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实践

来源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属性处于相对必要的要求。加强现代医学生的科研和德育,创新意识的塑造,是当前高等临床医学发展的国际趋势。新的发展趋势。探索为医学本科毕业生创造创新人才的途径已成为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内容通过分析当前医学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明确提出完善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改革创新教学策略,拓展创新能力实验,基本建设创新能力师资队伍,完善规章制度和科学研究。方法是增强医学毕业生自主创新能力,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为医学毕业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护理本科;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实践;
  引言
  如今,人口老龄化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了大量规定。预计众多高素质医学人才能够在多个保健品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自主创新素养融入现阶段应用型医学院校相对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是医学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科研攻关的难题。
  1.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护理专业涉及的课程较多,包括前言基础知识、医学专业基本技能等。在医疗保健行业,涉及不同类型的妇产科护理、社会发展医疗等。学院和大学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现有人才的培养上,现有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比较宽泛,技术和专业特色不突出,危及学生护理核心理念的形成。
  1.2课程体系专业不突出
  由于教学内容相对较多,课程内容进度安排有序。学员首先要学习和培训通识教育和基础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上相对较晚。理论内容较少,危及学生的操作过程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学生应用工作结合实际专业技能的能力相应较弱。
  1.3教学及考核方法及手段单一
  据分析,在我国护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策略仍占很大比重。大多是教师解读学生听力的方式,在很大的层面上干扰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教学考核机制很多。选拔以期末考试为准。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核心影响力,危及学生水平和素养的塑造。
  2.护理本科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实践措施
  2.1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科毕业生培养计划是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目标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的全局性、针对性指导性文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创新自主创新塑造方式,对于提高医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实践教学
  (1)从初期接触临床医学、接触患者入手,增加对临床医学、门诊、岗位的了解和掌握。在临床医学实习全过程中,精心策划实习导师的实习计划,优化实习内容,精心挑选实习生病历;严格挑选临床医学指导师和实习教师,对指导教师和实习教师进行相应的规定和培训,规范教学套房。
  (2)设计全面创新的综合实践课程计划,利用模拟教学管理系统开展具体的练习和练习,强化基础和初级专业技能,融合基础护理、妇产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社区新项目对护理等实践活动进行合理配置,以工作组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协同模拟模拟。结合实际,强化大学生的质量意识、救援观念、爱伤观念、团队合作观念。结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常识应用能力和应急处置工作能力,提高学生时间观念,让学生结合实际体验感受生命的可贵,感受职业能力与健康活力的关系,增强学生的主动操作性和热情。
  2.3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師是科技知识和科技动作的宣传者,是培养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实施者。师资队伍是否保持良好的办学宗旨,是否具备科研创新的精神和实力,对于塑造高素质的自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采取以下对策:
  (1)高校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深造,节省留学期间的职位、工资和奖励。对因学术成就回国的优秀教师,高校将给予额外资金保护。课题研究在中国继续并进一步扩展。
  (2)医学科学院每周组织一次博士论坛,详细介绍博士??生的进展和科研方面的不足。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办法。
  (3)医学科学院举办“药学专家论坛”,邀请著名医学专家来校讲学,提供与名人交流培训的机会,开阔教师眼界,掌握最前沿的——边缘科学研究动态。
  2.4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原有的护理课程内容培训中,忽略了同学的核心影响。这种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护理优秀人才,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核心影响力,充分利用教育者的结构正确引导效果,在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择项目教学法和丰富的实例课堂教学方式、情景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训练,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塑造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2.5依托国际交流项目,拓展学生的视野,孵育创新精神
  新的国际合作项目是拓展学生视野的绝佳方式。在国际合作中,坚持交流合作标准,构建交流协调国际合作新的项目管理体系。利用技术专业自主创新实践活动服务平台,输出社会主义民主医疗新项目,与国外合作伙伴交流关系。此外,依托科技类专业自主创新实践活动服务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吸引外籍师生携新项目、预算来华与大家一起实践科技类专业自主创新实践活动。新的国际合作项目为学生塑造自主创新能力注入了动力。在推广实践活动数据平台的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国际合作能力。此外,国外创新实践活动培训科目丰富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提高了自主创新实践活动练习水平,增加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3.结束语
  可见,自主创新和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激烈的今天,分析高职教育行业自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促进了高水平大学的基础建设,又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安富海,王鉴.近年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6,(1)∶47-54.
  【2】刘晶晶.大学化学教学中运用Jitt教学模式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2015,17(1)∶21-24.
  【3】王泉月.护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D】.长江大学,2019.
其他文献
目的 对1个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Ⅱ)家系的IDS基因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对家系中的高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 2012年3月收集1例MPSⅡ先证者,应用PCR扩增和直接双向测序技术对其MPSⅡ家系中的2例患者(包括先证者)及其母亲和5例表型正常家系成员的IDS基因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突变确定后,对家系中的孕11周胎儿抽取绒毛标本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家系中的2例患者均检测出IDS基因第344碱
目的 探讨胎儿镜下激光凝固胎盘吻合血管术治疗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并发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IUGR)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4年11月至2011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妇产科学系胎儿医学组收治的5例MCDA并发sIUGR孕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MCDA并发的sIUGR均为Ⅱ型,5例生长受限胎儿(小胎)羊水过少,脐带在胎盘边缘附着,其中3例存在静脉导管血流频
由2014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组委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主办,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人民医院承办的2014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定于2014年6月6-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妇产科疾病诊治的规范与提高。将邀请妇产科各领域的主要专家就相关指南和规范
期刊
目的 探讨中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72例Ⅱb~Ⅳ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接受了体外放疗、腔内近距离放疗及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化疗.结果 172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4.5个月,2年总生存率(OS)和5年OS分别为81.5%和68.8%,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5年PF
【摘要】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但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量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疾病的康复。综合看压疮发展的研究过程,人们对器官名称、病因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认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压疮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压疮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进。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实施;预防压疮;护理;  引言  压
期刊
产程正确处理对减少手术干预,促进安全分娩至关重要。目前,针对分娩人群的特点,如平均分娩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的平均体质量增加,硬脊膜外阻滞等产科干预越来越多,审视我们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1],一些产程处理的观念值得质疑和更新。
期刊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汽车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关系到汽车从运转到汽车报废的全过程,所以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培养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无疑是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见解,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办的第14届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郎景和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沈铿教授,妇科肿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候任主任委员马丁教授以及妇科肿瘤学分会的4位副主任委员等专家共同开启.本次学术会议的宗旨是“更新理念,强化规范,关注健康”.针对妇科肿瘤领域的热点
期刊
kisspeptin是调控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的重要肽类激素,大量的研究表明,kisspeptin可以通过介导雌二醇的正负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的分泌,继而参与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性激素的分泌及维持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的稳定.kisspeptin在体内的调控涉及诸多方面,如促进GnRH分泌、激发青春期启动、影响性
期刊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256例,其中合并MS者96例,未合并MS者160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随访5~12年,回顾性分析是否合并MS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对MS及其组分(MS组分包括腰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对子宫内膜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