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10多年来北约一直在为其前途与命运苦苦探索。但由于“盟主”美国自己也搞不清主要威胁来自何方,拿不定主意,所以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北约新战略失之含混,重点不明。9.11事件后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为对自身安全及西方利益最大的威胁,将反恐视为头等大事,并据此制订种种内外政策,北约作为美国全球军事体系的重要一环,也被纳入反恐战略之中,开始了以反恐为中心的大规模改造。2002年9月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了北约改造的目标,即希望它成为一个能够在全球范围展开行动的组织,能够“在我们利益受到威胁的任何地方采取行动,根据北约授权组织临时联盟,并为建立在不同任务基础上的临时联盟做出贡献”。去年11月召开的北约布拉格峰会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改革方向:突出反恐,将北约由防御性军事组织转变为打击恐怖主义组织和“无赖国家”的进攻性军事联盟;继续东扩,将北约覆盖区域扩展到北欧、东欧和东南欧;加强能力建设,从“以威胁为基础的计划”朝“以能力为基础的计划”方向转变,提高北约的预防冲突、快速反应和危机处理能力。会后北约秘书长罗伯逊称:布拉格峰会将使北约发生根本改变,一个新北约将横空出世。今年是布拉格峰会决议实施第一年,可以称之为北约历史上的大改革元年,一系列大动作已先后出台。
机构大“瘦身”
布拉格峰会确定的军事战略改革有三根支柱:快速反应部队、军事能力建设和指挥机构改革。指挥机构改革于今年6月份拉开帷幕,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做出决定,大规模精简军事指挥系统。这是冷战后北约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北约现有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另外,建立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的盟军改革司令部,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在比利时派驻一个工作小组。在战区层次,现有五个战区司令部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此外,在葡萄牙设立常设联军总部,仅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精简为六个,分别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此外,还有四个位于德国、丹麦、意大利、希腊的固定空军指挥中心,两个位于德、意的机动空军指挥中心。为便于空军机动指挥中心训练,将在西班牙派驻一个北约空军设施维护小组。此次大大简化军事指挥机构,将使北约变得更加“灵活、精干、有效”,既能更好地处理地区内出现的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又能作为一个远程干涉工具,让美国在欧洲以外进行干涉时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军队大转型
“瘦身”改革理顺了指挥体系,军队转型则以打造有力的反恐重拳为目的。为适应反恐需要,布拉格会议提出了军事能力建设的四大重点:安全、现代的通信和信息系统;迅速出击及长期驻守能力;密切合作,克敌制胜之道;防核生化能力。北约部分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已就此签署了两项协议,以提高北约战略空运和海运能力。建立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是军队转型的重要内容。这支部队预计在今年10月初步具备作战能力,到2006年10月最终成军。它将配备精确制导炸弹等高技术武器,并具有应对生化袭击的能力。它共有四个旅,约2.1万人,必要时可以迅速到达冲突地点,并能在没有后勤供给情况下维持一个月的行动。根据布拉格峰会决议,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可以对世界任何地区出现的潜在安全威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打一场高强度战争”(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拉尔斯通)。同时,北约还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把手伸到了中亚。7月上旬,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商讨军事合作事宜。8月11日,北约接手阿富汗维和行动。这是北约首次在欧洲大西洋地区以外执行主要任务,是从传统集体防御组织转变为全球干预工具的重要标志。
基地大迁移
北约目前正在酝酿二战以来美国驻欧部队最大规模的“换防行动”。美国防部打算削减欧洲驻军和军事基地数量,压缩驻德军事基地规模,同时在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和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建立一批新的军事基地。新建的基地规模将缩小,部队每三个月到一年轮换一次。此次驻军调整是美国全球海外基地调整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反恐战的隐蔽性、突发性和跨国性,美国国防部提出将灵活性、机动性和轻装备作为未来海外驻军发展方向。根据这一指导方针,美国海外驻军削减陆军数量,加强海空军力量,并采取分散部署,短期轮换等改革措施。这种调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中东地区,美国军事重心向伊拉克转移;在亚太地区,美国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经营新基地,对日、韩驻军做出调整,还筹划建立东北亚司令部。一系列调整都围绕《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所提出的“不稳定弧形地带”展开。北约位于这个弧形地带的西北部,与中东、巴尔干等动荡地区毗邻,是基地调整的重头戏。
难绕的坎儿
伊拉克战争凸显的欧美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这是北约改革绕不过的一道坎儿。美国希望在其主导下建立单极世界,伊拉克战争是第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也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标志性事件。但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北约越来越不甘心听命于美国,多极化世界是其追求目标。例如,美国要求北约出兵伊拉克执行维和任务,结果遭到北约拒绝。法国甚至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联合国授权,不能通过北约维和活动将美国的非法战争行为合法化。二是要求扮演关键性角色,“如果到伊拉克像波兰人、乌拉圭人一样去当清洁队,那法国军队会感到耻辱”。
在对北约改革的方向上欧美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战略目标上,虽然北约将反恐作为头等大事,但欧美关于恐怖主义的看法并不一致。美国认为反恐是一场战争,并指责欧洲没有认清恐怖主义的危害。而欧洲却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犯罪,而非一种战争行为。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方式不是通过军事手段,而是认清恐怖主义的根源,通过援助和合作,从经济和社会层面根本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其次,两者对于军事打击手段的合法性有不同认识。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具有先天的优越性,为了捍卫美国的地位和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北约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工具箱,需要时就从里面取出必要的工具,不合用就抛到一边。而欧洲认为自己与美国宣扬的权力政治不同,“正在超越权力,进入一个依靠法律、规则、国际谈判与合作进行自我控制的世界”,所以比较重视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强调通过合法手段来解决问题和争端,在动用北约军事手段时也强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第三,欧洲共同防务的发展势必与北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突。欧盟为改变在安全上离不开美国、被人称做“跛足巨人”的状况,1992年创立了欧洲军团,1999年又决定建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设置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政治和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以及总参谋部。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刺激了欧洲发展独立防务的雄心,法、德、比、卢四国4月底在布鲁塞尔召开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防务核心,带动欧洲共同防务建设。欧盟快速反应部队今年5月份已具备行动能力,可在60天内部署到位,至少能够完成一年以上的军事行动,并具备自主的情报、侦察、指挥和后勤保障能力。但欧盟快速反应部队与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到底如何分工,至今没有明确界定。
成为拼凑“志愿者联盟”的平台
除了战略观念差异外,伊拉克战争还凸显了美欧军事能力差距,这也将给未来北约军事行动带来很大困难。欧盟各国现有军事力量主要是针对本土防御作战而建立的,即没有足够的运载能力、远程投放能力和进攻能力,无法迅速部署,后勤保障能力也还不能适应其高度机动性的要求。北约吸纳的新成员军事装备落后,军事能力孱弱,更是难以与美军协同作战。发动阿富汗战争时,美国就曾因为协同作战存在困难拒绝了北约的参与。
尽管如此,北约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存在价值。目前进行的大规模改革有助于加强其军事打击能力和干预能力。但随着欧美矛盾发展,成员国军事能力差距拉大,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其作用和地位会受到影响。不少观察家认为,其松散化、政治化倾向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可能演变成美国拼凑“志愿者联盟”的平台。
机构大“瘦身”
布拉格峰会确定的军事战略改革有三根支柱:快速反应部队、军事能力建设和指挥机构改革。指挥机构改革于今年6月份拉开帷幕,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做出决定,大规模精简军事指挥系统。这是冷战后北约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北约现有的20个军事指挥机构将精简到11个。在战略层次,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和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合并为盟军作战司令部,总部设在比利时的蒙斯。另外,建立负责促进和监督军事改革的盟军改革司令部,总部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在比利时派驻一个工作小组。在战区层次,现有五个战区司令部精简为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一个设在荷兰布仑森,另一个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直属盟军作战司令部。此外,在葡萄牙设立常设联军总部,仅负责海上部署任务。在战术层次,现有13个下级作战司令部精简为六个,分别隶属于上述两个常设联军司令部。此外,还有四个位于德国、丹麦、意大利、希腊的固定空军指挥中心,两个位于德、意的机动空军指挥中心。为便于空军机动指挥中心训练,将在西班牙派驻一个北约空军设施维护小组。此次大大简化军事指挥机构,将使北约变得更加“灵活、精干、有效”,既能更好地处理地区内出现的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又能作为一个远程干涉工具,让美国在欧洲以外进行干涉时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军队大转型
“瘦身”改革理顺了指挥体系,军队转型则以打造有力的反恐重拳为目的。为适应反恐需要,布拉格会议提出了军事能力建设的四大重点:安全、现代的通信和信息系统;迅速出击及长期驻守能力;密切合作,克敌制胜之道;防核生化能力。北约部分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已就此签署了两项协议,以提高北约战略空运和海运能力。建立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是军队转型的重要内容。这支部队预计在今年10月初步具备作战能力,到2006年10月最终成军。它将配备精确制导炸弹等高技术武器,并具有应对生化袭击的能力。它共有四个旅,约2.1万人,必要时可以迅速到达冲突地点,并能在没有后勤供给情况下维持一个月的行动。根据布拉格峰会决议,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可以对世界任何地区出现的潜在安全威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打一场高强度战争”(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拉尔斯通)。同时,北约还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把手伸到了中亚。7月上旬,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商讨军事合作事宜。8月11日,北约接手阿富汗维和行动。这是北约首次在欧洲大西洋地区以外执行主要任务,是从传统集体防御组织转变为全球干预工具的重要标志。
基地大迁移
北约目前正在酝酿二战以来美国驻欧部队最大规模的“换防行动”。美国防部打算削减欧洲驻军和军事基地数量,压缩驻德军事基地规模,同时在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和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建立一批新的军事基地。新建的基地规模将缩小,部队每三个月到一年轮换一次。此次驻军调整是美国全球海外基地调整的一部分。为了适应反恐战的隐蔽性、突发性和跨国性,美国国防部提出将灵活性、机动性和轻装备作为未来海外驻军发展方向。根据这一指导方针,美国海外驻军削减陆军数量,加强海空军力量,并采取分散部署,短期轮换等改革措施。这种调整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在中东地区,美国军事重心向伊拉克转移;在亚太地区,美国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经营新基地,对日、韩驻军做出调整,还筹划建立东北亚司令部。一系列调整都围绕《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所提出的“不稳定弧形地带”展开。北约位于这个弧形地带的西北部,与中东、巴尔干等动荡地区毗邻,是基地调整的重头戏。
难绕的坎儿
伊拉克战争凸显的欧美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这是北约改革绕不过的一道坎儿。美国希望在其主导下建立单极世界,伊拉克战争是第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也是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标志性事件。但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北约越来越不甘心听命于美国,多极化世界是其追求目标。例如,美国要求北约出兵伊拉克执行维和任务,结果遭到北约拒绝。法国甚至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联合国授权,不能通过北约维和活动将美国的非法战争行为合法化。二是要求扮演关键性角色,“如果到伊拉克像波兰人、乌拉圭人一样去当清洁队,那法国军队会感到耻辱”。
在对北约改革的方向上欧美也有很大差异。首先在战略目标上,虽然北约将反恐作为头等大事,但欧美关于恐怖主义的看法并不一致。美国认为反恐是一场战争,并指责欧洲没有认清恐怖主义的危害。而欧洲却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犯罪,而非一种战争行为。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方式不是通过军事手段,而是认清恐怖主义的根源,通过援助和合作,从经济和社会层面根本解决恐怖主义问题。
其次,两者对于军事打击手段的合法性有不同认识。美国的新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具有先天的优越性,为了捍卫美国的地位和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包括北约在内的各种国际组织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工具箱,需要时就从里面取出必要的工具,不合用就抛到一边。而欧洲认为自己与美国宣扬的权力政治不同,“正在超越权力,进入一个依靠法律、规则、国际谈判与合作进行自我控制的世界”,所以比较重视国际组织和国际法,强调通过合法手段来解决问题和争端,在动用北约军事手段时也强调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第三,欧洲共同防务的发展势必与北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突。欧盟为改变在安全上离不开美国、被人称做“跛足巨人”的状况,1992年创立了欧洲军团,1999年又决定建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设置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政治和安全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以及总参谋部。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刺激了欧洲发展独立防务的雄心,法、德、比、卢四国4月底在布鲁塞尔召开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防务核心,带动欧洲共同防务建设。欧盟快速反应部队今年5月份已具备行动能力,可在60天内部署到位,至少能够完成一年以上的军事行动,并具备自主的情报、侦察、指挥和后勤保障能力。但欧盟快速反应部队与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到底如何分工,至今没有明确界定。
成为拼凑“志愿者联盟”的平台
除了战略观念差异外,伊拉克战争还凸显了美欧军事能力差距,这也将给未来北约军事行动带来很大困难。欧盟各国现有军事力量主要是针对本土防御作战而建立的,即没有足够的运载能力、远程投放能力和进攻能力,无法迅速部署,后勤保障能力也还不能适应其高度机动性的要求。北约吸纳的新成员军事装备落后,军事能力孱弱,更是难以与美军协同作战。发动阿富汗战争时,美国就曾因为协同作战存在困难拒绝了北约的参与。
尽管如此,北约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存在价值。目前进行的大规模改革有助于加强其军事打击能力和干预能力。但随着欧美矛盾发展,成员国军事能力差距拉大,美国联盟战略调整,其作用和地位会受到影响。不少观察家认为,其松散化、政治化倾向会越来越明显,未来可能演变成美国拼凑“志愿者联盟”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