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青春吟唱认识了才子李叔同,到“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孤云野鹤般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他绚丽至极终归于平淡的传奇一生令我神往不已。语文读本中选入了一篇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学生同样对李叔同先生抱以极大的好奇,令他们敬佩的是先生的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做公子,就做一个彻底的翩翩公子;去日本,就做一个彻底的留学生;学佛学道,就过午不食,精研律学,普渡众生出苦海。赵朴初称他“无尽奇珍供世眼”,他学贯中西,艺专多科,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在多个领域,开启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连才女张爱玲也感叹:“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他的成就之高,可见一斑。孩子们纷纷在随笔中表达了对先生的敬重和钦佩。再读夏丏尊先生的《弘一先生的快乐》,又别有一番滋味。
恐怕对于“快乐生活”来说,每个人都又一番自己的见解。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又什么能让我们由衷的快乐呢?人已经越来越不懂得满足,不懂得释放,幸福永远在遥远的山那边。但对于弘一法师来说,“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破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这就是先生的快乐。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不是要快乐得多了?可为什么往往困于别人的眼光中不得解脱呢?
我们要求学生每周一篇随笔,孩子们经常感叹“写不出来”,要是写作文,更能把他们痛苦的捶胸顿足。他们不是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肚里无货,写作就会像挤一支陈旧的铁皮牙膏,即使磕磕绊绊挤出来了,也是干干巴巴的。我告诉他们要写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当一个人、一件事触动了你的心灵最柔软之处,你才可以有感而发,挖掘其闪光点,通过细节把它形象的再现出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再单调平淡的材料也会熠熠生辉,这就是“发掘感动点”。话说来简单,但问题往往就出在最简单、最易忽视的地方。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问起选材的理论来也头头是道。但是,没有感动点!再启发、举例: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天上的云,地上的树,日日相见的亲友,与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摇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上学没意思,吃饭没意思,体育课没意思,玩没意思,放假没意思,过年也没意思……“无聊”是他们,哦不,也是我们挂在嘴边,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为什么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之后反倒没意思了呢?
我们囫囵吞枣的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好多人抱怨自己不开心,生活无趣,死气沉沉。天天过,年年过,日子就如流水般过去了。“平时吃饭着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对周围的人、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时间如梭,也只是感叹去日苦多了。 这样到了写作时自然是头脑空空、内容贫乏啊!
我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是:境由心造。我最喜爱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就到处洋溢着诗情。这来自于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峥嵘或柔美、峻峭或坦荡、粗犷或纤秀,都会给我们以心灵的触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中,用灵动的双眼去观察,去挖掘,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美好与心动。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他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静静地看云,看蓝天之上的云朵不断变幻出自己的心情”——这是一个有些内向的男生,他上课安静、下课也往往一个人看看书,听不到他大声聊天打闹,不向别人倾吐心声,可当他的心情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种释放,一段记忆呢!个有趣的人,才会拥有有趣的生活。如果我们再说日子过的没意思?生活过的好无聊?有没有想过,是我们自己本身很没趣?太不善于品味和挖掘?美國有一个老奶奶Cathy Johnson,她对水彩画非常感兴趣,手绘了好多漂亮的图片。我看了之后感叹,热爱生活的人,永远是美好的。即使人到暮年,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那份热忱,你活得美好,你的人生就是美好。你还有什么资格,感叹生命无趣?万物皆可为诗,夏日雨后的彩虹,冬日清晨的薄雪,缀满星辰的夜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充满笑意的眼神……都会让我们心旷神怡,莫名地动容,于躁动之中收获一份沉静。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精神。
歌德说“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用真诚的心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也会处处让我们感动。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周遭的一切都会让心灵细腻起来。生活中没有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细节吗?某一节课的欢声笑语,读课文时与作者的感情契合,路途中的一次擦肩而过,回家后父母的悉心照料……太多的细节让我们咀嚼玩味了!“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手可得。”于是,我们每周上交周记作业,说心中所想,谈胸中理想,畅所欲言,没有条框规则的限制。慢慢地,学生的作文里出现了晨起挤公交挤成“三明治”的真切感受,住宿学生对“新家”的新奇满足、对父母的思念,观看学校环保演出而生发出的感触、对节目的精彩点评,考试之后的悔恨反思或者欢呼雀跃,甚至还有学生读对假期打工“發传单”经历的精彩回顾,连载了一个月,洋洋洒洒几千字……他们渐渐有话可说,我们再一次明白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原本琐屑的生活咀嚼玩味,就会获得艺术之神的恩宠,生活也会变得有趣起来。
生活是平淡的,然而平淡中却可品味出百般滋味,那就让我们用笔墨丹青、用丝竹管弦,用思考、用爱对它做出圆满的说明。独处一室时,青灯黄卷,沿着书中平平仄仄的文字进行一次心灵的行走,这是多么有趣而有益的旅行啊!
恐怕对于“快乐生活”来说,每个人都又一番自己的见解。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又什么能让我们由衷的快乐呢?人已经越来越不懂得满足,不懂得释放,幸福永远在遥远的山那边。但对于弘一法师来说,“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破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这就是先生的快乐。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不是要快乐得多了?可为什么往往困于别人的眼光中不得解脱呢?
我们要求学生每周一篇随笔,孩子们经常感叹“写不出来”,要是写作文,更能把他们痛苦的捶胸顿足。他们不是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肚里无货,写作就会像挤一支陈旧的铁皮牙膏,即使磕磕绊绊挤出来了,也是干干巴巴的。我告诉他们要写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当一个人、一件事触动了你的心灵最柔软之处,你才可以有感而发,挖掘其闪光点,通过细节把它形象的再现出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再单调平淡的材料也会熠熠生辉,这就是“发掘感动点”。话说来简单,但问题往往就出在最简单、最易忽视的地方。
他们明白这个道理,问起选材的理论来也头头是道。但是,没有感动点!再启发、举例: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天上的云,地上的树,日日相见的亲友,与你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摇头“这些有什么意思呢?”上学没意思,吃饭没意思,体育课没意思,玩没意思,放假没意思,过年也没意思……“无聊”是他们,哦不,也是我们挂在嘴边,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为什么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之后反倒没意思了呢?
我们囫囵吞枣的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好多人抱怨自己不开心,生活无趣,死气沉沉。天天过,年年过,日子就如流水般过去了。“平时吃饭着衣,何曾尝到过真的滋味!乘船坐车,看山行路,何曾领略到真的情景!”对周围的人、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时间如梭,也只是感叹去日苦多了。 这样到了写作时自然是头脑空空、内容贫乏啊!
我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是:境由心造。我最喜爱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要“诗意地栖居”。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就到处洋溢着诗情。这来自于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峥嵘或柔美、峻峭或坦荡、粗犷或纤秀,都会给我们以心灵的触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中,用灵动的双眼去观察,去挖掘,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美好与心动。有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他最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静静地看云,看蓝天之上的云朵不断变幻出自己的心情”——这是一个有些内向的男生,他上课安静、下课也往往一个人看看书,听不到他大声聊天打闹,不向别人倾吐心声,可当他的心情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种释放,一段记忆呢!个有趣的人,才会拥有有趣的生活。如果我们再说日子过的没意思?生活过的好无聊?有没有想过,是我们自己本身很没趣?太不善于品味和挖掘?美國有一个老奶奶Cathy Johnson,她对水彩画非常感兴趣,手绘了好多漂亮的图片。我看了之后感叹,热爱生活的人,永远是美好的。即使人到暮年,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那份热忱,你活得美好,你的人生就是美好。你还有什么资格,感叹生命无趣?万物皆可为诗,夏日雨后的彩虹,冬日清晨的薄雪,缀满星辰的夜影,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充满笑意的眼神……都会让我们心旷神怡,莫名地动容,于躁动之中收获一份沉静。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精神。
歌德说“没有感情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用真诚的心去感悟生活,那么生活也会处处让我们感动。真切的感受来源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周遭的一切都会让心灵细腻起来。生活中没有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细节吗?某一节课的欢声笑语,读课文时与作者的感情契合,路途中的一次擦肩而过,回家后父母的悉心照料……太多的细节让我们咀嚼玩味了!“真的艺术,不限在诗里,也不限在画里,到处都有,随手可得。”于是,我们每周上交周记作业,说心中所想,谈胸中理想,畅所欲言,没有条框规则的限制。慢慢地,学生的作文里出现了晨起挤公交挤成“三明治”的真切感受,住宿学生对“新家”的新奇满足、对父母的思念,观看学校环保演出而生发出的感触、对节目的精彩点评,考试之后的悔恨反思或者欢呼雀跃,甚至还有学生读对假期打工“發传单”经历的精彩回顾,连载了一个月,洋洋洒洒几千字……他们渐渐有话可说,我们再一次明白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原本琐屑的生活咀嚼玩味,就会获得艺术之神的恩宠,生活也会变得有趣起来。
生活是平淡的,然而平淡中却可品味出百般滋味,那就让我们用笔墨丹青、用丝竹管弦,用思考、用爱对它做出圆满的说明。独处一室时,青灯黄卷,沿着书中平平仄仄的文字进行一次心灵的行走,这是多么有趣而有益的旅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