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巍巍太行的南部腹地,有一个普通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山村,那就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
西沟村是当代中国农村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书,是一幅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壮丽画卷。在穷山恶水面前,西沟人凭着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把一个穷山沟建设成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西沟村创造出全国四个“惟一”,并由此名扬全国:一、这里是惟一一个走出两位全国著名劳模的行政村,李顺达、申纪兰这两位全国著名劳模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二、申纪兰是全国惟一一个连续11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老劳模,见证了共和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进程,被江泽民同志称之为“凤毛麟角”;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西沟村是第一个、也是当年惟一一个被标出村名的行政村;四、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些当年的老先进、老典型已经褪去了耀眼的光环,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西沟村却60年红旗不倒,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也是全国惟一。
李顺达建起太行山
第一个互助组
西沟村原本是一个“山是和尚头,河滩乱石沟;小块地卧牛,穷得人人愁”的穷山村。
1938年,李顺达冒着全家被杀头的危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平顺县第一个党支部,当时只有6名党员,他也因此被称为“三八年老党员”。但真正让他名扬全国的,还是他组建了太行山互助组,也是全国第一个互助组。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极为艰难的时期,天灾加上战乱,粮食与军需物资发生严重困难。许多家庭的壮劳力外出参军或支前参战;留守家中的妇女也因孩子多,且大多年幼,出不了门;老人则由于年迈体弱种不了地,生产劳动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困难家庭搞好农业生产,使他们的丈夫、儿子安心在外参军与支前参战,李顺达组建了互助组,帮助那些无劳力家庭种地、收秋,搞好粮食生产,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李顺达的这一创举一下子解决了困扰全国的战争需求、家庭困难与粮食生产的矛盾,为军民吃粮与战争物质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1942年,西沟村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评为“劳武结合模范村”,李顺达被平顺县抗日政府评为“劳武结合一等英雄”。1944年10月,李顺达在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上被评为“生产互助组一等劳动英雄”,这次会议奖给他一头大黄牛和一枚奖章。这年12月,召开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李顺达又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
李顺达是劳动英雄,一生崇尚劳动致富,至今在他家故居大门的门楣上,仍留有“劳动起家”门匾的遗痕。这块门匾与他使用过的一把锄头、与互助组员一起改进的双腿耧,一直在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互助组使李顺达名扬天下,也使西沟村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互助组精神都是西沟村经济建设与各方面发展的坚实基石。
西沟村互助组依靠组织的力量把群众团结起来,让毛泽东说过的“组织起来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当年《新华日报》是这样报道西沟村互助组的:“在李顺达英雄的推动下,西沟全村消灭贫困。西沟农民执行党的生产政策,用自己的勤劳绘出了一份‘富贵图’,达到了‘粮食满仓,不缺吃,穿新衣,住新房,盖新被,铺新毡,牛骡马驴槽头兴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被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区行署誉为“翻身农民的道路”。
西沟村的合作社是由互助组演变而来的,毛泽东曾亲笔为描写西沟村农林牧生产合作社3年巨变的文章《勤俭办社,建设山区》写了编辑按,更使李顺达名扬全国,成为那个时代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李顺达不仅是全国著名劳模,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李顺达一生获得很多殊荣,但也经历了许多磨难。“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先是被“造反派”夺权,接着又被长治市的一个大“造反派”组织“红字号”抓走,关进地下室打得头破血流。李顺达被“打倒”后,他与申纪兰带领西沟村群众几十年来辛辛苦苦种下的树木,被大片砍倒。
1976年,李顺达在“清查运动”中遭到错误查处。专案组逼迫他承认根本不存在的错误,说:“你只要写个检查,就选你当代表(指党的十一大代表)。”性格耿直的李顺达说:“代表可以不当,但我没做过的事不能瞎说,我瞎说了,不是欺骗党、欺骗人民吗?”为此,他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被免去省委常委、晋东南地委书记等职务,也因此落选党的十一大代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才得到平反昭雪,后曾担任省农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直至因病去世。
在全国人民都勒紧腰带、忍饥受饿的年代,西沟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山上植树造林、沟滩修田造地,一手抓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一手坚持不懈创办村办企业,以商业搞活经济,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壮大集体收入,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当时,在全国有一个叫得很响的口号:“学大寨,赶西沟”。西沟村与大寨村齐名,都是中国农业战线上的旗帜,但西沟村闻名全国要比大寨村早得多。
当时的西沟村,全村集体收入与村民的富裕程度在全国罕见,年底社员分红,1个工分最高时能分1元钱,外加1斤粮食,而在一些穷村,1个工分只值2分钱,有的甚至倒贴钱。
李顺达把一个原本“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山村,变成了满山苍松翠柏,沟滩果园飘香,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农业、畜牧业协调发展,村民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申纪兰扛起了
妇女解放运动的大旗
西沟村曾流传一句老话,叫“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解放前,乃至解放之初,西沟村的妇女是不下地劳动的,在家生儿育女,整日围着锅台转,喂鸡喂猪、浆洗缝补,在男人面前没有地位。别的不说,就拿吃饭来说,男人们吃干的,女人们喝稀的,坐月子时连续喝7天稀米汤,体魄再健壮的女人都会饿得头发昏、腿发软,连站都站不起来,只好躺在床上。当时西沟村农民封建思想之浓厚、妇女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
申纪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让西沟村的妇女们活出了人样,活出了尊严,得到了解放,由此推动了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为求得妇女解放,申纪兰先是动员村里的妇女们下田劳动,接着带领全村妇女和看不起女人的男人们展开劳动竞赛。在不比男人劳动差的情况下,她又率先提出妇女和男人干一样的活,就应挣一样的工分。
劳动竞赛改变了男人对女人们的看法,使他们深深认识到,女人下地劳动并不比男人差。这件事情经过《人民日报》记者蓝邨一宣传,在全国出了名。
1953年4月,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申纪兰当选为大会代表。这次会议让申纪兰见到了无比爱戴的毛主席。她激动地哭了,因为泪眼模糊,没有看清毛主席的样子,一度引以为憾。这年6月,她还随新中国特派妇女代表团,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第三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
申纪兰先后荣获“太行英雄”、“全国道德楷模”、“精神文明标兵”、“功勋村长”等多项荣誉,并获得“全国首届保护母亲河奖”。她的传奇经历,使人们敬仰之余,感慨万千。她曾担任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论官多大,她都没有离开过西沟村、离开过劳动,坚持扎根农村、扎根山区,劳模本色永不变。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西沟。”“不劳动,还叫甚劳模?”
山西省委、省政府,长治市委、市政府,平顺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作出向申纪兰同志学习的决定。她政治立场坚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她情系西沟,情系群众,一心一意为村里、为群众谋利益,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堪为共产党人与领导干部的楷模。她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品格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改革开放使西沟村
再创辉煌
直到今天,西沟村都没有丢掉当年的好传统,除了坚持抓好农业、林业、畜牧业外,还坚持大力创办村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山西夏普塞尔纪兰饮料公司、石料厂、西沟金星焦化厂、纪兰商务公司等企业,使村集体经济得到了空前壮大。
2001年,西沟饮料公司生产的“纪兰牌”黑桃露,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产品”;2008年,该公司生产的黑桃露、苹果汁、纯净水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饮料公司、西沟人家酒店等一批企业叫响省城,享誉全国。
建国60多年来,西沟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西沟村发展经济的核心与主流。西沟村现任党总支书记张高明说:“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至关重要,没有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将是一句空话。”
1993年9月,西沟村选派村民张文龙、张根考前往清华大学深造,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时任村委主任的张根考又于1994年5月到日本学习果树管理技术。他说:“要想富,就必须抓科技进步,推广实用技术,不管是种粮植树,还是搞其它开发,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是成正比的。”
为了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西沟村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相继聘请北京、太原、长治等地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到西沟传授技术,到村里指导企业生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育了大批有文化、有理想、不怕苦、肯实干、懂科技的新型农民,西沟村人才济济,发展后劲十足。
如今的西沟村,风景如画,成为我国人居最佳村、红色旅游村、农业生态村、工业环保村,造林面积高达21500亩,村子四周植树100多万株,木材蓄积量达40多万立方米,西沟金星森林公园被山西省政府授予“省级森林公园”。
西沟村的经济收入连年增长,2008年经济收入高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9倍和38倍,成为全县最富的村之一。村里通水泥路,家家有电视电话,30%的农民有手机,有10多户农民购买了电脑,上网查阅致富信息资料,有农用车、机动车、汽车50多部,摩托车200多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村,参保农民达100%。村里还建起了3个高标准的小区,80%村民住进了新房。小区的山上修有凉亭,路旁花团锦簇,雕塑绘画栩栩如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昔日那个“西沟人民辈辈苦,打一担粮食就缴八斗租。辛苦一年白受了,糠菜一年顾不住”的穷山沟写照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日益富裕、群众安居乐业、处处欣欣向荣的新西沟。
今天的西沟村,农、林、牧、工商业齐发展,一举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家庭现代化、生态最佳化的既定目标。
西沟村长盛不衰,是全国的一个奇迹。它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关爱、富民政策与改革开放的集中体现。
西沟村是当代中国农村一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书,是一幅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壮丽画卷。在穷山恶水面前,西沟人凭着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把一个穷山沟建设成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西沟村创造出全国四个“惟一”,并由此名扬全国:一、这里是惟一一个走出两位全国著名劳模的行政村,李顺达、申纪兰这两位全国著名劳模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二、申纪兰是全国惟一一个连续11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老劳模,见证了共和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进程,被江泽民同志称之为“凤毛麟角”;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西沟村是第一个、也是当年惟一一个被标出村名的行政村;四、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一些当年的老先进、老典型已经褪去了耀眼的光环,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西沟村却60年红旗不倒,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也是全国惟一。
李顺达建起太行山
第一个互助组
西沟村原本是一个“山是和尚头,河滩乱石沟;小块地卧牛,穷得人人愁”的穷山村。
1938年,李顺达冒着全家被杀头的危险,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平顺县第一个党支部,当时只有6名党员,他也因此被称为“三八年老党员”。但真正让他名扬全国的,还是他组建了太行山互助组,也是全国第一个互助组。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极为艰难的时期,天灾加上战乱,粮食与军需物资发生严重困难。许多家庭的壮劳力外出参军或支前参战;留守家中的妇女也因孩子多,且大多年幼,出不了门;老人则由于年迈体弱种不了地,生产劳动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困难家庭搞好农业生产,使他们的丈夫、儿子安心在外参军与支前参战,李顺达组建了互助组,帮助那些无劳力家庭种地、收秋,搞好粮食生产,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李顺达的这一创举一下子解决了困扰全国的战争需求、家庭困难与粮食生产的矛盾,为军民吃粮与战争物质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1942年,西沟村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评为“劳武结合模范村”,李顺达被平顺县抗日政府评为“劳武结合一等英雄”。1944年10月,李顺达在太行区第一届群英会上被评为“生产互助组一等劳动英雄”,这次会议奖给他一头大黄牛和一枚奖章。这年12月,召开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李顺达又被评为“一等劳动英雄”。
李顺达是劳动英雄,一生崇尚劳动致富,至今在他家故居大门的门楣上,仍留有“劳动起家”门匾的遗痕。这块门匾与他使用过的一把锄头、与互助组员一起改进的双腿耧,一直在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互助组使李顺达名扬天下,也使西沟村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互助组精神都是西沟村经济建设与各方面发展的坚实基石。
西沟村互助组依靠组织的力量把群众团结起来,让毛泽东说过的“组织起来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当年《新华日报》是这样报道西沟村互助组的:“在李顺达英雄的推动下,西沟全村消灭贫困。西沟农民执行党的生产政策,用自己的勤劳绘出了一份‘富贵图’,达到了‘粮食满仓,不缺吃,穿新衣,住新房,盖新被,铺新毡,牛骡马驴槽头兴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被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区行署誉为“翻身农民的道路”。
西沟村的合作社是由互助组演变而来的,毛泽东曾亲笔为描写西沟村农林牧生产合作社3年巨变的文章《勤俭办社,建设山区》写了编辑按,更使李顺达名扬全国,成为那个时代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李顺达不仅是全国著名劳模,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
李顺达一生获得很多殊荣,但也经历了许多磨难。“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先是被“造反派”夺权,接着又被长治市的一个大“造反派”组织“红字号”抓走,关进地下室打得头破血流。李顺达被“打倒”后,他与申纪兰带领西沟村群众几十年来辛辛苦苦种下的树木,被大片砍倒。
1976年,李顺达在“清查运动”中遭到错误查处。专案组逼迫他承认根本不存在的错误,说:“你只要写个检查,就选你当代表(指党的十一大代表)。”性格耿直的李顺达说:“代表可以不当,但我没做过的事不能瞎说,我瞎说了,不是欺骗党、欺骗人民吗?”为此,他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被免去省委常委、晋东南地委书记等职务,也因此落选党的十一大代表。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才得到平反昭雪,后曾担任省农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直至因病去世。
在全国人民都勒紧腰带、忍饥受饿的年代,西沟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山上植树造林、沟滩修田造地,一手抓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一手坚持不懈创办村办企业,以商业搞活经济,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壮大集体收入,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当时,在全国有一个叫得很响的口号:“学大寨,赶西沟”。西沟村与大寨村齐名,都是中国农业战线上的旗帜,但西沟村闻名全国要比大寨村早得多。
当时的西沟村,全村集体收入与村民的富裕程度在全国罕见,年底社员分红,1个工分最高时能分1元钱,外加1斤粮食,而在一些穷村,1个工分只值2分钱,有的甚至倒贴钱。
李顺达把一个原本“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山村,变成了满山苍松翠柏,沟滩果园飘香,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农业、畜牧业协调发展,村民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申纪兰扛起了
妇女解放运动的大旗
西沟村曾流传一句老话,叫“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解放前,乃至解放之初,西沟村的妇女是不下地劳动的,在家生儿育女,整日围着锅台转,喂鸡喂猪、浆洗缝补,在男人面前没有地位。别的不说,就拿吃饭来说,男人们吃干的,女人们喝稀的,坐月子时连续喝7天稀米汤,体魄再健壮的女人都会饿得头发昏、腿发软,连站都站不起来,只好躺在床上。当时西沟村农民封建思想之浓厚、妇女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
申纪兰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让西沟村的妇女们活出了人样,活出了尊严,得到了解放,由此推动了全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为求得妇女解放,申纪兰先是动员村里的妇女们下田劳动,接着带领全村妇女和看不起女人的男人们展开劳动竞赛。在不比男人劳动差的情况下,她又率先提出妇女和男人干一样的活,就应挣一样的工分。
劳动竞赛改变了男人对女人们的看法,使他们深深认识到,女人下地劳动并不比男人差。这件事情经过《人民日报》记者蓝邨一宣传,在全国出了名。
1953年4月,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申纪兰当选为大会代表。这次会议让申纪兰见到了无比爱戴的毛主席。她激动地哭了,因为泪眼模糊,没有看清毛主席的样子,一度引以为憾。这年6月,她还随新中国特派妇女代表团,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出席第三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
申纪兰先后荣获“太行英雄”、“全国道德楷模”、“精神文明标兵”、“功勋村长”等多项荣誉,并获得“全国首届保护母亲河奖”。她的传奇经历,使人们敬仰之余,感慨万千。她曾担任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论官多大,她都没有离开过西沟村、离开过劳动,坚持扎根农村、扎根山区,劳模本色永不变。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西沟。”“不劳动,还叫甚劳模?”
山西省委、省政府,长治市委、市政府,平顺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作出向申纪兰同志学习的决定。她政治立场坚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她情系西沟,情系群众,一心一意为村里、为群众谋利益,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堪为共产党人与领导干部的楷模。她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品格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改革开放使西沟村
再创辉煌
直到今天,西沟村都没有丢掉当年的好传统,除了坚持抓好农业、林业、畜牧业外,还坚持大力创办村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山西夏普塞尔纪兰饮料公司、石料厂、西沟金星焦化厂、纪兰商务公司等企业,使村集体经济得到了空前壮大。
2001年,西沟饮料公司生产的“纪兰牌”黑桃露,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产品”;2008年,该公司生产的黑桃露、苹果汁、纯净水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饮料公司、西沟人家酒店等一批企业叫响省城,享誉全国。
建国60多年来,西沟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坚持科学发展观,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西沟村发展经济的核心与主流。西沟村现任党总支书记张高明说:“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至关重要,没有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将是一句空话。”
1993年9月,西沟村选派村民张文龙、张根考前往清华大学深造,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时任村委主任的张根考又于1994年5月到日本学习果树管理技术。他说:“要想富,就必须抓科技进步,推广实用技术,不管是种粮植树,还是搞其它开发,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是成正比的。”
为了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西沟村十分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相继聘请北京、太原、长治等地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到西沟传授技术,到村里指导企业生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培育了大批有文化、有理想、不怕苦、肯实干、懂科技的新型农民,西沟村人才济济,发展后劲十足。
如今的西沟村,风景如画,成为我国人居最佳村、红色旅游村、农业生态村、工业环保村,造林面积高达21500亩,村子四周植树100多万株,木材蓄积量达40多万立方米,西沟金星森林公园被山西省政府授予“省级森林公园”。
西沟村的经济收入连年增长,2008年经济收入高达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9倍和38倍,成为全县最富的村之一。村里通水泥路,家家有电视电话,30%的农民有手机,有10多户农民购买了电脑,上网查阅致富信息资料,有农用车、机动车、汽车50多部,摩托车200多辆。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村,参保农民达100%。村里还建起了3个高标准的小区,80%村民住进了新房。小区的山上修有凉亭,路旁花团锦簇,雕塑绘画栩栩如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昔日那个“西沟人民辈辈苦,打一担粮食就缴八斗租。辛苦一年白受了,糠菜一年顾不住”的穷山沟写照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日益富裕、群众安居乐业、处处欣欣向荣的新西沟。
今天的西沟村,农、林、牧、工商业齐发展,一举实现了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家庭现代化、生态最佳化的既定目标。
西沟村长盛不衰,是全国的一个奇迹。它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关爱、富民政策与改革开放的集中体现。