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初次跨入小学,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兴趣是引领他们步入新知识大门的最好老师,也是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勇于探索的巨大内驱力。如何激发、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谈几点切身体会:
一、以生活情境来激发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的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儿童好奇、爱玩的特点,在导课时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我找出一些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在图片上贴上大青蛙和小青蛙捕捉虫子的数字,然后再问学生这些青蛙一共捕捉了多少只虫子,以此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也使学生感到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
二、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把儿歌引用进来,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s像钩子,6像口哨,7像银锄,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以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然后,我问学生:“看看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又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之后再启发学生思考: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四、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不断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得以保持。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致因教法而产生厌烦感,不断巩固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善用表扬与奖励来激发兴趣。对于天真好学的一年级儿童来说,表扬和奖励无疑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兴趣的助推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唤醒他们的学习需要。
如:可以制定一个奖励制度,让他们渴望受到表扬、得到奖品,让他们明白想要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必须要把数学学好,告诉他们:理想、愿望与学好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现在学好了数学你的愿望才可能实现。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表扬和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某个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或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应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奖励,可以采用鼓掌表扬,或奖励一个小红星、小奖品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老师应以鼓励为主,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以合作交流来激发兴趣。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合作交流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又一良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多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练习、实践的机会,多给学生搭建主动参与、自我学习的舞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在一年级的复习课中,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轮流当“老师”,通过一问一答,复习旧知识,并在各小组内开展问答式学习,这样不仅增添了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自然、愉快,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合作探究精神,大家在其中相互学习,促优补差,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总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喜欢数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打下“乐学”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
一、以生活情境来激发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的内容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儿童好奇、爱玩的特点,在导课时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青蛙吃害虫”时,我找出一些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青蛙能做什么,是谁的好朋友?接着在图片上贴上大青蛙和小青蛙捕捉虫子的数字,然后再问学生这些青蛙一共捕捉了多少只虫子,以此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个导入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也使学生感到要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
二、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把儿歌引用进来,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s像钩子,6像口哨,7像银锄,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以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然后,我问学生:“看看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又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之后再启发学生思考: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四、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为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不断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得以保持。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致因教法而产生厌烦感,不断巩固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善用表扬与奖励来激发兴趣。对于天真好学的一年级儿童来说,表扬和奖励无疑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兴趣的助推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唤醒他们的学习需要。
如:可以制定一个奖励制度,让他们渴望受到表扬、得到奖品,让他们明白想要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必须要把数学学好,告诉他们:理想、愿望与学好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现在学好了数学你的愿望才可能实现。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表扬和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当某个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或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应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奖励,可以采用鼓掌表扬,或奖励一个小红星、小奖品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老师应以鼓励为主,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以合作交流来激发兴趣。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合作交流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又一良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多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练习、实践的机会,多给学生搭建主动参与、自我学习的舞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在一年级的复习课中,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轮流当“老师”,通过一问一答,复习旧知识,并在各小组内开展问答式学习,这样不仅增添了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自然、愉快,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合作探究精神,大家在其中相互学习,促优补差,都有机会当“小老师”,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总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喜欢数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而打下“乐学”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