角:五粮液  发生时间:2010年3月   关注指数:★★★★☆  案例回放:  3月份,浓香型白酒老大五粮液宣布正式进军酱香型白酒领域,计划推出“永福”酱香白酒。同时,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声称,永福酱香酒的面市是五粮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白酒界的一件大事。 
期刊
在很多白酒企业看来,在营销上已经很难有大的突破,因此吸收外来资本或者进行资本扩张是无法抗拒的趋势,资本很可能会成为二三线白酒崛起的有力杠杆。    今年3月,帝亚吉欧将全兴集团股权增至53%,成为“水井坊”间接控股股东;5月,铭大实业、国泰君安司、北京盛初等5家战略投资者斥资4.6亿元获得今世缘21%股权;与此同步,西凤增资扩股至4亿;8月,山西30位煤老板集体注资50亿元于汾酒……众多业外资本和
期刊
优秀企业是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首先,高层必须有诸葛亮式的人物,能够把他的方法标准化,制成“锦囊妙计”式的东西;然后让基层普通员工按标准化的“锦囊妙计”操作,最终一定做出像诸葛亮一样高水平的业绩。    关于诸葛亮与臭皮匠的关系,有多个版本。  “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这是千古流传的版本。  “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这个版本相对较近。  “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等于四个诸葛
期刊
在即将逝去的2010年度,中国食品行业一系列重大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来公众高度关注。  食品行业那些事儿,或让人期待,或让人质疑,或让人激愤,或让人反思。在中国食品产业高速发展的当口,这样的波澜起伏将对行业及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华丽外衣下的千疮百孔。  在雪亮的光照下,繁荣掩盖不住虚荣。企业追求利润和增长,应在遵守游戏规则中进行,任何违背竞争规律和商业道德的行为,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