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半腱肌转位悬吊治疗急性ACL合并膝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性ACL断裂并MCL损伤的4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A组21例为锚钉缝合组,B组24例为半腱肌肌腱转位悬吊组。A组男1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2.4±15.6)岁。B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1
【机 构】
:
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
:
韶关市2019年度科技计划立项(2019sn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半腱肌转位悬吊治疗急性ACL合并膝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性ACL断裂并MCL损伤的4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A组21例为锚钉缝合组,B组24例为半腱肌肌腱转位悬吊组。A组男1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2.4±15.6)岁。B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8~52岁,平均(31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临床高发,并且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上升。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而靶向药物出现耐药是结直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靶向药物耐药机制复杂,RAS、RAF突变等经典机制已被熟知,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其耐药机制以及如何阻断耐药是当下重点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综述几种靶向治疗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组织学类型。它与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显著相关,提示其预后较差。病理学诊断是识别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主要方法,其镜下典型的特征为“主、间质分离”,即排列成桑葚状的肿瘤细胞簇似漂浮在由透明的胶原纤维基质构成的空旷而清晰的空间中。因其发病率不高,目前在治疗方面尚无标准的治疗策略,但鉴于它高度的淋巴结和脉管侵犯倾向以及较高的局部复发率,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1937年,Blount[1]首次总结并报导了一系列以胫骨近端后内侧内翻、内旋畸形为表现,累及骨骺及干骺端的骺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并提出“胫骨内翻”这一概念。此后,对该病进行报导的文献称此类畸形为Blount病。Blount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初发现的时间常被作为Blount病的分型依据,可分为婴儿型(早发型)和青少年型(迟发型)。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16年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主要死因构成及年代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04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死亡病例,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性别、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的年代变化以及死亡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比例的年代变化。结果:2004年-2019年16年间我院收治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总数280042例,恶性肿瘤死亡5213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和恶性肿瘤死亡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前10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34.5%)、肝癌(9.8%)
腺肌瘤是由子宫内膜样腺体、特化子宫内膜样间质和形态良好的平滑肌束组成的良性肿瘤,常起源于子宫。子宫外腺肌瘤非常罕见,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容易导致误诊。国内外子宫外腺肌瘤的相关病例报告较少,诊治经验相对缺乏。本文报道了1例以经期下腹痛30年为主诉入院、有剖宫产史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术后病理诊断为卵巢腺肌瘤的病例。
目的评估分析多通道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中期疗效。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6~76岁,平均年龄(49.4±15.4)岁;右膝17例,左膝14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所有患者均接受多通道关节镜下病灶清理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通过对比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以来,目前已成为恢复脊柱稳定性的最常用手术方法之一[1]。尽管椎弓根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但固定失败的案例仍有发生,常见的问题包括螺钉的断裂、松动等。螺钉松动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螺钉松动主要是由于固定强度不足导致的,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6%~27.0%,而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其发生率甚至可能高达60%[3-5]。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骨螺钉界面强度[6],目前术者主要根据患者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影像学
目的评价带线锚钉结合钢缆减张法治疗髌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带线锚钉缝合结合钢缆环扎减张法治疗髌腱断裂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0~63岁,平均(35.0±13.5)岁;运动损伤4例,车祸伤2例,无自发性断裂患者。测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伸膝迟滞和术后大腿周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拍摄术前、术后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MRI
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内的一种氧依赖转录因子,通过介导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等过程,参与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缺氧微环境,HIF-1作为癌细胞适应低氧环境的激发因子,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与妇科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的发病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对HIF-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近年来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NPs)在疾病的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人工膜包裹的纳米粒子具有靶向性低、容易被免疫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识别等缺点。天然细胞膜具有特异性的靶向作用,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延长血液中的循环时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疾病治疗提供全新的技术方法和评估手段。本篇综述从人工膜修饰纳米粒子的应用局限性出发,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天然细胞膜修饰纳米粒子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棘手问题,可以给学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