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真原》出版

来源 :中华医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_chengdu_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博士所著《脏腑真原》一书由华夏出版社于2010年5月出版。

其他文献
1903年,美国浸信教会在广西梧州建立思达纪念医院.1909年,美国护士长苏慕华(Leonora swrlett)女士奉派到梧州主持思达医院的护理工作.由于护理人员缺乏,苏慕华女士创办了广西思达医院初级护士职业学校.该护士学校的创立,揭开了广西女子医学教育的序幕,健全了广西地区的医学教育门类,引进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制度,为广西后来兴办护校提供了借鉴,也对广西女子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17年9月25日,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重要仪式--北京协和医学院奠基及开工典礼,在东单三条的前豫王府举行(图封底).  奠基仪式隆重盛大,美国海军乐队的精彩演奏使会场充满欢乐的气氛,新建筑设计陈列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大批中外人士出席典礼,美国大使瑞恩施(Paul Reinsch)、洛克菲勒基金会代表/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麦考林(Franklin Mclean)、美国舰队司令和美国驻俄红十字会代表
期刊
山楂入药最早见于唐代,主要来源为蔷薇科野山楂,性味“酸,冷”,主治水痢.元明清时期,山楂药用品种仍以野山楂为主流,采收及加工方式的改变,使其性味转变为“酸,甘温”,用以消食健脾.随着山楂资源的不断扩大,其食用价值逐渐被挖掘,近代药用山楂主流转变为植物山楂和山里红,擅治消化不良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山楂主流药用品种的转变,导致了临床应用范围和主要产区的改变。
"如人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此话,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充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评价.金谷园是西晋大富豪石崇在洛阳依邙山、临谷水所建的一所规模宏大的花园式别墅,奇异无比,宝藏尽收,曾有"天下第一园"之称.将<本草纲目>与它相比,可见其中奥妙之多!如何走进这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宫殿,第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打开大门的问题,<走进<本草纲目>之门>一书(华夏出版社出版),做的就是这项工作。
期刊
"石淋"是指淋证见有小便涩痛,尿出砂石的病证,来自于早期的"石癃".石淋病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至宋代又衍生出"砂淋"、"沙石淋"、"沙淋"等病名.并认为"沙"者细小而松散,说明病轻而易治;"石"者略大而致密,说明病重而难消.石淋之病并非仅见于大人,小儿亦可发病,其病因大致同于成人.另有"血沙淋"一名属妇科病,与石淋无关。
“首届西方医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6月15—16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召开。此次会议得到美国Henry Luce基金会支持,由北京大学医史研究中心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联合举办。
期刊
在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关养生的内容可谓独树一帜,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精辟的思想理论,更有丰富多彩的具体方法,而且历代以来出现了众多擅长养生的人物.  养生的目的是规避各种对人身体有害的因素,充分利用各种对人体有益的条件,并且人为地寻找、创造对自身的生活便利、身体健康和长寿有帮助的各种方式方法,最终能够避免或减少疾病,保持健壮的体魄,最大程度地延长寿命。
期刊
<本草衍义>,北宋医家寇宗奭撰于1116年.寇氏在书中记述了一些药性理论,并解释了部分药物的治疗机理,虽然内容比较散在,不成系统,但没有局限于既往所述的四气五味.这对金元医家从多途径解释药物功效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本草衍义>中的药性理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期刊
李柽,南宋医家.他曾于为官之余,据宋本<伤寒论>新编了一本<伤寒要旨药方>.该书分上下2卷:上卷<伤寒药方>,是从<伤寒论>中抄录107首方剂,别加"白圆子方"而成(按,其中禹余粮圆同校定本一样有目无方);下卷<伤寒要旨>,是从<伤寒论>六经病中抄录172条原文,从"可"与"不可"中抄录10条原文编成.如果宋本<伤寒论>今日犹存,此书似也平淡无奇.然而,在<伤寒论>宋本已宝珠遗落、复刻赵本也寥若晨
期刊
严建民先生著《经脉学说起源·演绎三千五百年探讨》,2010年8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