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79-0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而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计算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在备课时仔细研读教材,明确目标,挖掘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预案,谋定而后动。例如:计算1.25×96×25,可以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怎么计算,然后引导观察各个数的特点,发现将96分解成8×4×3,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计算就方便多了。1.25×96×25=1.258×8×4×3×25=(1.25×8)×(25×4)×3=10×100×3=3000。再如计算13/17×18将第二个因数18变形为(17﹢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就比较方便。这两个例子都是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成比较简单的问题,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知识层面提高了,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轻松多了。
二、计算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五年级一班总人数43.5人”;“一张床长2分米”;“一间仓库的容积是240立方分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同学头脑中没有“数”的概念。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的计算技巧方法,讲求创新,不论计算的方法如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好的、有效的,简便计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简便计算中,125×32×25是一道经典的题目,数感好的学生,看到125就能想到8,看到25就能想到4,再利用拆数的方法将32拆成4和8,凑成1000和100。但是数感一般的学生,可能会用4和125凑成500,将25和8凑成200,这两种方法都对,但是显然前者的方法计算更加简便,这就需要数感。在教学简便计算时,可以让学生体会这两种不同的算法,在体验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前者的简便,使学生慢慢形成虽然都是凑整,但是比起几百、几千,凑成整一千、一百的数计算更加方便,提高对数的运算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计算教学要注重情境教学
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为了表现情境的精彩性而淡化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掌握,让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轨道;也不能在授课伊始时引入情境,因为情境的引入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但在接下来的新授和巩固过程中,又将之前设置的情境弃之不顾,这样就偏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另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境的选择要充分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别和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考虑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身心特点的不同等。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在数学教学中,令老师困扰的因素之一便是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高,即使是进行了反复的练习,还是没有太大的效果。且计算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将数字抄错了,如将9抄成了6、将1抄成7、将3抄成8等;有的学生将符号抄错了,如将除号抄成加号;还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算错结果等。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科目是一门非常严谨且细致的学科,不能以自己的粗心为借口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要让学生自己对计算错误的点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才可以逐渐降低计算错误率。学生没有审清楚题目就进行计算,是由于学生的总体感知能力较弱,更多的是只重视题目的表面现象,没有认真关注事物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老师要挑选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进行练习,量不用多,重要的是要精,还要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去做,避免出现计算基本的错误。同时多元化的练习形式是有效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之一。老师必须从实际的学习阶段和情况出发,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常用的训练形式有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对比练习、针对练习和反思练习等。这样不仅要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性,还确保计算的速度。
五、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人們对估算的计算方法运用得较多,然而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精确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在估算能力上非常薄弱,造成小学数学教学缺乏实践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估算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估算的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估算结果,可以引导学生再进行精细的计算,检验估算的数字与实际数值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能检验学生的精细计算技能,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公丕军,张晶.浅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79-0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而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计算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作为教师要更新观念,在备课时仔细研读教材,明确目标,挖掘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预案,谋定而后动。例如:计算1.25×96×25,可以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怎么计算,然后引导观察各个数的特点,发现将96分解成8×4×3,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计算就方便多了。1.25×96×25=1.258×8×4×3×25=(1.25×8)×(25×4)×3=10×100×3=3000。再如计算13/17×18将第二个因数18变形为(17﹢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就比较方便。这两个例子都是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归结成比较简单的问题,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知识层面提高了,有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轻松多了。
二、计算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五年级一班总人数43.5人”;“一张床长2分米”;“一间仓库的容积是240立方分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同学头脑中没有“数”的概念。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的计算技巧方法,讲求创新,不论计算的方法如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好的、有效的,简便计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简便计算中,125×32×25是一道经典的题目,数感好的学生,看到125就能想到8,看到25就能想到4,再利用拆数的方法将32拆成4和8,凑成1000和100。但是数感一般的学生,可能会用4和125凑成500,将25和8凑成200,这两种方法都对,但是显然前者的方法计算更加简便,这就需要数感。在教学简便计算时,可以让学生体会这两种不同的算法,在体验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前者的简便,使学生慢慢形成虽然都是凑整,但是比起几百、几千,凑成整一千、一百的数计算更加方便,提高对数的运算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计算教学要注重情境教学
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避免为了表现情境的精彩性而淡化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掌握,让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轨道;也不能在授课伊始时引入情境,因为情境的引入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但在接下来的新授和巩固过程中,又将之前设置的情境弃之不顾,这样就偏离了情境教学的初衷。另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境的选择要充分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别和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考虑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身心特点的不同等。
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在数学教学中,令老师困扰的因素之一便是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高,即使是进行了反复的练习,还是没有太大的效果。且计算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将数字抄错了,如将9抄成了6、将1抄成7、将3抄成8等;有的学生将符号抄错了,如将除号抄成加号;还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算错结果等。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科目是一门非常严谨且细致的学科,不能以自己的粗心为借口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要让学生自己对计算错误的点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才可以逐渐降低计算错误率。学生没有审清楚题目就进行计算,是由于学生的总体感知能力较弱,更多的是只重视题目的表面现象,没有认真关注事物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老师要挑选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进行练习,量不用多,重要的是要精,还要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去做,避免出现计算基本的错误。同时多元化的练习形式是有效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之一。老师必须从实际的学习阶段和情况出发,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常用的训练形式有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对比练习、针对练习和反思练习等。这样不仅要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性,还确保计算的速度。
五、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人們对估算的计算方法运用得较多,然而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精确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在估算能力上非常薄弱,造成小学数学教学缺乏实践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估算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估算的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估算结果,可以引导学生再进行精细的计算,检验估算的数字与实际数值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能检验学生的精细计算技能,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公丕军,张晶.浅谈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