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幸遇到一本好书《李镇西老师的课堂》。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便是李镇西老师讲授的《提醒幸福》一课的课堂实录,虽然只是文字的叙说,我却仿佛走进了他的课堂,我被深深的吸引了……心情在那一刻不自觉宁静起来。
很少有人喜欢看课堂实录。我也不例外,实录总是很难给人以现场感,即使是精彩的课堂也往往因为整理者的表达而大打折扣。课堂实录看了大半,还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是经常的事。因此我很少有通过读实录走进课堂、透过文字呼吸到执教者思想的奢望。然而读这本《听李镇西讲课》是没有往日读实录的艰涩的,读那一个个实录就如同在听李老师讲故事,就在李老师的娓娓道来声中沉默的文字渐渐地鲜活了起来,那些文章中的人物、课堂上的师生的互动也生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置身于李老师的课堂。让我饱食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从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量。
语文课,怎一个“闹”字了得?
我是一个新课改的新兵,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语文课上小组讨论课,调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热闹非凡。在我看来,课堂上热闹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正在发挥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着学生的能力,彰显着学生的个性。但过后的效果,却并不尽人意。讨论课,师生一 起热热闹闹过大年,热闹之后呢?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
毕业以来,我也曾去听过某些赛课展示的课例,那里多是浮华的因子,多是热闹的成分,多是呼呼啦啦,多是热闹得让你觉得似乎不像是在上课,多是虚假得让人一看就知道……也曾怀疑过,但面对如今浮华的世风,面对语文教改这个大环境,我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好了……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以后,我明白了:语文课怎一个“闹”字了得?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是不加雕琢的朴素,这种朴素、简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要求我们的课堂,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才会有真正的课堂,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没有错,但凡事都必须有个“度”,为课堂“利用”,为课堂服务,它永远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角。因为它代替不了大脑,形式代替不了思考。林黛玉、哈姆雷特只剩下电视屏幕上的一个形象,不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象力将不可避免的被封杀了。
朴素随意,是一种大善
最朴素的就是最美丽的。
再朴素不过的“流程”——让学生一起学习字词;学生交流读后感受;学生质疑、讨论、解疑;老师谈自己的感受,与学生共享。
一般的课堂实录往往用“师说”、“生说”来谋篇,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却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说事的,因此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读一般课堂实录所产生的那种支离破碎感,倒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一切都是如此“随意”,一切都是如此“朴素”,一切都是如此“简单”。可细细想来,正是这种“随意”“朴素”“简单”成就了李镇西老师。真理总是朴素的、简单的。波澜不惊的按规律办事,自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让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都落荒而逃。
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深深地为李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和打动着!为他的一切为了学生的豪言壮语,为他一切为了学生的豪情壮举,为他从学生心灵出发、让学生自由畅快表达的行为,为他的朴素的教书,简单的做人……也许李老师会说他是个很普通的人,可是我却觉得用崇高来形容他毫不过分。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自由的声音,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乐学、善学、勤学、愿学,我们看到他的课堂到处充溢着由心里流淌出的热情,他的课堂是无数思想与智慧的交流与撞击……他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人,他只是一个导引者,他的课堂上,学生是具体的实施者而他则只是一个负责宏观调控的指揮家。他的课堂洋溢着民主的芳香,他的课堂飘荡着和谐的音符……
很少有人喜欢看课堂实录。我也不例外,实录总是很难给人以现场感,即使是精彩的课堂也往往因为整理者的表达而大打折扣。课堂实录看了大半,还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是经常的事。因此我很少有通过读实录走进课堂、透过文字呼吸到执教者思想的奢望。然而读这本《听李镇西讲课》是没有往日读实录的艰涩的,读那一个个实录就如同在听李老师讲故事,就在李老师的娓娓道来声中沉默的文字渐渐地鲜活了起来,那些文章中的人物、课堂上的师生的互动也生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置身于李老师的课堂。让我饱食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从中汲取更大的精神力量。
语文课,怎一个“闹”字了得?
我是一个新课改的新兵,对课程改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语文课上小组讨论课,调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热闹非凡。在我看来,课堂上热闹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正在发挥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着学生的能力,彰显着学生的个性。但过后的效果,却并不尽人意。讨论课,师生一 起热热闹闹过大年,热闹之后呢?热闹是老师的,学生什么也没有。
毕业以来,我也曾去听过某些赛课展示的课例,那里多是浮华的因子,多是热闹的成分,多是呼呼啦啦,多是热闹得让你觉得似乎不像是在上课,多是虚假得让人一看就知道……也曾怀疑过,但面对如今浮华的世风,面对语文教改这个大环境,我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好了……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以后,我明白了:语文课怎一个“闹”字了得?李镇西老师的课堂是不加雕琢的朴素,这种朴素、简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要求我们的课堂,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才会有真正的课堂,才会有真正的教育。
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没有错,但凡事都必须有个“度”,为课堂“利用”,为课堂服务,它永远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角。因为它代替不了大脑,形式代替不了思考。林黛玉、哈姆雷特只剩下电视屏幕上的一个形象,不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想象力将不可避免的被封杀了。
朴素随意,是一种大善
最朴素的就是最美丽的。
再朴素不过的“流程”——让学生一起学习字词;学生交流读后感受;学生质疑、讨论、解疑;老师谈自己的感受,与学生共享。
一般的课堂实录往往用“师说”、“生说”来谋篇,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却是用第一人称“我”来说事的,因此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读一般课堂实录所产生的那种支离破碎感,倒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
一切都是如此“随意”,一切都是如此“朴素”,一切都是如此“简单”。可细细想来,正是这种“随意”“朴素”“简单”成就了李镇西老师。真理总是朴素的、简单的。波澜不惊的按规律办事,自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让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都落荒而逃。
读了李老师的书,我深深地为李老师的精神所感动和打动着!为他的一切为了学生的豪言壮语,为他一切为了学生的豪情壮举,为他从学生心灵出发、让学生自由畅快表达的行为,为他的朴素的教书,简单的做人……也许李老师会说他是个很普通的人,可是我却觉得用崇高来形容他毫不过分。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自由的声音,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乐学、善学、勤学、愿学,我们看到他的课堂到处充溢着由心里流淌出的热情,他的课堂是无数思想与智慧的交流与撞击……他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人,他只是一个导引者,他的课堂上,学生是具体的实施者而他则只是一个负责宏观调控的指揮家。他的课堂洋溢着民主的芳香,他的课堂飘荡着和谐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