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内科收治的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好转57例,病患获救率90.48%,其中,转上级医院12例。死亡率9.52%;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较常见的内科急症,医护人员的处理、观察及护理是否及时恰当,关系到患者的预后,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病患获救率。
【关键词】 急性心梗 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3-01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本院内科在4年中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63例,现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内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3例,其中,男3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6.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前壁23例,下壁21例,前壁合并下壁7例,前间壁12例。合并心律失常3例,心衰4例。
1.2 临床症状及诊断
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2天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胸骨后疼痛,无原因的疲乏无力?气短等前驱症状,心前区剧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易用硝酸甘油缓解,病人伴有紧张,焦虑等精神症状,心电图检查,即可确定诊断?
1.3 处理
给予卧床休息、给氧、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胸痛等变化。及时有效的止痛及镇静,以缓解疼痛。纠正心功能不全及休克,防治心律失常,保护缺血性心肌?给予增加氧和能量的供应,减少心肌耗氧量的相应治疗,减轻缺血损伤及缩小梗死范围;积极治疗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迅速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内,急性期卧床休息1~2周,避免不必要的翻动,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患者的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等均由护理人员协助。谢绝探视,避免患者因情绪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避免精神紧张,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梗阻范围扩大。
2.2 立即给氧:心脏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缺氧即发生心肌损伤。所以应立即给予低流量的持续性吸氧,病情一般者每分钟2~4L,严重患者每分钟4~6L,并连续7d。以增加心肌血氧供给,改善缺氧,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控制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在吸氧期间,保持鼻腔通畅,并且每天调换氧气鼻导管1~2次。
2.3 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认真执行医嘱,配合医生给予镇静止痛治疗;频发室早者,予利多卡因静滴滴注;心源性休克者,在止痛、纠酸的同时,给予多巴胺静滴;室颤者或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除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药物应用的心肺复苏抢救。所有患者到医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及时相应的治疗。
2.4 心电监护: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肌梗塞24h之内,是急性心梗致死原因之一,所以给予连续心电监测,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血压、心率、胸痛、出汗、尿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神志等,控制输液速度,注意保暖,按医嘱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猝死。
2.5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症状反应剧烈,患者极度不适,往往产生濒死感,另外,当医生告诉其患者患有“心脏病”时,患者由此产生紧张、恐慌、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而家属的紧张、担心均会感染病人,可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病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进行及时、必要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病人入院后,多与患者进行交谈,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想法,有针对性的给予解释、安慰, 采取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相关医学知识,让其知晓自己的病情,治疗计划;在心脏监护病房时,看到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以及身处陌生的、充满仪器的环境,也使病人由此产生不安,因此,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应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同时向患者说明监护设备、监测仪器的作用、消除恐惧心理,以及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安全感,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 转运
3.1 急性心机梗塞病人只有在心率、心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方可考虑转运;当病人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时,至少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进行护送;转科或者转院前,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防止在转送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联系好有关科室或者医院作好准备工作;转运中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防止脱落及渗漏;转运过程中应配备抢救药品,如 利多卡因;西地兰;异丙肾上腺素等;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病指征;转运时给予患者绝对平卧位,最好睡在硬板上,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时,便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4 结果
63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好转57例(90.48%),其中,转上级医院12例。死亡6例,死亡率9.52%。
5 讨论
对心肌梗死病人,在采取相应治疗的同时,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抢救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即使梗塞面积较大,有并发症,只要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加上精心护理,病人仍可痊愈。否则,如护理不当会产生相反效果,由此可见精心护理在心肌梗死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医嘱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病患获救率,对病人的下一步救治奠定了基础。另外,急性心机梗塞病人的急救和转运过程中处理是否准确恰当,对以后的进一步治疗和病情预后起着关键作用,护理人员需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李保,史世平,安健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学杂志,2003,32(1):9-10
[2]潘宁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2004.19(9):837-839
[3]范颖英,杨玉新.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1,169-170
【关键词】 急性心梗 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3-01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本院内科在4年中共收治急性心梗患者63例,现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内科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3例,其中,男35例,女28例,平均年龄56.5岁。心电图检查显示梗死部位:前壁23例,下壁21例,前壁合并下壁7例,前间壁12例。合并心律失常3例,心衰4例。
1.2 临床症状及诊断
多数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1~2天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的胸骨后疼痛,无原因的疲乏无力?气短等前驱症状,心前区剧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易用硝酸甘油缓解,病人伴有紧张,焦虑等精神症状,心电图检查,即可确定诊断?
1.3 处理
给予卧床休息、给氧、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胸痛等变化。及时有效的止痛及镇静,以缓解疼痛。纠正心功能不全及休克,防治心律失常,保护缺血性心肌?给予增加氧和能量的供应,减少心肌耗氧量的相应治疗,减轻缺血损伤及缩小梗死范围;积极治疗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迅速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内,急性期卧床休息1~2周,避免不必要的翻动,以降低新陈代谢,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患者的洗漱、饮食、翻身、大小便等均由护理人员协助。谢绝探视,避免患者因情绪激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心律失常。避免精神紧张,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梗阻范围扩大。
2.2 立即给氧:心脏对缺氧十分敏感,一旦缺氧即发生心肌损伤。所以应立即给予低流量的持续性吸氧,病情一般者每分钟2~4L,严重患者每分钟4~6L,并连续7d。以增加心肌血氧供给,改善缺氧,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控制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在吸氧期间,保持鼻腔通畅,并且每天调换氧气鼻导管1~2次。
2.3 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认真执行医嘱,配合医生给予镇静止痛治疗;频发室早者,予利多卡因静滴滴注;心源性休克者,在止痛、纠酸的同时,给予多巴胺静滴;室颤者或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除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药物应用的心肺复苏抢救。所有患者到医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及时相应的治疗。
2.4 心电监护: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肌梗塞24h之内,是急性心梗致死原因之一,所以给予连续心电监测,护理人员密切观察血压、心率、胸痛、出汗、尿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神志等,控制输液速度,注意保暖,按医嘱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猝死。
2.5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症状反应剧烈,患者极度不适,往往产生濒死感,另外,当医生告诉其患者患有“心脏病”时,患者由此产生紧张、恐慌、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而家属的紧张、担心均会感染病人,可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病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进行及时、必要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病人入院后,多与患者进行交谈,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的想法,有针对性的给予解释、安慰, 采取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相关医学知识,让其知晓自己的病情,治疗计划;在心脏监护病房时,看到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以及身处陌生的、充满仪器的环境,也使病人由此产生不安,因此,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应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同时向患者说明监护设备、监测仪器的作用、消除恐惧心理,以及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安全感,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 转运
3.1 急性心机梗塞病人只有在心率、心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方可考虑转运;当病人要求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时,至少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进行护送;转科或者转院前,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防止在转送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联系好有关科室或者医院作好准备工作;转运中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防止脱落及渗漏;转运过程中应配备抢救药品,如 利多卡因;西地兰;异丙肾上腺素等;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病指征;转运时给予患者绝对平卧位,最好睡在硬板上,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时,便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4 结果
63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精心的护理,病情稳定好转57例(90.48%),其中,转上级医院12例。死亡6例,死亡率9.52%。
5 讨论
对心肌梗死病人,在采取相应治疗的同时,严谨、周密的护理措施是抢救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即使梗塞面积较大,有并发症,只要给予积极的综合治疗加上精心护理,病人仍可痊愈。否则,如护理不当会产生相反效果,由此可见精心护理在心肌梗死中占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在严格执行医嘱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全身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病患获救率,对病人的下一步救治奠定了基础。另外,急性心机梗塞病人的急救和转运过程中处理是否准确恰当,对以后的进一步治疗和病情预后起着关键作用,护理人员需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李保,史世平,安健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J].山西医学杂志,2003,32(1):9-10
[2]潘宁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2004.19(9):837-839
[3]范颖英,杨玉新.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