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以言志文以载道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是用汉字书写成文,文書相映、焕采升华的一门学问。书法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情与胸怀。刘军先生的书法,与其为人一样爽朗、潇洒,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是也。
  刘军先生是河南人,生活在七朝古都的他家学深厚,其在诗、文、书、画方面颇有研究,尤其是书法创作方面。其自幼学书,根基坚实。近年来跟随书法家曹宝麟先生问学,书法功力更进一步,其书风潇洒坦荡,独树一帜。
  刘军先生书法以帖派见长,行草居多,书体涉猎广泛,真、草、隶、篆均有涉及。其小草、行书以“二王”经典为根基,颇有魏晋神韵,大草则以王铎一脉为主调,兼取明清行草书家洒脱笔意。实可谓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也。
  很多现代书家总是被“博采众长”之类的词语所冠名,其实反观古人,“博观约取”才是大书法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正所谓“大道至简”,真正的学问最后还是会归于最关键的一个点。正如唐代孙过庭所言:“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学书真正达到最高层次还是要“复归平正”,由刚开始的无知之“简”,到通会之“繁”,最后博观约取再到“简”。而这时的“简”已经不同于最早的“简”。这时已经经历了风霜雪雨,这时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大道”。再观刘军先生,其对书法的态度是专一而又崇敬的。他博览群书而又博观约取,这正是其“大道至简”潇洒性情的体现。
  书法是视觉的艺术。它的美往往体现在那种点与线的灵活交会,妙在那线与面的完美契合之中,无形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传递着那种被称为意境的感觉。书法的美,在于点画生姿,章法得体,书文相映,焕人心仪。观刘军先生小草,章法自然得体,更多追求的是恬淡、自然、清和、潇洒之意味。其小草作品字法灵活、墨色丰富、用笔从容,蕴合其中的书卷气、文人气难能可贵。再观其大草作品,字法圆转道逸,字势多变,其行笔时逆入平出,圆方结合,于方直中寓圆巧,笔画粗细相间,生动自然,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不激不厉,笔势稳健。整体观之而又不失统一,把王铎稳重潇洒的行草书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军先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学书师古融今又能推陈出新,处在纷繁的世间又能不受干扰,潜心研究古人书法,实属难得。反观当下书坛,不少学书之人被急功近利的书学观冲昏头脑,不仅尽失个性,而且忘却“本心”,“本心”的缺失导致书法内涵空洞无味。
  刘军先生书法格调高雅,书品自然不俗。正如明代傅山所云:“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概言之,人文底蕴、人生阅历、人格魅力铸就了一个人的艺术品位。书法养人,人养书法,书以言志,文以载道!
其他文献
纵观20世纪上半叶的广东画坛,赵浩公(1881-1948)可谓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其原名浩,字士毅、浩公,号石佛、牛口等,斋号有无所容居、赵倚楼、干甓精庐、黄石斋等。广东台山人,为赵宋宗室后裔。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从裱画店学徒到中山大学国画教授,从一无所有到在省城广州拥有数幢楼房,从组织“癸亥合作社”到发起成立声势浩大的“国画研究会”,从策动与以高剑父为首的“折中派”(“岭南画派”)论争到对中
期刊
“人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下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当我再次见到程仲霖的书作时,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考入北师大读完书法专业硕士后,他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得书法博士学位,研究与创作突飞猛进,教学与师古相辅相成,仲霖学习上的爆发力,创作上的悟性,不得不让人叹服,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仲霖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丰硕的成果,首先得益于他的学习方法,即以研究深化创作,以创作激发研
期刊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在成为一种东方绘画的表述方式之始,就在这种特有的艺术语言中形成了本民族文化所衍生出的艺术意象符号化形式及审美情趣,中国古代山水画传统,尤其崇尚“远”的意境,如玄远、清远、旷远、深远、弘远等不同的审美体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在他的《题王维吴道子画》一诗中有“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的评论;宋代山水画大师郭熙在他的《林泉高致一山水训》中提出:“山水真
期刊
杨涛  生于1970年,河南省内乡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乡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内乡书画院院长,河南省君维书画院院长。作品被《书法报》《书法导报》《河南省书法年鉴》《扬子晚报》等收录或报道。曾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奖提名,并代表获奖作者发言。作品曾入选“中国瘗鹅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以及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等。  河南内乡是全国闻名的书法之乡,这在里活跃着一个中青年书法群体。在
期刊
李玉成,山东寿光人,他是近十年来在山东书坛上崛起的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多年来,李玉成于工作之余,兼事翰墨,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玉成学书,从魏碑入门,又学米芾、颜真卿,再习“二王”。在对米芾、颜真卿和“二王”有了相当的功底和理解的基础上,随着艺术视野的开阔,他又喜欢上了博大沉雄、气象万千的北朝摩崖石刻,尤其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和济宁邹城的《四山摩崖石刻》,都令他非常着迷。这些年来,随着
期刊
内容提要:飞白书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一种书体,它的产生反映了书法审美的心理需要和笔法演进的过程。唐宋时期,飞白书因过度地追求装饰趣味,违背了书法艺术的本质意义,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衰落。而飞白为一种笔墨语言,因飞白书的兴起而产生,自书法上升至审美层面的思考时就一直成为历代书家们的追求,甚至以此作为审美的高标。本文以飞白书的式微现象到飞白语言的发展为脉络,分析飞白在书法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飞白;笔墨语
期刊
蔡显良博士作为广东高等书法教育的殿军人物,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一位遍涉诸家、旁参九流的学者型书家。他在书法研究方面,学术视阈甚宽,上溯汉简,下逮明清之季的书学无不精研探赜。其曾撰有《从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隸书说起》一文,介绍了汉简的笔画波磔分明、笔势流畅的特点及其字形在隶变中的意义。  另外他在古人论书诗研究方面,宏辞博论,成果斐然。从唐宋诸家的诗赋中撷珠,掀示了古人精粹文笔所论及的学艺历程、从艺感
期刊
花鸟画的历史是辉煌的,成就也是引人注目的,但花鸟画发展到今天,它多少年来慢慢形成的固有模式和固定风格以及代代相传的固有题材不可避免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影响了花鸟画的创新发展。许多花鸟画家由于主体精神的失落,而盲目地屈从于各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只是在重复前人的题材和沿袭传统风格,而失去了超越自我、敢于创新的勇气。题材单调,风格雷同,作品很难体现出创新。因此,作为现代花鸟画家,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期刊
内容提要:从魏晋时期的“应目会心”“以形写神”,到明人的“贱形贵神”和清人的“写物之意”,虽然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对写生的要求大抵相近——“形神兼备”才是写生应该有的态度和高度。本文通过对魏晋以来历代画家对待写生的态度、他们所使用的写生方法,以及他们在写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追溯,总结出花鸟画写生应当以万物为师,与自然相融,全身心投入,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写出生机独运、开创新法的观点。  
期刊
程十髪(1921年-2007年) 当代海派书画艺术大师,上海松江人。名潼,字十鬟。斋名曾用步鲸倦、不教一日闲过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倦、九松山庄等。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刨作员,1956年每加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