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教学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其特征包括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的特征。教师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五个方面: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学习特性。学生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两个方面: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和内在的心理状态发生了积极的、持久的变化;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内涵 特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教学研究也得到了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重视。有效教学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是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有效教学的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而且统一的,即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同时,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学会反思、提升专业素质,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本文旨在明晰有效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显然,有效教学这一概念是舶来品。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及改革的实施,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有效教学的研究。
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从教师实践的角度看,“有效教学即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学生的教学”。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教完了教学内容”。②“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③从有效教学内在的结构看,“表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中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深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④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均衡协调的发展。那么,有效教学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⑤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指有效教学区别于无效、低效、甚至负效教学和一般的教学的外在的独特的表现和标志”。⑥姚利民教授把有效教学的特征归纳为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分别是: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地利用了时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⑥他对有效教学特征的概括既全面又贴切,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教学一线的教师理解起来也容易,但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宋秋前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五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⑦他的论述概括性强,而且很深刻。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这种概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效教学作为好的教学或者教学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用的新称呼,其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仍旧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们不能忽视能够胜任有效教学教师的本质特征和教学行为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经过有效的学习所发生的变化。因此,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分析有效教学的特征。
(一)教师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
教师层面上的有效教学是指能够顺利实施和担当起有效教学的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以及他们的教学行为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明显地把他们与从事低效、无效、负效,甚至一般教学的教师区别开。那么,能够胜任有效教学的教师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第一,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有效教学的教师的核心特征。师德修养指一个教师在从教之前数年的人性品质的汇合。我们能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体会到师德修养,就是他们的精神、气质、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融合。首先,有效教学的教师充满热情。对学生热情,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被热情包围的学生,很难不被感染。其次,有效教学的教师能够做到真正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从外在行为上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应对学生,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用目光给予热情的鼓励;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更是在了解清楚他们违反纪律原因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特别调皮的学生,有效教学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交流,用生命的力量使学生得到震撼,而不是采取不理睬,或冷眼相待,或专断地把学生赶出教室。
第二,教师广博的知识面、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有效教学教师最重要的特征。广博的知识面使教师在课堂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营造一种充满幽默、轻松、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开拓知识面的同时,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专业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对学科知识如数家珍,才能在备课时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教师在讲台上是用生命和热情与学生对话,学生怎么会不乐意接受,怎么会不感到学习的魅力呢?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涉猎,更容易使教师在任何时候想学生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和体谅他们。
第三,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有效教学教师的首要特征。一般来说,教学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组织课堂和管理课堂的能力。这些技能的掌握因人而异,但是有效教学的教师在这些能力方面都是卓越的。其一,有效教学的教师都具有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清晰易懂,学生能够在获取知识的第一个步骤上集中注意力,听懂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而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其二,有效教学的教师都具备清晰、工整和美观的板书能力。教师不但自己明晰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学生通过看黑板也一目了然。其三,有效教学的教师组织课堂和管理课堂的能力不但有效而且拥有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他们不但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有所发展。这种科学地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和持续的反思。在实践中和反思后,教师体会到课堂的亮点和不完美的地方形成的原因,逐渐形成无可言语的教学智慧。
以上简要论述了有效教学的教师自身的特征,下面分析他们教学行为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精心地设计教学,科学地实施教学和有效地评价教学;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及学习特性的准确把握。
首先,精心地设计、科学地实施和有效地评价是有效教学的过程保障。其一,精心地设计教学就是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肯定不会有效;教学有效,教师肯定在备课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考虑知识的来龙去脉,怎样讲述才是深入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水平,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准备是什么程度;什么样的难度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怎样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这所有的准备,只是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预设。预设科学合理,与实践的差距就小些,实施起来就容易一些,就能够生成一些预料之外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结果。其二,科学地实施教学是教师高效地利用时间,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资源和环境的结果,这是有效教学最为关键的特征。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的教学是灵活的、多样的和生成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智慧的熏陶和引导下步入知识的殿堂、体验生命的涌动。其三,有效地评价教学指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和体悟。教师要追问教学行动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能够从事有效教学的教师在操作层面的反思通常遵循这样一个步骤“我做了什么——我的做有效吗——我的做自身合理吗——我还能怎么做”。⑧教师的反思是他们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选择,也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来源。
其次,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特性和学习需求是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特性和学习需求是有年龄特点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不同的规律。胜任有效教学的教师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和规律,并把其作为教学预设的基础。学生自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协调统一的发展。
(二)学生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
学生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和内在的心理状态都发生了积极的、持久的变化。也就是说,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在课后也乐意学习和有动力学习。
有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感知到学生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表现在:学生明晰教学的目标;知道每节课的重难点;能够在听课时有所侧重,很少有小动作;回答问题时语言流利。学生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表现在:听讲时眼神有光彩、神态飞扬;回答问题时很自信;大部分学生的精神面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感。在有效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都符合上述情况。
“好的教学一般意味着,能促使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在教育目的上取得了最大的进展”。⑨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有兴趣学习和乐意学习,而且用他们的生命态和教师对话。这种心灵的碰撞使得上课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课堂上不但体验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的熏陶,更多的是使自身生命得到充实,个性得到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学生经过学习的附属结果,最重要的结果是学生发扬了个性,学会了学习,对学习的过程有了一种向往和痴迷的感觉。
注释:
①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07).
②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的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③⑦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
④龙宝新,陈晓瑞.有效教学概念的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⑤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06).
⑥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⑧刘庆昌.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J].课程·教材·教法,2006,(08).
⑨胡森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74.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内涵 特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教学研究也得到了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的重视。有效教学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是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着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有效教学的目标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而且统一的,即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的同时,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学会反思、提升专业素质,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本文旨在明晰有效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受到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显然,有效教学这一概念是舶来品。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及改革的实施,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有效教学的研究。
对有效教学的界定,学术界目前尚无定论。从教师实践的角度看,“有效教学即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学生的教学”。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而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而不是教师是否教完了教学内容”。②“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③从有效教学内在的结构看,“表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形态,它兼具了一切好教学的外在特征;中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是潜藏在好教学背后的教学逻辑;深层上,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境界”。④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均衡协调的发展。那么,有效教学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⑤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指有效教学区别于无效、低效、甚至负效教学和一般的教学的外在的独特的表现和标志”。⑥姚利民教授把有效教学的特征归纳为九个方面。这九个方面分别是: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的讲解;饱满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高效地利用了时间;激励了学生的学习。⑥他对有效教学特征的概括既全面又贴切,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教学一线的教师理解起来也容易,但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宋秋前教授认为有效教学的特征有五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学有效知识量高;教学生态和谐平衡;学生发展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⑦他的论述概括性强,而且很深刻。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这种概述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效教学作为好的教学或者教学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用的新称呼,其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仍旧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我们不能忽视能够胜任有效教学教师的本质特征和教学行为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经过有效的学习所发生的变化。因此,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分析有效教学的特征。
(一)教师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
教师层面上的有效教学是指能够顺利实施和担当起有效教学的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以及他们的教学行为所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够明显地把他们与从事低效、无效、负效,甚至一般教学的教师区别开。那么,能够胜任有效教学的教师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第一,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有效教学的教师的核心特征。师德修养指一个教师在从教之前数年的人性品质的汇合。我们能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体会到师德修养,就是他们的精神、气质、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融合。首先,有效教学的教师充满热情。对学生热情,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被热情包围的学生,很难不被感染。其次,有效教学的教师能够做到真正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从外在行为上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应对学生,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用目光给予热情的鼓励;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更是在了解清楚他们违反纪律原因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特别调皮的学生,有效教学的教师通过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交流,用生命的力量使学生得到震撼,而不是采取不理睬,或冷眼相待,或专断地把学生赶出教室。
第二,教师广博的知识面、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有效教学教师最重要的特征。广博的知识面使教师在课堂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营造一种充满幽默、轻松、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开拓知识面的同时,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专业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对学科知识如数家珍,才能在备课时将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并将其转化为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这样,教师在讲台上是用生命和热情与学生对话,学生怎么会不乐意接受,怎么会不感到学习的魅力呢?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涉猎,更容易使教师在任何时候想学生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和体谅他们。
第三,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是有效教学教师的首要特征。一般来说,教学技能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组织课堂和管理课堂的能力。这些技能的掌握因人而异,但是有效教学的教师在这些能力方面都是卓越的。其一,有效教学的教师都具有清晰、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清晰易懂,学生能够在获取知识的第一个步骤上集中注意力,听懂教师讲述的内容,进而理解、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其二,有效教学的教师都具备清晰、工整和美观的板书能力。教师不但自己明晰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而且学生通过看黑板也一目了然。其三,有效教学的教师组织课堂和管理课堂的能力不但有效而且拥有独特的方法和技巧。他们不但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有所发展。这种科学地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和持续的反思。在实践中和反思后,教师体会到课堂的亮点和不完美的地方形成的原因,逐渐形成无可言语的教学智慧。
以上简要论述了有效教学的教师自身的特征,下面分析他们教学行为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精心地设计教学,科学地实施教学和有效地评价教学;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及学习特性的准确把握。
首先,精心地设计、科学地实施和有效地评价是有效教学的过程保障。其一,精心地设计教学就是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肯定不会有效;教学有效,教师肯定在备课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考虑知识的来龙去脉,怎样讲述才是深入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水平,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准备是什么程度;什么样的难度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怎样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这所有的准备,只是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预设。预设科学合理,与实践的差距就小些,实施起来就容易一些,就能够生成一些预料之外的课堂氛围和教学结果。其二,科学地实施教学是教师高效地利用时间,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资源和环境的结果,这是有效教学最为关键的特征。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的教学是灵活的、多样的和生成的。学生能够在教师智慧的熏陶和引导下步入知识的殿堂、体验生命的涌动。其三,有效地评价教学指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和体悟。教师要追问教学行动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能够从事有效教学的教师在操作层面的反思通常遵循这样一个步骤“我做了什么——我的做有效吗——我的做自身合理吗——我还能怎么做”。⑧教师的反思是他们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选择,也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来源。
其次,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特性和学习需求是有效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特性和学习需求是有年龄特点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现出不同的规律。胜任有效教学的教师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和规律,并把其作为教学预设的基础。学生自然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三维目标上获得协调统一的发展。
(二)学生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
学生层面上有效教学的特征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外在的学习行为和内在的心理状态都发生了积极的、持久的变化。也就是说,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在课后也乐意学习和有动力学习。
有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感知到学生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表现在:学生明晰教学的目标;知道每节课的重难点;能够在听课时有所侧重,很少有小动作;回答问题时语言流利。学生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表现在:听讲时眼神有光彩、神态飞扬;回答问题时很自信;大部分学生的精神面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感。在有效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都符合上述情况。
“好的教学一般意味着,能促使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成绩。也就是说,这种教学在教育目的上取得了最大的进展”。⑨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但有兴趣学习和乐意学习,而且用他们的生命态和教师对话。这种心灵的碰撞使得上课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课堂上不但体验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的熏陶,更多的是使自身生命得到充实,个性得到发展。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学生经过学习的附属结果,最重要的结果是学生发扬了个性,学会了学习,对学习的过程有了一种向往和痴迷的感觉。
注释:
①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07).
②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的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③⑦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01).
④龙宝新,陈晓瑞.有效教学概念的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⑤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06).
⑥姚利民.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⑧刘庆昌.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J].课程·教材·教法,2006,(08).
⑨胡森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