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棘手问题。目前,高校陆续建设一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旨在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致力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高校的新生事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诸多问题。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不断完善、丰富职能,加快中心发展。
【关键词】教师发展 教学文化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8-02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对高校提出了全新的、高层次、卓越的要求。
二、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发展背景
教学发展中心起源于美国学术委员会的一项教师发展决议案。它是由高校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或依据本校未来发展目标而自行建立的。[1] 196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就建立该国第一个致力于教师发展的教学和学习研究中心 (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随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不断增加,目前约75%的大学与学院设置了教师发展项目及机构。[2]2011 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各高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大学教师能力。[3] 2012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 30 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三、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机构的比较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国外中心成立相对较早,均无统一名称。国外机构多数归学术副校长管理,也有设在部门的。从人员配备看,国外机构在20-40人之间。国内中心,如清华6-7人,北理,上海交大和首都经贸均有10人。国内外中心职能也较为相似,研究教学理论的同时,也在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规划。
四、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
1.完善中心机制建设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此类机构大都是独立设置的,直接归属学术副校长或教学副校长领导;也有一些高校设在教务处或人事处,但大都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5]从机构科室看,科室数目不等,多数在4-6之间,也有中心只1-2个科室。有些中心设置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委员多数由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或是著名教授组成。国内中心大致可分为3类:隶属学校的副校级直属单位;挂靠教务处、本科生院、人事处、教育研究院等单独部门下的正处级单位;挂靠多个部门,合署办公的正处级单位(见表2)。各高校中心定位大致可分为行政管理型、学术研究型、服务型三种类型。借鉴国外中心建设的经验,中心应酌情考虑,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完善人员配备,明确人员分工。同时,可以聘请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为专家组成员,不断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加强各类高校中心协同发展
我国30个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共包含15所综合类高校,10所理工科类,4所师范类,1所民族类,农林类、政法类、医学类等高校均无。一方面,农林类等学科类院校中心可提供校内外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网络平台,与其他类高校中心应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跨部门、跨校、跨区域的中心联盟,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把握教学动态,建立常态化合作和管理机制。目前,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已成立,将对其他省中心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教育发达的省部属高校也需协助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育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服务意识和理念,着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带动教育薄弱的地区发展。
3.中心应注重教师职业发展
目前,国内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以教师培训为主,但教师培训不等同于教师发展。何谓大学教师发展?大学教师发展和一般所说的教师培训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教师培训着重从外部的社会、组织的要求出发,强调要求大学教师接受某种规定的要求、规范,而教师发展着重从教师主体性出发,自我要求达到某种目标。当然,教师发展离不开某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但更为重视的,是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化。[7]国外教师发展机构职能之一是提供多种教学发展方式支持教师教学,引导教师主动性去研究教学,发自内心去关注教学,加强自身发展。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专业发展属于校本教育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深度参与,丰富实践知识,推动教学的真正变革。[8]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秉承“好教师不是天生的”理念,强调通过教师培训和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发展,采取的教学发展方式主要有:秋季与冬季教学研讨会、微格教学、个人教学过程跟踪录像、工作坊、主题研讨会、资深教师的 DVD 教学课件、公共演讲研讨会、新教师培训等。[9]
4.教学文化融入并根植于中心
教学文化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及精神气象和氛围的总和,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呈现的物态文化,广大师生的教学思想及对大学精神、校训的认同感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各种考核奖惩规章彰显的制度文化,以及师生的礼仪交往、体态举止等行为文化。[10]
教学文化是以树立教学为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为核心的文化。[11]教学文化培育应融合到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度建设、师生互动、教职员互动等多种形式培育组织文化,促进教师发展行为自觉意识的养成。[12]优秀的教学文化应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习惯,能自主学习,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最终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未来社会的思考。研究型大学应积极营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文化。密歇根大学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The Center on Research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以“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文化,改善大学的教学与学生学习,研究并推广教学研究成果,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使命,为教师、助教、管理人员等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服务和帮助。[13]在高校注重科研的情况下,教师应努力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浓厚的教学文化氛围中不断追求教学,潜心研究教学,加强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融合,用科研态度重视教学,以科研成果辅助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结语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发展,为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推动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应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教学文化内涵,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中向.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5-9.
[2] 林杰.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 ( 2) : 49-56.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
[4][5]庞海芍.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8):61-63.
[6] 吴洪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课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45-53.
[7]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24.
[8] 时伟.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8,(7):81-84.
[9]吴立保,张永宏.超越教师发展:范式转换与教学发展中心的建构[J]. 比较教育研究,2014( 5):78-80.
[10] 胡芹龙,程孝良.大学教学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培育路径 [J.] 现代教育管理,2014(6):67.
[11] 张连红、陈德良、王丽萍. 高校教学文化建设与教师教学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4(8):47-49。
[12]李小娃.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制度逻辑与理论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71.
[13] CRLT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9-2010 Annual Re-port:Promoting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in Teaching andLearning at U-M[R][EB/OL]. http://www.crlt.umich.edu.about crlt. Annual Reprtt/p.pdf,2012-07-13.)
作者简介:吴睿女1982年10月江苏盐城汉族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向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关键词】教师发展 教学文化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8-02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这对高校提出了全新的、高层次、卓越的要求。
二、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发展背景
教学发展中心起源于美国学术委员会的一项教师发展决议案。它是由高校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或依据本校未来发展目标而自行建立的。[1] 196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就建立该国第一个致力于教师发展的教学和学习研究中心 (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随后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不断增加,目前约75%的大学与学院设置了教师发展项目及机构。[2]2011 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引导各高校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大学教师能力。[3] 2012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 30 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
三、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机构的比较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国外中心成立相对较早,均无统一名称。国外机构多数归学术副校长管理,也有设在部门的。从人员配备看,国外机构在20-40人之间。国内中心,如清华6-7人,北理,上海交大和首都经贸均有10人。国内外中心职能也较为相似,研究教学理论的同时,也在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规划。
四、我国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思考
1.完善中心机制建设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此类机构大都是独立设置的,直接归属学术副校长或教学副校长领导;也有一些高校设在教务处或人事处,但大都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5]从机构科室看,科室数目不等,多数在4-6之间,也有中心只1-2个科室。有些中心设置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委员多数由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或是著名教授组成。国内中心大致可分为3类:隶属学校的副校级直属单位;挂靠教务处、本科生院、人事处、教育研究院等单独部门下的正处级单位;挂靠多个部门,合署办公的正处级单位(见表2)。各高校中心定位大致可分为行政管理型、学术研究型、服务型三种类型。借鉴国外中心建设的经验,中心应酌情考虑,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完善人员配备,明确人员分工。同时,可以聘请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为专家组成员,不断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2.加强各类高校中心协同发展
我国30个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共包含15所综合类高校,10所理工科类,4所师范类,1所民族类,农林类、政法类、医学类等高校均无。一方面,农林类等学科类院校中心可提供校内外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网络平台,与其他类高校中心应加强联系与合作,形成跨部门、跨校、跨区域的中心联盟,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把握教学动态,建立常态化合作和管理机制。目前,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已成立,将对其他省中心建设,起到了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教育发达的省部属高校也需协助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教育发展,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服务意识和理念,着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带动教育薄弱的地区发展。
3.中心应注重教师职业发展
目前,国内教师发展中心职能以教师培训为主,但教师培训不等同于教师发展。何谓大学教师发展?大学教师发展和一般所说的教师培训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教师培训着重从外部的社会、组织的要求出发,强调要求大学教师接受某种规定的要求、规范,而教师发展着重从教师主体性出发,自我要求达到某种目标。当然,教师发展离不开某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但更为重视的,是教师的自主性和个性化。[7]国外教师发展机构职能之一是提供多种教学发展方式支持教师教学,引导教师主动性去研究教学,发自内心去关注教学,加强自身发展。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专业发展属于校本教育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深度参与,丰富实践知识,推动教学的真正变革。[8]哈佛大学博克教学和学习中心秉承“好教师不是天生的”理念,强调通过教师培训和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发展,采取的教学发展方式主要有:秋季与冬季教学研讨会、微格教学、个人教学过程跟踪录像、工作坊、主题研讨会、资深教师的 DVD 教学课件、公共演讲研讨会、新教师培训等。[9]
4.教学文化融入并根植于中心
教学文化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及精神气象和氛围的总和,包括校园建筑、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呈现的物态文化,广大师生的教学思想及对大学精神、校训的认同感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各种考核奖惩规章彰显的制度文化,以及师生的礼仪交往、体态举止等行为文化。[10]
教学文化是以树立教学为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为核心的文化。[11]教学文化培育应融合到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度建设、师生互动、教职员互动等多种形式培育组织文化,促进教师发展行为自觉意识的养成。[12]优秀的教学文化应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行为习惯,能自主学习,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最终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对未来社会的思考。研究型大学应积极营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文化。密歇根大学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The Center on Research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以“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文化,改善大学的教学与学生学习,研究并推广教学研究成果,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使命,为教师、助教、管理人员等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服务和帮助。[13]在高校注重科研的情况下,教师应努力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只有在浓厚的教学文化氛围中不断追求教学,潜心研究教学,加强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融合,用科研态度重视教学,以科研成果辅助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结语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发展,为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推动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应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丰富教学文化内涵,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中向.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5-9.
[2] 林杰.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 ( 2) : 49-56.
[3]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
[4][5]庞海芍. 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8):61-63.
[6] 吴洪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实践课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45-53.
[7]潘懋元,大学教师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24.
[8] 时伟.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大学教学学术性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8,(7):81-84.
[9]吴立保,张永宏.超越教师发展:范式转换与教学发展中心的建构[J]. 比较教育研究,2014( 5):78-80.
[10] 胡芹龙,程孝良.大学教学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培育路径 [J.] 现代教育管理,2014(6):67.
[11] 张连红、陈德良、王丽萍. 高校教学文化建设与教师教学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4(8):47-49。
[12]李小娃.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制度逻辑与理论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71.
[13] CRLT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9-2010 Annual Re-port:Promoting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in Teaching andLearning at U-M[R][EB/OL]. http://www.crlt.umich.edu.about crlt. Annual Reprtt/p.pdf,2012-07-13.)
作者简介:吴睿女1982年10月江苏盐城汉族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向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