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文化不但是中国社会当中的主流文化,而且其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应用价值。本文从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儒家优秀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儒家教育思想;渗透
纵观我国多年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从“五讲”到“四美”到“三热爱”,再到如今新课改所提倡的“道德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等,素质教育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教育目标非常明确,方向也并无问题,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指标的盲目追求与教育观念的淡漠,而儒学文化中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却可以给教师以启发与警示,使其能够很好地转变教学态度与方式。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对儒家文化略有研究,并对其中的一些先进教育思想感触颇深,并围绕“以德为重,言传身教”与“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这两个方面对儒家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了如下研讨。
一、以德为重,言传身教
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与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文化解放、思想自由,但是历经数个朝代、近千年的文化思想积淀已经渗入到了民族的骨子里,使得我国的文化当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重德”倾向。国门打开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来往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除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也有着许多排斥的现象,国民一味追求所谓的“国际文化”,并盲目地将开放型外来文化视为先进文化,却对自己国家含蓄的儒家思想与文化熟视无睹,甚至嗤之以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民素质水平的普遍降低,也使得我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受到诸多质疑,例如,在国外的很多旅游胜地,一些类似于“情不要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警示標语都会将汉字形式醒目地标示在第一位,甚至于一些国外景区的公共厕所单单使用汉语标示着“手纸入篓”、“便后冲水”等提示语,看起来格外刺目。有人会说,这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这一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故意为难。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丝毫的道理,但解释起来却是差强人意,我国有句俗语:“无风不起浪。”假如我国的国民素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还会给他人以话柄吗?笔者深以为,我国的经济水平固然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但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却还是“慢了半拍”,而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最根本,最直接,同时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从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抓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儒圣孔子在其一系列论述中指明了道德对知识的统率作用,使笔者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深知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长远意义,也深知教师在德育当中所扮演的“榜样”角色,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位儒学的鼻祖还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谨记身为教师重要的榜样作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与品质修养,在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近乎完美地对这一教育思想进行了实践,《论语·学而》当中记录了其相关言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个性的认识与分析,以至于达到了“只用一个字便可以准确概括学生秉性”的地步,进而为其施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笔者对此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够达到因其‘材’而施教的目的啊!若缺乏了这个必要的教育前提,‘因材施教’一说又从何谈起呢!”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地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对其学习情况与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真实与全面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孔子学习精神及教育思想的高度体现,也是其广为后人流传的一句名言,其中的“诲人不倦”便是笔者在此重点研讨的话题。“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孔子一生收了三千名徒弟,面对人数如此众多的弟子,孔子并没有丝毫厌倦、抱怨的心态,而是耐心教导这些弟子,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最终培养出了有名的“七十二贤人”。“诲人不倦”是教育者责任心的体现,这种教育教学的精神与态度值得笔者在内的广大教师去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去应用和发扬。
笔者在上文中围绕“儒家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这一教育论题展开了探讨,并据此发表了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笔者不胜感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儒家教育思想;渗透
纵观我国多年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从“五讲”到“四美”到“三热爱”,再到如今新课改所提倡的“道德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等,素质教育被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教育目标非常明确,方向也并无问题,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指标的盲目追求与教育观念的淡漠,而儒学文化中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却可以给教师以启发与警示,使其能够很好地转变教学态度与方式。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对儒家文化略有研究,并对其中的一些先进教育思想感触颇深,并围绕“以德为重,言传身教”与“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这两个方面对儒家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展开了如下研讨。
一、以德为重,言传身教
中国素来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与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文化解放、思想自由,但是历经数个朝代、近千年的文化思想积淀已经渗入到了民族的骨子里,使得我国的文化当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重德”倾向。国门打开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来往日益密切,随之而来的除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也有着许多排斥的现象,国民一味追求所谓的“国际文化”,并盲目地将开放型外来文化视为先进文化,却对自己国家含蓄的儒家思想与文化熟视无睹,甚至嗤之以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民素质水平的普遍降低,也使得我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受到诸多质疑,例如,在国外的很多旅游胜地,一些类似于“情不要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警示標语都会将汉字形式醒目地标示在第一位,甚至于一些国外景区的公共厕所单单使用汉语标示着“手纸入篓”、“便后冲水”等提示语,看起来格外刺目。有人会说,这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这一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与故意为难。这种说法不能说没有丝毫的道理,但解释起来却是差强人意,我国有句俗语:“无风不起浪。”假如我国的国民素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还会给他人以话柄吗?笔者深以为,我国的经济水平固然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但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却还是“慢了半拍”,而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最根本,最直接,同时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从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抓起,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儒圣孔子在其一系列论述中指明了道德对知识的统率作用,使笔者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笔者深知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的长远意义,也深知教师在德育当中所扮演的“榜样”角色,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位儒学的鼻祖还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谨记身为教师重要的榜样作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与品质修养,在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近乎完美地对这一教育思想进行了实践,《论语·学而》当中记录了其相关言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个性的认识与分析,以至于达到了“只用一个字便可以准确概括学生秉性”的地步,进而为其施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笔者对此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地、深入地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够达到因其‘材’而施教的目的啊!若缺乏了这个必要的教育前提,‘因材施教’一说又从何谈起呢!”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地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对其学习情况与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真实与全面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活动,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孔子学习精神及教育思想的高度体现,也是其广为后人流传的一句名言,其中的“诲人不倦”便是笔者在此重点研讨的话题。“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孔子一生收了三千名徒弟,面对人数如此众多的弟子,孔子并没有丝毫厌倦、抱怨的心态,而是耐心教导这些弟子,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最终培养出了有名的“七十二贤人”。“诲人不倦”是教育者责任心的体现,这种教育教学的精神与态度值得笔者在内的广大教师去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去应用和发扬。
笔者在上文中围绕“儒家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这一教育论题展开了探讨,并据此发表了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笔者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