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教学,需要对目标、活动、素材和评价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确定目标需要关注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设计活动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选取素材需要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设定评价需要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目标确定 活动设计 素材选取 评价设计
如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是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組织教学的难点问题。实践中,笔者意识到,只有当教师依托课标,创造性地使用与整合教材,设置能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引导、激励学生深度思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数学学习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下面就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1章“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第1课时)”为例,谈谈对目标、活动、素材和评价的改进,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一、目标确定: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连续性、阶段性和整合性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特点。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每个核心素养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与之对应,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设置课时核心目标,以单元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确立具体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内容,在整体教学领域中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函数单元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为主要任务。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经历了从各种关系中抽象出函数关系,体会了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掌握了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紧接着,又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到一次函数(数学模型)→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数学问题)→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应用)”这一系列有关函数的完整学习过程。教材为什么不在“一次函数”学习之后继续安排“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呢?那是因为“反比例函数”与“分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材将“反比例函数”安排在八年级下册“分式”之后。像这样分时段学习函数,即体现了“数学抽象”素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是“反比例函数”一章的第3节,由于本章的前几节研究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生也已克服由“直线”到“分支曲线”的认知困惑,因此,有一次函数相关知识和分式相关知识的基础,再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鉴于以上分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感受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2.经历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增强运用数学意识;
3.会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4.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参与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就要让学生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这样才能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往的浅层学习中,本节课往往会被上成习题课,即对一道道题目的机械解决。面对这样看似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儿?这是笔者思考很久的问题。顾明远先生说:“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来源于教师对深度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每节课都需要教师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活动,特别是驱动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活动,即深度学习所倡导的: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此引发学生真正经历问题解决,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针对“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
从无锡到淮安大概有300km,则:
(1)若开车从无锡到淮安,行驶途中所用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有什么样的关系?
(2)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高速公路雨雾天气限速80 km/h,那么从无锡至少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淮安?
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在第(1)问解决t与v是函数关系,并且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后,教师增设问题:“从无锡到淮安,老师花了3小时到达,你知道老师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吗?”对于接下来的第(2)问,教师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尽可能从多角度、用多方法来解决,然后安排小组交流,再师生互动,得出如下3种方法:
(1)方程法(利用函数性质);
(2)不等式法;
(3)图像法(数形结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v=[300t]≤80不是我们已学不等式的一般模型。显然,这不是目前阶段解决问题的通法。得到反比例函数之后,我们应该根据其性质或图像来解决问题。
于是,师生共同归纳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如图1:
从“已知3小时,求具体速度v”到“限速80km/h,求时间t的最小值”的过渡,即从“已知函数值,求对应的自变量值”到“已知自变量的范围,求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的过渡。这样设置问题,符合研究函数的规律,体现了本章乃至整个函数的研究顺序。数学深度学习是一个过程,存在于个体的思维之中,不可以通过群体间的互动而生成,需要在多角度的深切体验中深化。通过该环节的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建立函数的模型结构,实现了学生的知识与思想的同步发展,着力提升“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这两大核心素养。
三、素材选取:对学习对象的深度加工
实践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为了凸显自身能力,会忽视教材的作用,以自己精心设置的题目代替教材例题;有的教师为了省事,会局限于教材例题的教授,从而也局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性深度。笔者所崇尚的素材选取,并非摒弃教材,另辟蹊径,而是本着“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教学理念,依托课标对教材素材进行深度加工。 问题2:淮安某水产养殖场计划新建一个长方体蓄水池,水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1)蓄水池的体积是 m3;
(2)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的函数关系是 ;
(3)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它的底面积应为 ;
(4)如果考虑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蓄水池的长和宽最多只能分别设计为80m和60m,那么它的深度至少应为多少m(精确到0.1)?
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对于第(4)问,当S=80×60=4800时,h=8[13]。对h最后的结果取8.3,还是8.4,学生有争论。教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说服对方,于是图像法再次被提出来。此时用彩色笔描出在条件范围内的部分,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所求的结果应该在8.3的右边,最终结果确定为8.4m。
细细品读教材例题,我们可以发现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数据处理细节,即:在很多实际问题的解答中,需对计算结果做“进一”处理。在原有例题中,当S=100×60=6000时,h=6[23]=6.6,学生无需深入思考,便会对结果进一。诚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浅层学习样态。因此,笔者稍稍改变了一下条件中的已知数据,使得结果必须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才能得出。此处,正是一个很好的深度学习的平台,学生有高阶思维发展的用武之地。他们不仅自己知道正确结果,还得想办法把别人讲懂,思维不仅由内隐走向外显,而且走向纵深。另外,本节课是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而反比例函数的模型不仅仅可以从文字中抽象出,也可以以函数图像的形式来呈现。于是,笔者将教材原有例题的文字做了一些适当处理,最后以图像的形式出现。这样随着问题1 和问题2的形式不同,课堂内容也相应丰富起来。
不难发现,这样处理的目的依然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缺形时少直观”,当学生尝试用图像来说理时,说明其“直观想象”的素养再次得到提升。
四、评价设定: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
对教师而言,及时反馈和持续评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误区:把“评价”理解成“测试”,最终窄化为“做题”。立德树人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则应更多地设计“为学习”的评价。
经历过问题1与问题2的解决,笔者设计了一个编题鉴题环节。
问题3: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同一个代数式表示,同一个代数式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而生活中也有很多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你能否和同伴合作,以y=[1200x]为函数模型设计一个类似例题的实际问题?然后,请其他同学对你的问题作出解答和合理评价。
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某小组的问题:“小刚进行1200米的跑步,他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钟,他所需时间为y分钟,y和x有什么关系?如果他的平均速度不低于600米/分钟,那么他跑完1200米所需时间最多是多少分钟?”乍一看,该问题和课堂上的两个例题相似,设置得很好,需要根据自变量的范圍来求函数值的范围。作为老师,笔者自然很快知道这里有不切实际的数据存在。但是,学生没有立即发现。于是,笔者故意不发表意见,微笑着看着学生们。稍作思考后,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以一句“我们不可能有600米/分钟这么快的跑步速度”点醒学生:今后无论是自己解决问题,还是在自己编题设置数据时,都要尊重事实,注意数据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严谨美。
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此处设置“编题鉴题”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重在确保表现性评价的完成,需要学生调动高层次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整合、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
总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一线教师实施教学的准确定位。数学教师在备课和组织教学时,需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内隐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帮助学生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为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学东.结构性问题设计与高阶思维培养.基础教育课程[J],2019(1).
[2]张丽华.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思考.江苏教育[J],2013(7).
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教学,需要对目标、活动、素材和评价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确定目标需要关注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设计活动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选取素材需要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设定评价需要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 目标确定 活动设计 素材选取 评价设计
如何促进数学核心素养落地是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組织教学的难点问题。实践中,笔者意识到,只有当教师依托课标,创造性地使用与整合教材,设置能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引导、激励学生深度思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数学学习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下面就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11章“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第1课时)”为例,谈谈对目标、活动、素材和评价的改进,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
一、目标确定: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连续性、阶段性和整合性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特点。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每个核心素养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与之对应,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整体的高度设置课时核心目标,以单元整体的视角来看待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确立具体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内容,在整体教学领域中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函数单元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为主要任务。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经历了从各种关系中抽象出函数关系,体会了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掌握了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紧接着,又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到一次函数(数学模型)→研究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数学问题)→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应用)”这一系列有关函数的完整学习过程。教材为什么不在“一次函数”学习之后继续安排“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呢?那是因为“反比例函数”与“分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材将“反比例函数”安排在八年级下册“分式”之后。像这样分时段学习函数,即体现了“数学抽象”素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是“反比例函数”一章的第3节,由于本章的前几节研究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生也已克服由“直线”到“分支曲线”的认知困惑,因此,有一次函数相关知识和分式相关知识的基础,再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鉴于以上分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感受反比例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2.经历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增强运用数学意识;
3.会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解释;
4.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参与的快乐。
二、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精神,就要让学生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这样才能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往的浅层学习中,本节课往往会被上成习题课,即对一道道题目的机械解决。面对这样看似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儿?这是笔者思考很久的问题。顾明远先生说:“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来源于教师对深度学习情境的设计。因此,每节课都需要教师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活动,特别是驱动问题解决所需要的活动,即深度学习所倡导的: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此引发学生真正经历问题解决,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针对“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
从无锡到淮安大概有300km,则:
(1)若开车从无锡到淮安,行驶途中所用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有什么样的关系?
(2)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高速公路雨雾天气限速80 km/h,那么从无锡至少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淮安?
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在第(1)问解决t与v是函数关系,并且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后,教师增设问题:“从无锡到淮安,老师花了3小时到达,你知道老师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吗?”对于接下来的第(2)问,教师安排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尽可能从多角度、用多方法来解决,然后安排小组交流,再师生互动,得出如下3种方法:
(1)方程法(利用函数性质);
(2)不等式法;
(3)图像法(数形结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v=[300t]≤80不是我们已学不等式的一般模型。显然,这不是目前阶段解决问题的通法。得到反比例函数之后,我们应该根据其性质或图像来解决问题。
于是,师生共同归纳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如图1:
从“已知3小时,求具体速度v”到“限速80km/h,求时间t的最小值”的过渡,即从“已知函数值,求对应的自变量值”到“已知自变量的范围,求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的过渡。这样设置问题,符合研究函数的规律,体现了本章乃至整个函数的研究顺序。数学深度学习是一个过程,存在于个体的思维之中,不可以通过群体间的互动而生成,需要在多角度的深切体验中深化。通过该环节的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建立函数的模型结构,实现了学生的知识与思想的同步发展,着力提升“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这两大核心素养。
三、素材选取:对学习对象的深度加工
实践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为了凸显自身能力,会忽视教材的作用,以自己精心设置的题目代替教材例题;有的教师为了省事,会局限于教材例题的教授,从而也局限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性深度。笔者所崇尚的素材选取,并非摒弃教材,另辟蹊径,而是本着“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教学理念,依托课标对教材素材进行深度加工。 问题2:淮安某水产养殖场计划新建一个长方体蓄水池,水池的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
(1)蓄水池的体积是 m3;
(2)底面积S(m2)与其深度h(m)的函数关系是 ;
(3)如果蓄水池的深度设计为5m,那么它的底面积应为 ;
(4)如果考虑绿化以及辅助用地的需要,蓄水池的长和宽最多只能分别设计为80m和60m,那么它的深度至少应为多少m(精确到0.1)?
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对于第(4)问,当S=80×60=4800时,h=8[13]。对h最后的结果取8.3,还是8.4,学生有争论。教师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说服对方,于是图像法再次被提出来。此时用彩色笔描出在条件范围内的部分,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所求的结果应该在8.3的右边,最终结果确定为8.4m。
细细品读教材例题,我们可以发现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数据处理细节,即:在很多实际问题的解答中,需对计算结果做“进一”处理。在原有例题中,当S=100×60=6000时,h=6[23]=6.6,学生无需深入思考,便会对结果进一。诚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浅层学习样态。因此,笔者稍稍改变了一下条件中的已知数据,使得结果必须经过深入思考之后才能得出。此处,正是一个很好的深度学习的平台,学生有高阶思维发展的用武之地。他们不仅自己知道正确结果,还得想办法把别人讲懂,思维不仅由内隐走向外显,而且走向纵深。另外,本节课是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而反比例函数的模型不仅仅可以从文字中抽象出,也可以以函数图像的形式来呈现。于是,笔者将教材原有例题的文字做了一些适当处理,最后以图像的形式出现。这样随着问题1 和问题2的形式不同,课堂内容也相应丰富起来。
不难发现,这样处理的目的依然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数缺形时少直观”,当学生尝试用图像来说理时,说明其“直观想象”的素养再次得到提升。
四、评价设定: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
对教师而言,及时反馈和持续评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误区:把“评价”理解成“测试”,最终窄化为“做题”。立德树人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则应更多地设计“为学习”的评价。
经历过问题1与问题2的解决,笔者设计了一个编题鉴题环节。
问题3:我们已经知道不同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同一个代数式表示,同一个代数式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而生活中也有很多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你能否和同伴合作,以y=[1200x]为函数模型设计一个类似例题的实际问题?然后,请其他同学对你的问题作出解答和合理评价。
部分课堂实录如下:
某小组的问题:“小刚进行1200米的跑步,他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钟,他所需时间为y分钟,y和x有什么关系?如果他的平均速度不低于600米/分钟,那么他跑完1200米所需时间最多是多少分钟?”乍一看,该问题和课堂上的两个例题相似,设置得很好,需要根据自变量的范圍来求函数值的范围。作为老师,笔者自然很快知道这里有不切实际的数据存在。但是,学生没有立即发现。于是,笔者故意不发表意见,微笑着看着学生们。稍作思考后,举手的人越来越多。笔者以一句“我们不可能有600米/分钟这么快的跑步速度”点醒学生:今后无论是自己解决问题,还是在自己编题设置数据时,都要尊重事实,注意数据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严谨美。
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此处设置“编题鉴题”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重在确保表现性评价的完成,需要学生调动高层次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整合、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
总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一线教师实施教学的准确定位。数学教师在备课和组织教学时,需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内隐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帮助学生触及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为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学东.结构性问题设计与高阶思维培养.基础教育课程[J],2019(1).
[2]张丽华.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思考.江苏教育[J],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