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领悟课文表层含义之下的深层意蕴,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语文阅读;弦外之音;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85-2
一般情况下,人们说话时表达意思需要直白晓畅、准确清晰。但在书面语表达中,有时因为内容或表达的特殊需要,作者有意不直接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采用“弦外之音”的表达。这种表达,有时不仅表达出文学语言的独特意蕴,还能呈现出特别的艺术效果。常言道“听话要听音”,这“音”既有重音之意,也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也就是听说的话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直接意思,而且是意思含蓄的话,甚至是另有所指的话。
由于阅历有限,积累不够,学生往往会错过这样的精彩。倘若能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与引领之下,拨开迷雾,窥得一二,那将是一种独特且有价值的体验。
一、前后对照,缘情及理
根据文本中的已言之意,推想文本之外未言之意。很多时候,文中已经说出的意思只是表象,要根据已说出的,抓住一些细节,通过逻辑关系推想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才能真正体会到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比如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第二次来鲁家后去祭祀时,四嫂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想:难道是四嫂开始体谅祥林嫂的辛苦,好意让她休息,不用做事了?显然没那么简单。
那么,“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文中这样写道,“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那时候,虽然祥林嫂是寡妇,鲁四老爷也是皱了皱眉头的,可是四婶没有“慌忙”,而是“不管”不顾地将祥林嫂留了下来。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祭祀”可是头等大事,不仅马虎不得,更要慎之又慎,与一切污秽和不吉利都是绝缘的。同样是祭祀,“第一次”里祥林嫂百无禁忌,“第二次”却没有插手的份儿,讪讪缩回来的手说明她其实听出了四嫂那句话的意思是:“你这种人败坏风俗,你摆的饭菜祖宗是不吃的!”从情感上来说,这无疑给了祥林嫂巨大的打击,学生们由此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同情。
但是,仅有同情又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通过对照分析,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将祥林嫂隔绝于当时所谓的“主流社会”之外的,就是以“祭祀”为代表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与不合理的封建礼教。这种跨越了千百年的伤痛,一直绵延至今,让学生们唏嘘不已。
二、结合背景,体察探究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文章的写作背景常常是不可忽略、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把钥匙,有了它才有了走进文本的可能。文本中那些作者难以理解、晦涩不明的心理都离不开特定背景下的解读。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的开篇这样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妻已睡熟好久了。”许多学生一下子就纠结在了“颇不宁静”上了,它既影响了作者欣赏荷塘月色的心境,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进程。
文章名为写景,可处处关情:“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些让人忍不住忖度的文字,让学生们根本无法安心“享受”那无边的荷塘月色。
当疑问累积到一定程度,学生探寻真相的欲望也空前高涨。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得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文章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其中的心酸苦涩不足为外人道也,恰恰是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之下,学生们渐渐领悟出了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显然“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那里走》)的弦外之音。读出了这种苦闷与彷徨,学生自然也能结合自身的思想经验,获得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情感体验了。
三、以己度人,合理想象
解读文本的时候,我们既要谨防成为高高在上、睥睨一切的评判者,也要尽可能地将自我带入文本,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借助生活经验,发挥合理想象,获得真实情感体验。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上过前线,也被俘过,更失去了妻子儿女和温暖的家,但他并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并没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仅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以破碎的心灵中的全部的爱去温暖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生命——同样在战争中一无所有的凡尼亚。
此前,饱尝失去亲人之痛的索科洛夫始终没有流泪,但是遇见凡尼亚后“我的热泪再也忍不住了”,直到文章的结尾处,他“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泪水”成了解读的关键,它为什么干涸?又为什么喷薄?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获得情感体验,笔者找来电影《一九四二》,周国平先生的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口头作文《假如我在雅安》等等。在假设和换位之间,在阅读与赏析之中,师生一起畅谈生命中的失去与拥有,追求与遗憾,想象那种在黑暗里寻找一丝光亮的体会。
学生逐渐明白“度尽劫波人虽在,心已成灰泪早干”的那种欲哭无泪,开始懂得“流泪的人生未必没有希望”的人生箴言,多少体会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真谛,更加清楚索科洛夫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之一。 关于本文的主旨,总是逃不过对战争的谴责,可是没有战争,人生就美满了吗?显然不是。借助“眼泪”,肖洛霍夫想要传递的是“假如生活的苦难无可避免,那我依然会含泪前行”。这一点对于将要踏足社会、已然承受一定压力的学生而言,显然更能产生共鸣,也更能丰富情绪体验、完善思维品质。
四、层层设问,水落石出
我们在探究“弦外之音”的路上,缘木求鱼往往容易走向固步自封,投石问路或许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慢慢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杨绛先生的小说《老王》,通过“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几个生活片断,塑造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文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老王给文革中备受折磨、艰难生活的钱钟书、杨绛先生送去鸡蛋和香油。女主人转身进屋去,老王赶忙止住说“我不是要钱”。
在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以“设问”的形式继续探究,整理如下:
1.老王不是要钱,那要的是什么?
老王不要钱,他只是来表示感谢,感谢“我”和家人曾经的帮助,他只要“我”和家人过得好一点。
2.“我”和家人的生活会因为老王送来的香油和鸡蛋而改变吗?
不会。这点“雪中送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对于物质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
3.那么,香油和鸡蛋是不是白送了?
当然不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香油和鸡蛋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它们不仅能让“我”和家人增加些许营养,更为身处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年代的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真情存在的。
……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然而“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想要探寻其中的弦外之音,就要走进文本、了解背景、抓住细节、调动情感、勇于发问,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生命的共鸣——高峰体验。
研究表明,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更加纯粹地成为他自己时,他就更能够与世界、与以前非我的东西融和。这就是说,对于自我同一性、自然流露、或者自我的最完满的获得,本身就是对于自我的超越、突破和超出。语文教学的社会化意义和人性化责任由此得以体现,恰恰印证了那句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关键词:语文阅读;弦外之音;感悟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85-2
一般情况下,人们说话时表达意思需要直白晓畅、准确清晰。但在书面语表达中,有时因为内容或表达的特殊需要,作者有意不直接说明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采用“弦外之音”的表达。这种表达,有时不仅表达出文学语言的独特意蕴,还能呈现出特别的艺术效果。常言道“听话要听音”,这“音”既有重音之意,也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也就是听说的话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直接意思,而且是意思含蓄的话,甚至是另有所指的话。
由于阅历有限,积累不够,学生往往会错过这样的精彩。倘若能够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与引领之下,拨开迷雾,窥得一二,那将是一种独特且有价值的体验。
一、前后对照,缘情及理
根据文本中的已言之意,推想文本之外未言之意。很多时候,文中已经说出的意思只是表象,要根据已说出的,抓住一些细节,通过逻辑关系推想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才能真正体会到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比如鲁迅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第二次来鲁家后去祭祀时,四嫂慌忙说:“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想:难道是四嫂开始体谅祥林嫂的辛苦,好意让她休息,不用做事了?显然没那么简单。
那么,“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文中这样写道,“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那时候,虽然祥林嫂是寡妇,鲁四老爷也是皱了皱眉头的,可是四婶没有“慌忙”,而是“不管”不顾地将祥林嫂留了下来。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祭祀”可是头等大事,不仅马虎不得,更要慎之又慎,与一切污秽和不吉利都是绝缘的。同样是祭祀,“第一次”里祥林嫂百无禁忌,“第二次”却没有插手的份儿,讪讪缩回来的手说明她其实听出了四嫂那句话的意思是:“你这种人败坏风俗,你摆的饭菜祖宗是不吃的!”从情感上来说,这无疑给了祥林嫂巨大的打击,学生们由此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同情。
但是,仅有同情又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通过对照分析,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将祥林嫂隔绝于当时所谓的“主流社会”之外的,就是以“祭祀”为代表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与不合理的封建礼教。这种跨越了千百年的伤痛,一直绵延至今,让学生们唏嘘不已。
二、结合背景,体察探究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文章的写作背景常常是不可忽略、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把钥匙,有了它才有了走进文本的可能。文本中那些作者难以理解、晦涩不明的心理都离不开特定背景下的解读。
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的开篇这样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妻已睡熟好久了。”许多学生一下子就纠结在了“颇不宁静”上了,它既影响了作者欣赏荷塘月色的心境,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进程。
文章名为写景,可处处关情:“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些让人忍不住忖度的文字,让学生们根本无法安心“享受”那无边的荷塘月色。
当疑问累积到一定程度,学生探寻真相的欲望也空前高涨。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不难得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文章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其中的心酸苦涩不足为外人道也,恰恰是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之下,学生们渐渐领悟出了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显然“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那里走》)的弦外之音。读出了这种苦闷与彷徨,学生自然也能结合自身的思想经验,获得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情感体验了。
三、以己度人,合理想象
解读文本的时候,我们既要谨防成为高高在上、睥睨一切的评判者,也要尽可能地将自我带入文本,设身处地、以己度人,借助生活经验,发挥合理想象,获得真实情感体验。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上过前线,也被俘过,更失去了妻子儿女和温暖的家,但他并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并没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仅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以破碎的心灵中的全部的爱去温暖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生命——同样在战争中一无所有的凡尼亚。
此前,饱尝失去亲人之痛的索科洛夫始终没有流泪,但是遇见凡尼亚后“我的热泪再也忍不住了”,直到文章的结尾处,他“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泪水”成了解读的关键,它为什么干涸?又为什么喷薄?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获得情感体验,笔者找来电影《一九四二》,周国平先生的散文《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口头作文《假如我在雅安》等等。在假设和换位之间,在阅读与赏析之中,师生一起畅谈生命中的失去与拥有,追求与遗憾,想象那种在黑暗里寻找一丝光亮的体会。
学生逐渐明白“度尽劫波人虽在,心已成灰泪早干”的那种欲哭无泪,开始懂得“流泪的人生未必没有希望”的人生箴言,多少体会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真谛,更加清楚索科洛夫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之一。 关于本文的主旨,总是逃不过对战争的谴责,可是没有战争,人生就美满了吗?显然不是。借助“眼泪”,肖洛霍夫想要传递的是“假如生活的苦难无可避免,那我依然会含泪前行”。这一点对于将要踏足社会、已然承受一定压力的学生而言,显然更能产生共鸣,也更能丰富情绪体验、完善思维品质。
四、层层设问,水落石出
我们在探究“弦外之音”的路上,缘木求鱼往往容易走向固步自封,投石问路或许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慢慢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杨绛先生的小说《老王》,通过“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几个生活片断,塑造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文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老王给文革中备受折磨、艰难生活的钱钟书、杨绛先生送去鸡蛋和香油。女主人转身进屋去,老王赶忙止住说“我不是要钱”。
在小组讨论的环节,学生以“设问”的形式继续探究,整理如下:
1.老王不是要钱,那要的是什么?
老王不要钱,他只是来表示感谢,感谢“我”和家人曾经的帮助,他只要“我”和家人过得好一点。
2.“我”和家人的生活会因为老王送来的香油和鸡蛋而改变吗?
不会。这点“雪中送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对于物质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
3.那么,香油和鸡蛋是不是白送了?
当然不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香油和鸡蛋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它们不仅能让“我”和家人增加些许营养,更为身处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年代的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人与人之间还是有真情存在的。
……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然而“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想要探寻其中的弦外之音,就要走进文本、了解背景、抓住细节、调动情感、勇于发问,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生命的共鸣——高峰体验。
研究表明,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更加纯粹地成为他自己时,他就更能够与世界、与以前非我的东西融和。这就是说,对于自我同一性、自然流露、或者自我的最完满的获得,本身就是对于自我的超越、突破和超出。语文教学的社会化意义和人性化责任由此得以体现,恰恰印证了那句陶行知先生的话,“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