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白
(作者系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博士、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会长、柯氏策略咨询公司总裁)
在靠近美国太平洋海岸乡村的家里,我日常花费大量时间整理“有关中国的推荐书目”,这个清单列出我每周推荐的中国方面的书籍和资料。通常我会与朋友和同事们分享这个书单,这个工作似乎也一直比较受欢迎。
如今,有关中国的阅读材料很多,既有英文的也有中文的。而且网络上也有很多资源,人们几乎可以随时查到各种资讯。对于我的读者,我也想尝试着根据我的判断来推介大家感兴趣的新书。
尽管向中国以外的读者(尤其是美国读者)推荐有关中国的书目并不很难,但是我却很少考虑为中国的读者推荐什么。毕竟,中国是中国人的,我又有何资格为大家推荐有关中国的书呢?况且,我每周推荐的书目大多是英文的,中国的读者可能并不容易获取这些书。
然而这一次,我着实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虽然这本书与中国没有多少关系,但是当我用所谓“中国通”的眼光阅读它时,深感此书发人深省,并相信可以在中国的读者中找到知音。
这本书在2013年以英文出版,不知如今它是否有了中文版。作为我第一次向中国读者推荐的书,我同时也想将它推荐给中国的出版人,并盼望它有一个精彩的中文译本。
这是一本什么书呢?它名为:《我的乐土:以色列的成就和悲剧》 ( My Promised Land: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Israel)。这本由以色列记者兼作家阿里·沙维特(Ari Shavit)写作的书,是对以色列历史、文化、政治与地理环境的一次意味深长的个人反思。
作者以年代为顺序展开叙述,从19世纪90年代他的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曾祖父前往巴勒斯坦旅行开始,一直讲述到现在。在对从过去到现在的漫长叙述中,作者逐渐增加了对以色列重要人物的访问,其中既有教育家也有商人,既有战士也有政治家以及宗教领袖。访谈中,作者融入了个人的反思,对读者形成强烈的冲击力。
从写作上来看,这本书文字优美,读起来令人十分享受;如果此书有机会在中国出版,我特别希望它的中文翻译能够体现出原文的精妙。
话说到此,有人不禁要问:中国人为何要去关注一本由以色列作家写的书呢?
的确,沙维特的书并不包含直接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从表面上看,中国与以色列这两个国家的相同之处甚少。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以色列成立不足70年;中国的人口超过13亿,以色列却只有800余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约有1.5万亿美元的财富,而以色列2013年的GDP不足3000亿美元,居世界第49位——但是按标准算法,以色列的人均GDP几乎是中国的四倍。
然而,对以色列和中国进行这样一对一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对那些高度关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来说,《我的乐土》一书能够提供很多思考的空间。对此,我略举几例。
第一,沙维特所描述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深深植根于创伤性事件的现代历史,而中国亦是如此。以色列人梦想回到历史“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与中国革命家们梦想在崩塌的古老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中国,这两大历史事件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
以色列国在成立之前经历过纳粹大屠杀,之后又经历了1948年与周边阿拉伯邻国的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在同一时期成立,此前同样遭受常年的外国入侵与占领,之后又经历了血腥的内战。20世纪早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提出救亡的口号;直到1949年,毛泽东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中国与以色列的诞生都经历了长久而暴力的抗争。
沙维特描绘的以色列不局限于领土。对他来说,以色列是对广泛、古老以及持续文化传统的继承,是一种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以及集体认同的传承。对他来说,如今的以色列是一个深深植根于历史意识的现存实体,而非只是一个政治或军事组织。他笔下有游览各种历史古迹的描述,那些地方发生的大事件甚至早于基督诞生。一方面,沙维特笔下的以色列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国家,而另一方面,它的本质身份则源自古代的文化传统,并在现代得以保持与复兴。
第二,读着沙维特讲述的以色列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中国。尽管当代许多国家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但是也许没有哪个国家能比中国更了解文化传承的内涵了。当今儒家思想的复兴便是典型例子。尽管年轻一代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与文化遗产接触较少,但儒家思想无疑仍是构成中华民族与中国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
因此,在我看来,当代的中国与以色列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其一是忠实于20世纪“建国一代”的精神与价值观的挑战。其二则是在建设强大现代化国家的同时,如何保持文化持续性的挑战。
当然,两国的情况并非完全一致:中国有着政府主导下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运动,而以色列没有。在以色列,日益壮大的“正统的犹太教”的信奉者是一个极度虔诚的团体,他们坚持古代的宗教习俗与社会传统,有时还会与其他以色列人产生冲突。但是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团体,如今中国的文化遗产更多的是保存在博物馆里,而非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尽管如此,沙维特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仍能够引发中国读者的思考。
此外,此书的每一章都有一个单独的主题。比如,我最喜爱的一章讲述的是几个在几十年前白手起家以色列商人的故事。如今他们掌管着以色列颇具影响力的大型实业。读着这些企业家的故事,他们对未来的远见、辛勤的工作以及察觉商机的敏锐眼光,让我想起当代中国一些创业家的故事。与此类似,沙维特在书中讲述了以色列如何依靠聪明且勇于创新的人民建立起强大的高科技产业,这也让我想起如今中国制定人才战略,促进自主创新,掀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的浪潮——尽管二者有所不同。 书中另一章所讲述的以色列核武器发展的历程,也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当然,故事中很多因素与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发展核武器的“应急方案”不同。但是两国核武器开创者的主观能动性、行动的机密性、难以估量的决心与团结一致是相类似的。当然,中国及以色列开发核武器的历程至今还保留着很多秘密,但是沙维特的故事十分引人入胜,相信对中国核武器研发历史有兴趣的人同样也会被沙维特书中的描述所吸引。
《我的乐土》一书对于我这样密切关注中国的观察家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因为与大部分国家相比,以色列人与中国人都有大规模海外离散的经历——有着共同的文化与语言认同的人们背井离乡。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是如何下定决心前往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定居的?在历史大离散时期的中国与犹太社会团体是如何兴起与衰败的?这都是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连接以色列人与他们家庭成员的纽带(尤其是身处美国的以色列家庭,多数欧洲中东部的犹太人被纳粹清洗了)是很紧密的,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沙维特十分担心犹太人被美国的生活方式所同化,从而削弱他们对犹太文化传统的认同感,以及对自己的祖国以色列的疏离。中国人在北美及世界各地的海外移民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我认为是有的,对于这两个群体的异同也会在读者阅读此书时引发思考。
我想留在最后谈的,是沙维特书中最为悲剧也是最敏感的部分。书中详细讲述了早期复国主义者与巴勒斯坦及阿拉伯世界的共存愿望如何恶化成后来的独立战争,然后演变成如今无法调解的以色列与阿拉伯冲突。其中一些章节读起来让人十分痛心。1948年,阿拉伯人被成立之初的以色列军队驱逐出自己的家园,沙维特用引人入胜的细节详细描述了以色列建国者在1967年战争中夺来的阿拉伯土地上建立犹太定居点的运动。
如今,定居点运动无疑仍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平谈判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但是,正如沙维特戏剧性的描述一样,这也是以色列人以及以色列开放且喧闹的政治世界中最有分歧的问题之一。虽然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尽相同,但沙维特对这一不幸且无法调解的问题的反思也会在中国读者中引发些许共鸣。
这本书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作者的洞察力。他愿意并且能够公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袒露自己对祖国、民族、历史与未来的观点。沙维特先生展现出来的同理心乃至于对冲突中另一方将心比心的品质,赋予了此书最根本的人文关怀,这种情怀与他生动流畅的写作风格一起,提升了读者对此书的阅读感受。但是在书的结尾,他认为同理心并不足以解决不可调和的问题。
坦白地说,在我读过的当代中国人的写作中,这样的同理之心并不常见——也许,大国并不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对方——这样的同理心在美国也很少见。
如果《我的乐土》一书能够译成中文出版,我期待中国的读者对这样盈溢着同理之情的感人作品的反应。
(译/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