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蜗牛》不得不佩服俞妍这两年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与她的第一本小说集《青烟》相比,她的进步可谓神速。技巧更为成熟。《蜗牛》选取了19篇近几年创作的小说,且绝大部分都已经在各大文学刊物上亮相,主要有《长江文艺》《安徽文学》《黄河文学》《文学港》《小说林》《山东文学》《四川文学》《朔方》等文学刊物,有好几个作品还发了头条,有些还被转载,只有两篇是新近创作的,还未见刊。可见俞妍的创作实力已被各大文学杂志眼光挑剔的编辑们认可,甚至赞赏。下面以《锦被花》为例,谈一些粗浅的阅读感受。
先来说说时间结构。说到时间结構,必须从开篇艺术讲起。我特别喜欢《锦被花》的开篇:
哪怕化作一撮灰,我都记得那个早晨。那是十二年前,四月的一个早晨……
读到这个开头,我脑子里想到的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篇: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据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整整构思了十五年,却被开头难住了,经过漫长的思考才写成上面这样。我不知道俞妍写下这个开篇花了多少时间。在我看来,两个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简短的开篇都引入了令人难忘的意象,化作一撮灰和行刑队,这两个意象都与死亡或者说灾难有关,一下子就导入情节的节奏并引发悬念,把读着带到了故事情景之中。更重要的是,短短一句话,就包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间形态,展示了小说叙事结构的时间特性。对于叙述者来说,一切都已经发生,一切都已经是“过去”,但是叙述者却站在“现在”来讲多年前的事情,讲一个多年前的“将来”发生的故事。然后又从“将来”的口吻回忆过去,俞妍回忆的是十二年前,马尔克斯回忆的是许多年之前。这是作品在时间处理上的一个技巧。小说总的来说是写“过去”,但是它最终的叙述还是会回到“将来”。可以用小说结尾来验证:
我坐下来,想了一下,给张帆发了一条短信:“番薯,好好活着!”我端起大碗猛喝下去,味道真好,那么鲜美的面条随着汤水滑下我的喉咙……
“我”喝下含有大量锦被花壳的面条汤,当然是想寻死,想化成灰,最终却没有化成灰。对应开头的第一句话“哪怕化作一撮灰,我都记得那个早晨”,这是“我”差点就要化成灰之后的回忆。于是从时间结构上来说,小说的叙述完整地形成了一个圆。
叙事结构。《锦被花》是一种故事里面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设计得非常精美。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我”和闻奇、张帆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里面套着的是父母亲和小琴阿姨、张叔叔之间的情感故事。这是两代人的虐恋,爱情和欲望、忠诚和背叛、死亡和新生,过去和现在,这些互相矛盾又有关联的双方组合在一个文本里面。
作者通过不断地转换时空,精心设计,把“我”的童年和“我”的现在,张帆的童年和现在,闻奇以及“我”父母、小琴阿姨、张叔叔的过去和现在——两代人几十年的情感纠葛铺陈得跌宕起伏,曲折绮丽,使故事情节呈现出一种丰富性,既满足甚至超越了读者的期待,又符合生活的逻辑,真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之所以迷恋闻奇,一个是欲望在作怪——锦被花的口腹之欲,以及喝了锦被花之后的闻奇在绣满花的锦被里的兴风作浪。另一个却和“我”的童年经历有关。父母亲和小琴阿姨之间的故事一直以回忆或者梦境的形式影响着“我”。“我”和闻奇的虐恋其实和自己的童年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童年时,长年生病的爸爸因小琴阿姨长年的照顾,在某一天终于带着小琴阿姨远走他乡,妈妈变得歇斯底里。但是“我”的内心里对小琴阿姨却一点也不排斥。所以当“我”在闻奇那里碰到他和前妻留下来的女儿佳佳时,童年的“我”和佳佳合二为一了,于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我”和佳佳相亲相爱。之所以“我”在和张帆结婚之后又带着女儿去找闻奇,我想除了欲望,佳佳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吧。
叙述视角。《锦被花》之所以读来有一种酣畅淋漓、感同身受的感觉,我觉得是由于小说的代入感极强的缘故。作者选择了一个固定的叙述视角,叙述者本身就是故事中的“我”。通过“我”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去经历“我”的经历,增强了小说的可信度。同时还可以深入到“我”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我”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或者风轻云淡。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个错觉,仿佛不是作者在讲故事,而是自己正在经历那些事情。
主题象征性。象征是指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是一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我认为作者的主题有着非常强烈的暗示性。锦被花是罂粟花的别名,罂粟花,是一种美得让人窒息的花,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罂粟花的花语,有很多种说法,我最喜欢其中一种——死亡之恋。人说浪漫的极致是死亡,却偏偏死不了,所以罂粟花语是“死亡之恋”。我觉得这个词就是《锦被花》这个小说情节最确切的评语。
小说绝对是个技术活,仔细推敲《蜗牛》这本作品集,不仅仅讲究结构艺术,叙事技巧,还有情节设置,细节描摹,我觉得还能说很多,还是就此打住吧!让读者自己去发现阅读的美妙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先来说说时间结构。说到时间结構,必须从开篇艺术讲起。我特别喜欢《锦被花》的开篇:
哪怕化作一撮灰,我都记得那个早晨。那是十二年前,四月的一个早晨……
读到这个开头,我脑子里想到的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篇: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据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整整构思了十五年,却被开头难住了,经过漫长的思考才写成上面这样。我不知道俞妍写下这个开篇花了多少时间。在我看来,两个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简短的开篇都引入了令人难忘的意象,化作一撮灰和行刑队,这两个意象都与死亡或者说灾难有关,一下子就导入情节的节奏并引发悬念,把读着带到了故事情景之中。更重要的是,短短一句话,就包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间形态,展示了小说叙事结构的时间特性。对于叙述者来说,一切都已经发生,一切都已经是“过去”,但是叙述者却站在“现在”来讲多年前的事情,讲一个多年前的“将来”发生的故事。然后又从“将来”的口吻回忆过去,俞妍回忆的是十二年前,马尔克斯回忆的是许多年之前。这是作品在时间处理上的一个技巧。小说总的来说是写“过去”,但是它最终的叙述还是会回到“将来”。可以用小说结尾来验证:
我坐下来,想了一下,给张帆发了一条短信:“番薯,好好活着!”我端起大碗猛喝下去,味道真好,那么鲜美的面条随着汤水滑下我的喉咙……
“我”喝下含有大量锦被花壳的面条汤,当然是想寻死,想化成灰,最终却没有化成灰。对应开头的第一句话“哪怕化作一撮灰,我都记得那个早晨”,这是“我”差点就要化成灰之后的回忆。于是从时间结构上来说,小说的叙述完整地形成了一个圆。
叙事结构。《锦被花》是一种故事里面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设计得非常精美。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我”和闻奇、张帆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里面套着的是父母亲和小琴阿姨、张叔叔之间的情感故事。这是两代人的虐恋,爱情和欲望、忠诚和背叛、死亡和新生,过去和现在,这些互相矛盾又有关联的双方组合在一个文本里面。
作者通过不断地转换时空,精心设计,把“我”的童年和“我”的现在,张帆的童年和现在,闻奇以及“我”父母、小琴阿姨、张叔叔的过去和现在——两代人几十年的情感纠葛铺陈得跌宕起伏,曲折绮丽,使故事情节呈现出一种丰富性,既满足甚至超越了读者的期待,又符合生活的逻辑,真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之所以迷恋闻奇,一个是欲望在作怪——锦被花的口腹之欲,以及喝了锦被花之后的闻奇在绣满花的锦被里的兴风作浪。另一个却和“我”的童年经历有关。父母亲和小琴阿姨之间的故事一直以回忆或者梦境的形式影响着“我”。“我”和闻奇的虐恋其实和自己的童年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童年时,长年生病的爸爸因小琴阿姨长年的照顾,在某一天终于带着小琴阿姨远走他乡,妈妈变得歇斯底里。但是“我”的内心里对小琴阿姨却一点也不排斥。所以当“我”在闻奇那里碰到他和前妻留下来的女儿佳佳时,童年的“我”和佳佳合二为一了,于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我”和佳佳相亲相爱。之所以“我”在和张帆结婚之后又带着女儿去找闻奇,我想除了欲望,佳佳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吧。
叙述视角。《锦被花》之所以读来有一种酣畅淋漓、感同身受的感觉,我觉得是由于小说的代入感极强的缘故。作者选择了一个固定的叙述视角,叙述者本身就是故事中的“我”。通过“我”的眼睛去观察去思考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去经历“我”的经历,增强了小说的可信度。同时还可以深入到“我”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我”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或者风轻云淡。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个错觉,仿佛不是作者在讲故事,而是自己正在经历那些事情。
主题象征性。象征是指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是一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我认为作者的主题有着非常强烈的暗示性。锦被花是罂粟花的别名,罂粟花,是一种美得让人窒息的花,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罂粟花的花语,有很多种说法,我最喜欢其中一种——死亡之恋。人说浪漫的极致是死亡,却偏偏死不了,所以罂粟花语是“死亡之恋”。我觉得这个词就是《锦被花》这个小说情节最确切的评语。
小说绝对是个技术活,仔细推敲《蜗牛》这本作品集,不仅仅讲究结构艺术,叙事技巧,还有情节设置,细节描摹,我觉得还能说很多,还是就此打住吧!让读者自己去发现阅读的美妙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